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氦、氩以及其它稀有气体在照明和仪器方面的用途如表6所示。四、氪、氙、氖的用途氪和氙的热导率甚小、将其充入灯泡,可提高灯丝温度,而且由于它们的分子量较大,还可减少灯丝的蒸发损失,故而可延长灯泡  相似文献   

2.
<正> 1 引言 所谓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s,IM)系指对环境可感知,可响应,并具有功能发现能力的新材料。此乃日本高木俊宜1989年将信息科学融合于材料物性和功能的新构想。随着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  相似文献   

3.
<正> 第五章精细陶瓷一、精细陶瓷的含意与分类精细陶瓷是与传统的硅酸盐制品如耐火砖、水泥、混凝土等相比而言的名词,意在表  相似文献   

4.
1 前 言高分子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材料,例如塑料、橡胶、纤维等,要求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较好的加工性能,主要用于制造构件和日用品。另一类是功能高分子,例如感光性高分子、导电高分子、分离膜等,要求在一定条件下能做功,主要用于高新技术领域。也有人把功能高分子称为称为精细高分子,把导电性高分子称为超工程塑料。功能的基础是物性,高分子材料本来就具有一些特殊的物性,但为了把功能高分子与高分子和工程塑料区别开来,有人曾提出凡属于高分子共有的特性,如电绝缘、隔热、折射率高、弹性大等等都不算作“功能”,只有新…  相似文献   

5.
6.
3.5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3.5.1 概述自然界有数千种酶,生物体内各种复杂的代谢反应无一不是靠酶催化来完成的,且酶催化具有许多化学催化难以比拟的优点。所以从理论上讲,任何化学反应都可用酶催化来完成。然而事实上,至今应用于工业上的还很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酶是水溶性的。采用溶液酶进行催化属均相催化反应。采用间歇操作时,反应后的酶难以回收,无法重复利用。若采用连续操作,溶液酶将随产品流出,反应器内酶浓度逐渐降低,甚至发生“冲出”现象,造成反应器内酶的流失,使反应难以进行,且酶与产物也不易分离。加之生产酶的操作十分繁…  相似文献   

7.
8.
(上接1996年第3期)4.5 产物的分离与纯化经过发酵所得的发酵液中不仅含有目的产物,还含有大量的水、未转化的底物、微生物菌体及其它微量杂质。因此,必须进行分离与精制。在进行分离与精制之前,往往先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因为发酵液一般含有凝胶物质,粘度较大,且微生物菌体细胞颗粒分散度高,其密度与水接近,所以一般先加热、改变pH和添加化学物质,使细胞老化聚集成团,促进絮凝。经预处理后的发酵液,首先分离出菌体,常用的方法有过滤、离心分离、沉降及倾析等。若分离所得的菌体为产物时,如单细胞蛋白,则干燥后便得商品。若产物不是菌体,…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正>第十六章 精细化工生产过程的 设计与优化 1 间歇化工过程和间歇问题 1.1 间歇和连续加工 本世纪以来,间歇化工过程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在30年代,大部分化工过程以间歇方式操作。那时,主要依靠操作上的技艺和判断,不仅自动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而且产品质量欠稳定。 因而从那以后,化学工程师们就把注意  相似文献   

14.
15.
<正>第十七章 生物工程及其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1 概述生物工程亦称生物技术,是当今迅速发展的一个高技术领域.它是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或其组成部分(细胞器和酶)生产有用物质或为人类进行某种服务的一门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 第十章硅化合物 1 硅化合物的应用史 20世纪以前生产的硅化合物,主要是玻璃、水泥、硅酸钠、白炭黑、硅凝胶等等,统称为硅酸盐。硅化合物的应用史如表1所示。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就是从利用无机硅化合物开始的。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利用天然硅酸盐黑曜石制造斧头和枪尖等猎具,这就是硅应用史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第十九章 环保新课题与精细化工(上接1999年第4期)4.4 臭氧层破坏性气体目前已知的臭氧层破坏性气体有以下两类。1氟氯烃(CFC)如制冷剂、气雾剂、聚氨酯发泡、电子器件清洗以及制氟塑料所用的CCl3F(商品名F11)、CCl2F2(F12)和CHClF2(F22)等;2低价氮氧化物如超音速飞机排放的NO和硝酸盐(肥料、炸药、烟火剂等)分解时产生的N2O。氟氯烃的一般特点是易挥发,不溶于水,化学稳定性好,不燃,耐热,低毒,所以在大气中不易被雨水洗除,受可见光与弱紫外线照射时也不分解,因而能长期漂浮于大气中。据研究,在下层大气中,F11的寿命为75年,F12的…  相似文献   

18.
<正>第十七章 生物工程及其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接上期) 3 酶工程 酶工程是利用酶的催化特性,在反应装置中生产有用物质的技术,包括酶源的开发,酶的提取和纯化、酶和细胞的固定化、酶分子的改造与修饰、酶分子的人工设计等。所以酶工程是生物化学的酶学原理与化工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 3.1 酶的概念与分类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和高度选择性的特殊蛋白质。它的分子量在1.2×10~1.0×10~6之间。现在国际生化学会已确认的酶有2100种以上,其中已得到结晶的约有150种,有工业前景的约有50~60种。 按分子组成,酶可分为单纯蛋白质与结合蛋白质两大类。例如大多数的水解酶是单纯由蛋白质组成的酶。黄素单核苷酸酶则属于结合蛋白酶,其蛋白质部分称为酶蛋白,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助因子。辅助因子包括辅酶或辅基以及金属离子。其中辅助因子与酶蛋白结合较松,极易脱落,可以透析分离的叫作辅酶,结合较紧密,不能分开的叫辅基。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组成全酶,只有全酶才有催化活性。虽然酶来源于生物体,但酶可以脱离生物体而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9.
<正>成像材料是利用某种媒介手段将信息信号转化为图像并加以记录、复印、蚀刻或显示用的材料.按成像的目的,能源和技术来划分,现已实用的方法如表1所示.所谓“一时成像”系指图像能随时形成,随时消失,紧接着显示下一步的图像,能与信号的变化同步,能显示出图像的变化过程;“永久成像”则只能显示出最后的结果,不能显示变化,而且要想消去或修改图像,则比较困难(但磁性记录和光致变色印像除外).一般对成像方法的要求是:①灵敏②快速③能重复④易操作⑤稳定⑥对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新兴精细化工讲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细石油化工》1999,(6):50-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