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力市场下引入可中断负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电力市场下引入可中断负荷概念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用户和电力企业的成本效益,研究了用户与电力公司之间的可选择远期合同,提出期权合同的合约电价和中断电价,为可中断负荷在电力市场下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4.
电力市场环境下秒级可中断负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电力系统处于用电高峰期,各发电机组处于其出力边际状态时,如遭遇严重事故而不及时进行控制,将导致频率崩溃、系统瓦解。秒级可中断负荷(seconds level inter- ruptible loads,SIL)可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该文通过IEEE-30节点系统仿真,对SIL所处节点位置差异、响应时间差异、价格差异、容量等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得知不同SIL参与者提供的SIL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频率安全、网络线路传输安全和经济性方面有着不同影响。这些因素将为合理调用SIL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在维持一定频率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5.
可中断负荷激励机制是缓解用电高峰期电力紧张的有效措施。参考台湾电力公司、江苏电网、河北南部电网采用的可中断负荷激励的主要方式及成效,提出了绍兴电网实施可中断负荷激励的设想,并从实施时间、实施主体、实施范围、补偿方式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调峰电价与可中断负荷联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分析传统调峰方式基础上,提出一种调峰交易模式,即调度机构将所有参与调峰的负荷停止用电或减少用电的容量当作一种“电力资源”买入,参与调峰的负荷具有可中断负荷的特性。因此明确提出参与调峰的负荷被认为是可中断负荷,把可中断负荷补偿费视为该“电源”的购电成本。引入一个可中断负荷补偿机制,实现了“电源”买入。在该模式下,应用微观经济学理论,重点提出了分区调峰电价和统一调峰电价2种调峰定价方法,抓住调峰定价的实质,实现了调峰电价调节供需关系,使市场有限资源优化再分配,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该算法适用于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初期,利用调峰电价调节供需关系,缓解缺电矛盾。 相似文献
7.
8.
9.
电力市场和过渡期电力系统可中断负荷管理(二)--可中断负荷运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重点介绍可中断负荷的运营情况,这是关系到其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对电力市场和过渡期电力系统两种情况给予分析。首先介绍了在电力市场中以电价为核心的可中断负荷实行方式,包括中断合同类型、期权定价以及负荷侧参与市场竞价的情况;然后阐述了过渡期系统可中断负荷的中断条件、优化调度、实施障碍等;最后提出了该领域急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期权理论对可中断负荷的价格进行研究.认为可中断负荷合同的实施能有效起到削峰的作用.采用欧式看涨期权的B-S定价公式对可中断负荷合同价格进行评估.进一步分析期权公式参数的取值,并采用美国的新英格兰电力市场实际数据,分单时段和多时段分析了有效期为半年的电力期权的价格.该研究将为电力公司中断用户负荷所要支付的费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GAO You-deng 《电工标准与质量》2007,(3)
可中断负荷是需求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能源紧缺的背景下,应用可中断负荷实施需求侧管理,能缓解供电紧张的局面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总结需求侧管理和可中断负荷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分析在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支持环境和技术支持措施;结合广东电网的负荷和电源建设情况,提出可中断负荷管理流程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电力市场和过渡期电力系统可中断负荷管理(一)--可中断负荷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可中断负荷运行是电力市场环境下负荷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密切相关.可中断负荷的成本效益分析是可中断负荷研究的基础。对该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提前通知时间、停电持续时间、停电发生时间、缺电比率等因素对可中断负荷成本的影响,并得到一些可供参考的结论;随后介绍了可中断负荷对提高系统可靠性、削弱价格尖峰、减少运行成本等方面的贡献:最后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低电价与高赔偿2种可中断负荷的协调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可以按对用户的补偿方式,将可中断负荷(IL———interruptible load)分为停电前低电价补偿和停电后高赔偿2类。迄今为止,对低电价IL与高赔偿IL的研究一直是孤立的。为有效遏制用户侧的市场力,提高备用容量配置和稳定控制的经济性,应充分利用这2种方式的不同经济特性及其互补性。为此,从风险管理观点提出这2种IL的协调模型和优化算法,使对低电价IL的确定性补偿与对高赔偿IL的风险补偿之和最小,其中暂不涉及与发电侧备用市场的协调。仿真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15.
台湾实施可中断电价进行削峰填谷的需求响应策略及其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能源价格改革和组合电价机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现实路径参考,首先梳理台湾电力工业的管理体制、市场模式和电价体系,重点分析可中断电价的实施策略及其包含的削峰填谷思想。其次,在分析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政府等可中断电价参与方的成本与效益的基础上,引入可靠性效益概念,构建各参与方的成本效益模型,从而为核算可中断电价机制的实施效益提供有效方法。最后,算例对台湾可中断电价的实施效益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出保证可中断电价各参与方盈利的临界值,并对广东省某市153家大工业用户的典型日负荷进行模拟分析,验证了可中断电价的合理性和成本效益模型及其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实施可中断电价可以有效地控制电网峰谷差,为各参与方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