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河北遥感》2007,(4):30-30
我国最新发射的气象卫星“风云二号”D星近期经过在轨测试已经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2.
《河北遥感》2007,(3):32-32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近日透露:中国在“十一五”期间还将发射一颗“风云二号-E”气象卫星和两颗“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以提高中国卫星气象监测和全球环境的观测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河北遥感》2006,(3):12-12
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数据免费分发政策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将于2007年发射,03、04星研制计划己经国务院批准,各项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十一五”期间至后续五年内,我国将发射除海洋和气象卫星外的18颗陆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 5月 1 5日 9时 5 0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将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D”和我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一同送入太空预定轨道。“风云一号 D”星当天的 1 1时 37分(北京时间 )就传回了第一幅云图 (青藏高原地区 )和影像十分清晰。见本期封面。“风云一号 D”气象卫星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研制的 ,卫星质量为 95 0 kg,设计寿命 2年 ,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负责 ,主要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等。“风云一号”是我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 ,现已发射了 A、B、C三星。…  相似文献   

5.
设想中的减灾系统由两部分组成:①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②自然灾害信息地面应用系统。空间监测系统包括: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里(FY-1)、风云二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FY-2)、资源一号(ZY-1)资源探测卫里和“减灾卫星”。前三颗卫里已发射或将要发射,“减灾卫星”正在设想之中,其将通过合成孔径雷达、10  相似文献   

6.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业务气象卫星,具有全球、全天候和多光谱探测能力,装载有微波温度计和微波湿度计2台微波大气探测载荷,自2008年首发星升空后,风云三号微波大气探测载荷资料在防灾减灾和数值天气预报同化应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微波载荷辐射定标是从原始观测计数值出发获取目标亮温的数据处理技术过程,包括发射前定标、在轨星上定标、综合辐射定标和历史资料再定标4个技术环节。精确的辐射定标是星载被动微波辐射计遥感资料定量应用的基础。本文综述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微波大气探测载荷综合辐射定标技术,介绍了风云三号微波大气探测载荷综合辐射定标基本原理及技术现状,展望了风云气象卫星微波大气探测载荷综合辐射定标技术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 8颗新星将缀太空据《中国航天报》报道 :在国防科工委召开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表一周年座谈会上获悉 ,“十五”期间 ,中国航天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目前 ,一系列重大项目已经立项 ,一批重大项目即将上马。在国家已经批准的民用航天“十五”计划中 ,有 8颗卫星准备投资研制。这 8颗新星是 :2颗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 ;1颗海洋水色探测卫星海洋一号B星 ;2颗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和由 3颗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组成的星座。“九五”期间研制成功并将于明年发射升空的卫星有 :业务气象卫星风云一号D星 ;海洋水色探测卫星…  相似文献   

8.
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1991年8月30日用M-3S-Ⅱ火箭发射了第14号科学观测卫星SOLAR-A(发射后命名为“日光”号)。它是当前日本唯一一颗在轨执行观测太阳峰年活动任务的太阳观测卫星,它利用星上搭载的观测仪器将完成各种高精度的观测任务,因此必须进行高精度的姿态控制,为此星上配置了姿态测量用敏感器,其中之一星跟踪器可持续地跟踪恒星,在摄取到已知的星图后进行识别处理,对星图上的已知星跟踪定向,然后利用陀螺仪等星载仪器校正卫星姿态。根据初始运用情况和以后的在轨数据分析,可确认该星跟踪器已满足所希望达到的姿态检测精度和星等精度。本文记述了“日光”号搭载的星跟踪器的在轨性能。  相似文献   

9.
1.概要 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技术已经问世,图像处理被广泛地用在遥感、医疗、工业等方面。 在遥感技术方面,1976年美国发射地球观测卫星“LANDSAT-1”(陆地卫星-1)之后,使人们对地球表面的动人景色和卫星图像数据的利用研究引起了重视。 后来,到发射“LANDSAT-5”时,开始用新的遥感器“TM”进行观测,收到了更精确的地球表面的图像数据,也可以接收气象卫星“NOAA”(诺阿)的图像数据。在收到LANDSAT图像数据同时,对其它的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60年代初美国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其后各国纷纷向太空发射了近200颗气象卫星。经过30多年的努力,目前气象卫星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形成了由太阳同步极轨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气象卫星(NOAA、METEOR、GOES、GMS、METESAT、INSAT六颗卫星)组成的气象卫星全球观测系统,这是世界天气监测(WWW计划中的主要组成部分。WWW实施以来在气象预告、减灾活动等诸多领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因此,90年代国际气象卫星发射动态(见附表)又成了令人瞩  相似文献   

11.
依照运行轨道的不同 ,气象卫星分为极轨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两大类。前者是围绕地球两极运行的太阳同步近圆轨道 ,后者是运行在地球赤道上空 360 0 0 km的相对静止轨道上。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是两种不同观测特性的卫星。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监测、远洋航海、航空所需的气象资料等 ,主要从极轨气象卫星获得 ;静止气象卫星则对灾害性天气系统 ,包括对台风、暴雨和植被生态动态突变的实时连续观测具有突出的能力。两种气象卫星的观测功能不能相互替代。气象卫星从外层空间观测地球表面和大气层 ,居高临下 ,观测区…  相似文献   

12.
《传感器世界》2010,(6):41-41
2008年5月27日,风云三号气象卫星(FY-3A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其中,由中科院空间中心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微波湿度计于6月4日正式开机工作,至2010年6月4日已成功在轨运行2年,这标志着FY-3A星微波湿度计的在轨考核成功。  相似文献   

13.
《遥感信息》2000,(3):4
俄罗斯莫斯科州列乌托夫市机械制造科学生产联合企业最近完成了“斯特列拉”轻型运载火箭的设计 ,未来该型运载火箭将用于发射重量不超过 50 0 kg的小型卫星。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 ,“斯特列拉”火箭将由俄退役的洲际弹道导弹 RS- 1 8改装而成 ,整个改装工作预计在 3年内完成。这种新型火箭造出后拟定从俄北部的普列谢茨克和远东的斯沃博得内两个航天发射场进行发射。报道说 ,“斯特列拉”火箭由于造价低 ,因而它的发射费用将相对低廉。俄“质子 - K”型火箭发射一颗卫星的发射费用为 80 0 0万美元 ,而“斯特列拉”火箭发射 3颗小卫星的…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1960年美国发射实用气象卫星泰罗斯(TIROS)1号,开始了用人造地球卫星对地球进行观测。此后,美国宇航局(NASA)为了监视地球环境和探查地球资源,研制了新的地球观测卫星(ERTS—1号),1972年发射成功,后改称为陆地卫星(Landsat)。这一有代表性的地球观测卫星系列迄今一直在运行。现在陆地卫星4号和5号正在继续对地球进行观测。  相似文献   

15.
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计划于2005年夏用M-V火箭发射SOLAR-B,它是1991年8月30日发射的太阳观测卫星“阳光号”的后继星,重900kg,采用三轴控制。卫星在距地面600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利用星上所搭载的3台仪器——可见光磁场望远镜(SOT)、X射线望远镜(XRT)和极紫外分光摄像装置(EIS),完成太阳表面磁场结构的微细观测、速度场连续测量、高分辨率X射线、紫外日冕观测  相似文献   

16.
欧洲空间局的观测活动始于1972年。当年制定了准业务性的气象卫星规划。在地球观测活动中最重要的发展是执行海洋和冰观测使命的欧洲遥感卫星ERS-1,它准备于1990年发射。ERS-1遥感资料的获取、处理、归档和分配不仅关系到ERS的使命,也关系到Nimbus、Landsat、Seasat、SPOT以及MOS-1等卫星的问题。未来的地球观测主要是使用极轨平台。使用国际空间局站,即第二代气象卫星和执行地球重力场制图使命的主体地球观测规划。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应用“风云二号”卫星数据采集系统在渤海湾十个海洋水文观测站的方案、指标,并分析了我国海洋监测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测控技术》2023,42(6):137-138
<正>我国成功发射一箭41星6月15日13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出征的41颗卫星中包括“秦岭小卫星星座”系列卫星、“金紫荆”37-38号星、“霍尔果斯一号”“哈测农遥一号”“吉林一号”高分06A系列卫星等多种型号,而高分辨率、高可靠性、低成本、低功耗、体积小巧、智能化运行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这批卫星将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服务及相关技术验证。  相似文献   

19.
《遥感信息》2004,(3):35-35
8月 2 9日 15时 5 0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是今年继“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和“探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 ,我国航天领域再一次传来捷报。发射约 9分钟后 ,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 ,这颗返回式卫星已经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有关部门专家介绍 ,今天发射升空的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 19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与以往的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相比 ,这颗卫星整体性能有较大改进和提高。按计划该卫星将在…  相似文献   

20.
1977年欧洲空间局(ESA)发射了第一颗欧洲气象卫星——Metosat-1,此后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正式成立,以保证欧洲业务气象卫星的连续发展。目前,EUMETSAT已经成为全权负责欧洲业务气象卫星发展计划的机构,并由欧空局代表该组织实施。EUMETSAT近期准备与欧空局一道,计划进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研制,以便用于全新的极轨卫星系统。除此之外,欧空局也着手进行地球观测卫星的研制,以此形成未来的业务卫星系统。这一系统的实施,包括第二代气象卫星计划(MSG)、气象卫星过渡计划(MTP)和欧洲气象卫星极地系统计划(E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