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吉林台一级水电站采用表孔泄洪洞,不与导流洞相结合而单独布置,深孔泄洪洞弧门处不作突扩跌坎并取消出口斜洞段的泄洪建筑物布置体型方案。为了验证该方案两泄水建筑物体型及消能防冲设计的合理性,以最终方案对深孔、表孔泄洪洞主要设计体型方案的试验结果作了联合消能试验。结果表明最终方案总体上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枢纽工程龙抬头式泄洪洞(由导流洞改建)渥奇曲线段体型设计与出口泄洪消能问题,以及对收集到的国内已建龙抬头式泄洪洞工程实例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工程龙抬头渥奇曲线段体型设计合理,满足防蚀要求。同时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综合式消能工,从而较圆满的解决了该工程导泄"二合一"隧洞出口消能工体型选择及泄洪消能问题。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深溪沟水电站工程的地形地质特点、强卸荷边坡免开挖支护技术、无裂缝大坝材料、温控设计、厂坝分缝优化和浇筑进度数字仿真、爆破拆除导流洞进口锚索围堰、双层水平防护网防护技术、泄洪冲沙洞(导流洞)设计优化及其他施工新技术及特点。该工程通过以上创新和优化设计,节约了工程投资,缩短了工期。此文将这些关键技术成果集中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工程借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导流泄洪洞是水电站建设中的重要建筑物,通常单宽流量较大,佛氏数较低。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一个具体工程的导流洞消能问题,该导流洞后期还要改为泄洪洞,属典型的"龙抬头"式泄洪洞。要求出口消能工既要满足导流期的消能问题,又要满足正常运行期的泄洪消能要求。通过多种方案的试验研究,最终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综合式消能工。从而圆满地解决了该导、泄"二合一"隧洞出口消能工体型选择及泄洪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5.
300m级高拱坝大流量泄洪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0m级高拱坝大流量泄洪关键技术研究专题主要结合小湾工程研究高拱坝增大坝身泄量,减少1条泄洪洞的泄量分配和泄洪消能布置,拱坝流激振动,泄泄雾化及防护措施,水垫塘体形优化和衬护结构稳定,大型导流洞改建为泄洪洞或放空洞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优化的泄水建筑物及其消能防冲布置和结构设计方案。其中多项研究成果和建议已在小湾工程中采用,解决了该工程在泄洪消能布置和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疆托帕水库工程泄洪冲沙洞出口挑坎模型试验研究,得出在原设计体型下,由于出口挑流鼻坎坎顶高程高,导流期10年一遇以下洪水时,在工作闸门下游明流挑坎段形成壅水,泄洪冲沙洞出口不能形成完整的挑射水流。从调整挑坎的纵坡、尾坎高度及下游尾水渠开挖形式等不同角度出发,设计了泄洪冲沙洞出口挑坎修改方案。修改方案一和修改方案二虽解决了洞内壅水问题,但存在出口水流冲砸下游护坦的问题。修改方案三有效解决了原设计方案洞内壅水的问题,避免了修改方案一和修改方案二挑流水舌冲砸护坦的问题,此方案尾水渠底板开挖高程抬高,减少了土石方开挖工程量,为工程节省投资。最终确定泄洪冲沙洞出口挑坎修改方案三为导流期最优方案,为泄水建筑物出口挑流消能结构设计和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孔板泄洪洞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向桐  刘宗仁 《人民黄河》1995,17(6):17-21,25
小浪底工程在世界上首次将导流洞设计改建成140m高水头孔板泄洪。孔板泄洪洞由龙抬头段,孔板消能段,闸室前渐变段,中间闸室,闸室后洞身段,出口挑流段等部分组成,其中孔板消能段是泄洪洞的核心部位,设三级孔板消能。文中详细介绍了孔板泄洪洞的特点,孔板型式,消能原理,体形设计,结构设计以及为减少负压和防止水翅冲击弧形闸门支铰等难题而进行的创新设计。结合设计,给出了泄洪洞各组成部分的结构计算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8.
科克塔斯水库泄洪洞位于坝体右岸,由导流洞改建而成。泄洪洞与导流洞在平面上为同一轴线,泄洪洞由引渠段、进口塔架段、洞身段、出口消能段组成。泄洪洞洞身段底坡变化复杂,水流变化复杂,文章结合科克塔斯水库泄洪洞的布置,对泄洪洞洞身段和出口消能段的水流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  相似文献   

9.
消力墩-T型墩-消能塘联合消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中孔泄洪洞是由导流洞改建而成,因此,合理地选择出口消能工体型就显得相当重要。该消能工既要满足施工期间的导流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工程峻工后的泄洪要求,泄洪消能问题难度较大。该泄水建筑物原设计采用的“小挑坎—水垫塘”消能效果欠佳,水流经小挑坎挑射至水垫塘后,水垫塘内水流呈急流流态且顶冲尾坎激起涌浪达26m之巨,水流溢出塘外.后经多种方案的试验研究,最终提出了一种体型简单、消能充分、施工方便的联合消能形式——“消力墩—T型墩—消能塘”。该消能工注意了各辅助消能工间的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其群体效应,成功地解决了该泄水建筑物的泄洪消能难题。  相似文献   

10.
小湾水电站大型导流洞改建泄洪洞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针对小湾水电站高水头、大流量的泄洪特点,通过大量的优化试验研究,将旋流竖井式泄洪洞技术应用于小湾水电站导流改建工程,并提出适合工程特点的体形布置形式,解决了下游高水位淹没泄洪洞出口的技术难题。研究表明,这种旋流竖井式泄洪的消能效率可达90%左右,涡室与竖井的水流流态比较平顺,压力分布分理,导流洞内水流速度低于20m/s,不失为高水头、大流量条件下导流洞改建为泄洪洞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陈明 《四川水利》2007,28(3):48-50
科技档案与科技资料都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科技活动之中,又为生产、科技活动本身服务。科技档案、科技资料有其共性。都是提供科技情报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都有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特性。为了提高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管理的质量,必须充分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科技档案资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促使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叙述珠江流域10年来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的工作成效,指出不前珠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3.
站队结合工作是对水文基层测站管理体制和测验方式的重大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供借鉴,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游水文水资源局在站队结合工作中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十几年来的改革实践表明,搞好站队结合,必须开拓思路,深入分析,加强管理,才能加速基层管理体制和测验方式改革的步伐,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深化站队结合工作,才能更好地满足防汛,水资源利用等日益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清水沟小流域雨洪资源调控利用方式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雨洪拦蓄、调控利用作为突破口,对清水沟小流域雨洪资源利用进行了规划与实施。经过5年的实施,不仅使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土流失得到综合防治,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而且为高塬沟壑区雨洪资源的高效利用树立了样板。  相似文献   

15.
中小水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水电站运行与日常维护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电站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从理论到实例两方面对中小流域水电站运行与日常维护管理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旨在为中小型水电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的防治措施,以"防重于治"为原则.  相似文献   

17.
刘吉祥 《四川水力发电》2000,19(2):89-90,92
结合成都院产品质量自查、自评的实际 ,阐述了产品质量自查、自评的做法和坚持产品质量自查、自评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三峡梯级枢纽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按照三峡梯级枢纽自动化的总体设计,三峡枢纽的运行监控及管理自动化采用分层分布系统,根据枢纽设施的功能或专业的特点,按枢纽地理位置的分布及管理要求分别设置了计算机系统,包括三峡梯级水调自动化系统、三峡左岸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含三峡泄洪闸)、三峡右岸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含地下电厂)、三峡通航调度系统、三峡通讯监测系统、三峡火灾监测系统、三峡和葛洲坝MIS系统、葛洲坝大江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葛洲坝二江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三峡梯级图像监控系统等。简述了三峡自动化系统总体结构框架,并着重介绍了三峡梯调计算机监控系统在系统结构及配置、功能设计、对外通信等方面的设计及其特点,并简要阐述该系统所采用的ABB公司SPIDER系统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9.
涟源市委、市政府把治理水土流失、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水利、农业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治理和监督执法力度,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和监督执法成绩显著,水土保持工作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20.
厨卫的渗水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厨卫易发生渗水的部位如管穿楼板处、地面同墙面结合处 ,蹲便器冲洗管皮碗处及蹲便器上沿同周围地面结合处等渗水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