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了’98长江洪水的成因和特征,提出了灾后重建工作的建议,重点论述了抓紧修订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必要性,以及加强长江流域防洪工程建设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
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洪水实时调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5年宜昌以下实际洪水为典型,并设定宜昌洪峰流量为40000m^3/s,或多年平均值52000m^3/s分两种情况进行有无三峡调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工程建成后遇上述后一种设定水情可以避免城陵矶附近区分洪,验证了三峡水库对城陵矶补偿的调度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江中下游的需水量越来越大,长江水量丰富,但年内来水不均,枯季水量小。由于水体的污染和三峡工程汛末蓄水的影响,使长江中下游原已存在的供水问题更加严重。三峡工程汛末蓄水将减少下游河道的流量,但蓄水完成后又可向下游河道提供较原来天然情况下更大的流量。对长江中下游城镇供水,工业、农业和航运的用水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洪水资源化问题。三峡工程的科学调度可利用部分洪水,增加发电效益,向中下游提供更多的枯季水源。  相似文献   

4.
东江水库自然调蓄常遇洪水的能力很强,但在初设中未予研究。通过采用条件组合频率图解方法,计算了东江水库多年调节自然蓄洪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满足下游农田的防洪要求,不需专用防洪库容,与初设成果比较,减少防洪库容1.5亿m^3;满足下游铁路的防洪要求,采取后期成果,只需专用防洪库容1.2亿m^3,较初设成果减少防洪库容3.8亿m^3;5 ̄10年一遇的下泄流量,较初设成果减少1000 ̄2500m^3/s  相似文献   

5.
长江整体防洪标准低,洪涝灾害成为制约本流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多年的防汛实践看,加强综合治理、实施“标本兼治”、开拓分蓄洪区建设新思路、大力加强非工程防洪措施等,提高长江中下游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型大洪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了干堤建设投资力度。工程建设分为29个项目,投资总规模为285.8亿元,涉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预计2002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长江中下游干堤作为国债投资的标志性工程,具有重大的政策意义,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8.
退田还湖圩区蓄洪运用条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通过对鄱阳湖区的都昌、星子、永修3个县的十几座退田还湖圩区(包括单退圩区和双退圩区)的实地调查,就鄱阳湖发生大至特大洪水时不利于这些圩区蓄洪滞洪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淮南采煤沉陷区蓄洪除涝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南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软件平台及ArcSWAT模块预测了研究区2020年、2030年的沉陷、集水范围与面积。在划分沉陷区集水范围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区域内3个主要沉陷区不同频率的暴雨产流量,分析了沉陷区的蓄涝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利用沉陷区蓄水能力,对当地未来蓄洪除涝作用显著,能有效缓解当地的洪涝压力。  相似文献   

10.
11.
长江中下游设计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是一条雨洪河流,流域源远流长,大暴雨洪水时有发生.干流自宜昌出三峡后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区,河道穿行于广阔的冲积平原,水网交错、湖泊毗连,江湖关系复杂,两岸堤防高筑.遇大洪水时期,堤防的溃决或有意识的分蓄洪,以及江湖对洪水调蓄作用的变迁,致使中下游控制站实测洪水系列具有明显不一致性.在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特性基础上,针对中下游河道行洪特征,采用总入流分析法,分析了中下游主要控制站设计洪水.经合理性分析表明,分析的总入流设计洪水成果可靠,能适应防洪规划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扎龙湿地蓄洪能力的分析,探讨了扎龙湿地对嫩江、乌裕尔河洪水调蓄作用,研究使汛期洪水资源化的可能性.这样可以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也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1996年7,8月长江中游受干流及洞庭湖、鄂东北地区大范围强降雨的影响出现了大洪水。中游及洞庭湖一些交流控制站出现了接近或超历史最高记录的洪水位。作者就水情发展过程,洪水来源及组成,径流特征,洞庭湖、鄱阳湖调舌能力等方面对1996年长江中下游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国家之一,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又是我国大暴雨出现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或连续性暴雨,往往是引起长江中下游大洪水的直接原因,因此,暴雨预报成为防洪渡汛的重要环节。在对长江中下游暴雨历史资料进行普查、分析的基础上就其降水特点、天气分析及预报方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概括。  相似文献   

15.
长江堤防防洪效果与效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流域性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沙市-螺山,武穴-九江河段及洞庭,鄱阳两湖水位均超过历史最同洪水位,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堤防防洪效果的分析,并依据有关实际资料对主要堤防的防洪经济效益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建国以来逐年培修的堤防工程在1998年洪水中的防洪效益达4067亿元。  相似文献   

16.
《水利水电快报》2006,27(21):10-10
三峡水库成功实现156m蓄水目标后,以防洪为首要任务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始全面发挥防洪效益。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表示,这标志着由水库、堤防、分洪区、河道整治及非工程措施组成的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已初步形成。三峡工程运行水位由135m蓄至156m后,即  相似文献   

17.
王俊 《人民长江》1996,27(4):8-11
1995年6~7月长江中下游受干流以南主要是洞庭,鄱阳两湖地区的大范围强降雨影响,出现了大洪水,两湖地区洪水位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记录,汉口洪峰水位居有记录(1965年)以来第4位,九江洪峰水位超历史记录,下游大通站出现建国后第2位洪水,通过两湖调蓄能力分析,洞庭湖,鄱阳湖在1995年汛期的调蓄作用显著,但若再遭遇干流来水,则洞庭湖余下调蓄量已不足应付,鄱阳湖本次调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在南方,排水工程的效益主要是表现为对洪涝灾害的减免程度,通常以工程兴建后所减免的洪涝灾害损失来表示。根据《水利工程经济学》提供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排水工程实施前后的效益时,应当收集当地各年的洪涝灾害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一般包括:农作物减产损失,国家、集体、个人的财物报失,交通中断以及其他情况引起的损失。以上的计算方法涉及到大量的实地调查、试验研究和长期的灾情记录。而一些小型,特别是镇级的排水工程在条件上做不到以上的要求。故小型排水工程的效益往往以估计为主,缺少合理的计算。能否用一种简单实…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上中游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对长江中下游的水文情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目前径流情势演变研究中,单一变异分析方法存在检验结果不合理、不一致等情况.采用水文变异诊断系统,对宜昌、汉口、大通水文站的实测径流进行变异识别与变异时段划分,得出长江中下游径流情势的演变特征;并采用基于降雨径流关系的归因分析方法,从气候变化和人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