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蒲正伟  王秀川 《勘探家》1998,3(1):43-46
冀东油田老爷庙地区地震工作始于1976年。由于目的层反射弱、多次波发育,地震资料品质差,为此二次三维集时选择了近似全三维的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不规则三维观测系统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呈不规则分布,可以有效地避开地表障碍物。文中提出了不规则三维采集方法的设计步骤及施工要求;并针对吐鲁番市区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观测系统;对胜南地区三维构造解释,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4.
5.
6.
过去的三维地震勘探排列多具直线性质,因而它不能提供正确解释所需的细节。从理论上讲,用同心圆三维地震技术可能是获得更大的、质量更高的数据覆盖范围的方法。在盐丘区用直线三维地震网采集时存在一些问题,故提出用同心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做进一步研究。用常规直线三维地震难以使盐丘翼部成象也许是由于我们尚不能精确预测盐岩和沉积岩附近的横向速度场变化之间的关系。盐岩和沉积岩层间速度差很大,因而返回射线严重偏离双曲线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美国Palacios海湾沿岸Palacios油田的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历史,三维地震勘探的结果;三维与二维地震勘探结果的对比,说明了三维地震勘探是正确认识地下地质模型的复杂性,真实性和油气分布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东部老区二次三维地震勘探的意义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油田全区基本覆盖了三维地震勘探,其中白庙地区的三维资料是1987年采集的。由于该区地表条件复杂,地下小断层发育、岩性变化快、目的层埋藏深,虽经多次处理,仍不清楚该区的油气成藏规律。为此在2001年冬至2002年春重新在该区开展一次三维地震勘探。在采集方法上采用可变面元三维观测系统,在资料处理上采用高保真度处理,在地震资料解释中采用高精度综合层位标定、地震正演分析、相干体分析、可视化等先进解释技术,所以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有了明显提高,为岩性反演、属性分析和储层预测提供了条件。本次在白庙地区开展的二次三维地震勘探见效快、投资周期短,可望为老油区资源挖潜、产能建设提供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9.
火焰山山地是吐哈盆地勘探工作的难点 ,由于其良好的勘探前景 ,本地区已开展了多年的地震采集方法攻关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总结以往勘探成果的基础上 ,本区进行了山地三维采集工作。山地三维勘探难度大 ,采集成本高 ,有很大的勘探风险。通过采取合理设计观测系统、提高激发质量、改善检波器接收条件及其他相应的山地采集技术措施等 ,在本区成功地进行了三维采集工作 ,并对吐哈盆地的山地三维数据采集起到了示范作用 ,对西部其他地区的山地采集工作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 桑塔木地区奥陶系潜山为裂缝-溶洞型储集层。2000-2001年采用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加强了地表一致性、叠前去噪和保真处理力度,应用现代岩溶学理论、地震属性聚类分析、地震相技术,研究了桑塔木地区奥陶系潜山的构造特征、岩溶的空间展布规律,进而圈定出有利的储集层分布区。通过--系列配套技术的应用,精确描述了桑塔木地区奥陶系潜山顶面形态和特征,划分出了5条大的古水系和12个较大的岩溶高地,较客观地预测了潜山储集层的发育情况,计算了该区的油气探明储量。目前该区已建成年产20x104t的原油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三维地震在榆树林地区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全三维地震解释是指对三维地震资料的三度空间的立体解释,即从三维可视化的立体显示出发,以地质体为单元,采用点、线、面结合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可视化解释。它从三维地震数据体出发,面块切片解释技术,相干体切片解释技术,水平切片解释技术,垂直剖面、弯曲剖面及沿层切片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立体空间解释,大大提高了构造及地质目的体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茂8井三维地震区薄互层储层预测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松辽盆地陆相薄互层的沉积特点,结合茂8井三维地震区块的实际情况,采用“滑动相关法”确定地震地质层位,准确标定了各反射同相轴的地质含义。依据砂岩或砂层组在三维剖面上的特征,充分发挥人机联作解释系统的优势,利用振幅、频率对主要含油层系砂岩的横向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经钻井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酒泉盆地南缘复杂的高陡逆冲断片地质结构和玉门城区众多建筑、道路以及厂矿的复杂特点,设计优选了适合得到复杂地质构造信息和符合城区施工特点的特殊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了炮检点的实时动态设计分析,采用激发点的灵活布设、检波点的适度横偏,较好地解决了炮检点的布设以及资料的完整性问题;同时加强激发和接收等配套技术的研究,采用井炮和可控震源联合激发、有针对性地加密激发点,降低了噪音干扰,解决玉门市区的激发和接收问题。通过以上技术的综合应用,首次获取了庙北断层中、下盘地震反射资料,进而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低信噪比复杂城区的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相似文献   

15.
16.
含油气储层的成因与展布是油气滚动勘探开发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井位的部署以及勘探开发工作的成败。本文针对牛心坨地区沙三段油气滚动勘探开发中存在着含油气储层层布规律不清的问题,阐述了运用三维地震成像技术再现古河道砂体展布,指导油气勘探开发井位部署的方法,以及所取得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老爷庙地区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爷庙构造带为一滚动背斜构造带,发育3个级别的断层:(1)EWNE走向的控凹断层;(2)NNENE走向的控油断层;(3)NW-NW-W走向的控圈闭断层。沙河街组三段4~5亚段的深湖相泥岩及沙河街组一段至东营组三段的浅湖半深湖相泥岩为主力生油岩,此二套生油岩已进入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以混合型及腐殖型为主,均具较高丰度,为较好好生油岩。辫状河道砂体、水下重力流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及深水浊积砂体为主要储集体,具高孔、高渗特征。油气藏的类型主要受控于裂陷盆地的伸展程度、同生断层及沉积相带。裂陷旋回控制含油气系统的分布,同生断层使含油面积扩大,储集体相带的配置决定油气的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魏修成 《天然气工业》2006,26(12):72-74
纵波震源激发、三分量检波器接收的三分量地震勘探,因在岩性、裂隙和流体识别等方面获得成功,而备受关注。在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对于反射纵波资料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处理;而对于反射转换波资料,由于其传播路径的非对称性,转换波共中心道集不再是共反射点道集,转换波时距方程也不是双曲方程,因此不能采用常规纵波处理方法来处理转换波资料。基于三维转换波传播特点,对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水平分量旋转、三维转换点计算、三维转换波双曲速度分析与动校正、三维转换波非双曲速度比分析与动校正等。三维转换波非双曲动校正和常规双曲动校正结果对比表明,非双曲方法优于双曲方法。应用所建立的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对某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得到了较高质量的三维转换波速度比谱,转换波非双曲动校正和叠加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影响山地地震测量精度和作业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是GPS(RTK)测量的高程精度、森林覆盖区、恶劣地形条件下的作业效率等问题。由于山区地震勘探测量涉及了大地测量、GPS卫星测量和工程测量的技术领域,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对现有的技术方法进行改进。GPS测量的高程精度取决于高程异常值的精度,而现有的资料精度在山区普遍较低,要在短时间内建立高精度高程异常数据库非常困难,有限的勘探投资也不可能采用这种方式来提高高程异常值的精度,因而利用山地勘探区内现有的国家及行业布设的高程控制点进行拟合是较好的解决方式。此外,山地地震勘探测量主要针对物理点进行放样,它既要符合测量精度要求又要满足地震勘探对物理点的特殊要求,因而作业效率十分低下,故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是综合应用多项技术。文章介绍的提高山地地震勘探测量精度和效率的几项实用技术是通过多年实际野外作业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后总结出来的,在解决采用GPS(RTK)测量的高程精度问题和提高山区地震勘探测量工作效率方面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