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湘东-赣西地区是郯庐断裂南延的重要部位,中生代以来,NNE向走滑构造主要由T3-J会聚走滑和K-E离散和走滑构造叠加而成,并直接控制了该区构造样式及资源特征,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湘东-赣西NNE向走滑构造的若干研究进展,基于野外构造和模型实验研究,以及湘东-赣西西段与郯庐断裂沂沭段变形特征对比,提出湘东-赣西更为复杂的平移构造形式很可能与该区地壳结构分层特征,前期断裂构造格局,平移幅度和多期走滑构造作用四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3.
滇中宜良可保煤盆地的走滑成因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保煤盆地位于滇中小江断裂带中段,新第三纪含煤地层主要由冲积扇一湖泊、沼泽成因层序构成。南北向主干断裂左行走滑活动和侧列接续样式提供了局部扭张或扭压构造环境,导致基底断块的相对运动,从而控制了拉分盆地的构造演化。根据详细的沉积-构造分析,本文提出了煤盆地形成和形变的地球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4.
走滑断裂在煤田构造中的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煤田构造的研究,论述了走滑断裂的重要作用及意义,文中阐明了走滑断裂的伴生构造之一──拉分盆地是重要的成油、成煤构造。走滑断裂对煤田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控制、改造和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球上普遍存在的走滑构造现象有大型、中型和小型之分,发育部位及石油地质特点存在很大差别的问题.研究了走滑断裂与油气成藏关系,认为:大型走滑断裂带是油气富集地带,沿线一般发育有走滑盆地.走滑盆地具有沉积速度快等沉积特点,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优质储层的发育.走滑断裂活动可形成雁列、花状等一系列典型的伴生构造,这些构造往往紧邻生油凹陷,并且经断裂与烃源岩相通,是良好的油气圈闭.走滑断裂不但可以形成利于油气成藏的静态要素,而且走滑活动还利于生油母质向油气转化、可改善储层物性、利于油气的排出和运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塔中地区构造解析,识别出多条具一定规模的NE向走滑断裂体系,主要活动时期为加里东末期-海西早期,其形成与加里东末期塔里木克拉通南、北两侧发生的强烈碰撞作用以及盆地基底存在的北东向构造有关。走滑断裂对碳酸岩储层改造、火山活动、圈闭形成、油气运移以及成藏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板内中小滑移距走滑断裂因产状高陡、变形微弱,其地震识别与地质解析一直以来是构造领域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为加深对此类走滑断裂发育特征的认识,以塔里木克拉通盆地内部顺北4号走滑断裂为例,利用最新采集处理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其空间结构及演化过程进行了精细解析,认为顺北4号断裂具有"平面分段多样性、纵向变形差异性、构造演化多期性"的特点,石油地质条件优越.研究结果表明:顺北4号断裂横跨塔北隆起、顺托果勒低隆起、塔中隆起3大构造单元,全长超过280 km,基于走向变化可将三维研究区内的顺北4号断裂划分为南段(NE48°)、中段(NE28°)、北段(NE42°),各段之间叠接面积超2 km~2,南段和北段以叠接压隆构造发育为主,中段以叠接拉分构造发育为主;顺北4号断裂纵向自下而上发育"寒武系—中奥陶统高陡走滑断层"+"上奥陶统—石炭系雁列正断层"的分层变形样式,下部高陡断面在3个刚性—塑性岩性地层分界面普遍呈现走滑分段性,其中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顶部可识别出13个断面,平均长度为8 km,上覆雁列正断层的活动强度与下部高陡走滑断层的应变分段性质有关;顺北4号断裂共经历了3期左行走滑活动,加里东中...  相似文献   

8.
滇中先锋褐煤盆地的充填演化与成盆构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先锋盆地充填特征及其演化研究、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论述了该盆地的成盆构造是在走滑构造活动中局部伸展拉陷的条件下形成的;成盆期末又发生了构造反转变形。  相似文献   

9.
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造成郯庐断裂由左旋向右旋走滑转变,渤海湾盆地东部各个凹陷对该构造事件响应明显,盆地西部的东濮凹陷是否受其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直接影响东濮地震解释方案的制定。结合三维地震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兰聊断层的控盆特征;根据雁列断层组合演化与区域年代资料,探讨雁列组合与区域构造活动的耦合关系;通过低序级断层走向统计,明确该区新生代所处的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兰聊断层西部分支是控制东濮凹陷整体结构的关键断层;雁列断层组合形成时间与区域右旋走滑耦合性差;东濮地区古近纪应力场稳定,未见板块俯冲方向改变前后的明显差异;拉张应力是东濮新生代构造演化主要动力,右旋扭应力对该区构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贺兰山南部分布着多个方向的构造,其中最明显地是一系列的北西向构造,目前这些构造的相 互关系以及形成机制还没有得到合理地解释,争论很大;野外构造研究表明,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 形成与青铜峡固原断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该断裂由走滑运动向挤压运动转换时的派生构造;从另 一角度也说明,在中新生代由青铜峡固原断裂所限定的地块(卫宁北山)向东运动,而这些北西向构造 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新生代。由于卫宁北山向东运动的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因此,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 造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演化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作为中国重要地质界限的南北向构造———贺兰山已 经被青藏高原的构造活动所叠加。  相似文献   

11.
收入差距问题已经成为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更是成了焦点.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分析了当前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的表现及影响,探讨了形成原因,提出了调节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经济工作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群众追求经济独立和政治公平,创立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根据地经济工作尽管受到了"左"倾错误干扰,仍然坚持实事求是,与政治工作密切结合,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基本满足了群众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14.
湘西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但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才能在湘西大开发中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15.
湘西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但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才能在湘西大开发中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16.
对湘东地区4个村镇能源消耗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将能源换算成等效电的统计方法,分析了4个村镇年均用能及能耗情况.调查及分析显示:当前村镇使用的能源种类主要为液化气、薪柴、电、木炭和蜂窝煤,不同的村镇,其能耗所占比例不一样,主要与当地的经济条件及地理位置相关;村镇能耗结构与住宅类型存在相关性,土坯住宅的主要能耗为薪柴,占能耗总量的72.3%,砖混住宅的主要能耗为蜂窝煤和液化气,分别占能耗总量的57.0%和20.7%,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主要能耗为液化气和蜂窝煤,分别占能耗总量的48.3%和31.5%;村镇住宅能源结构由低品位能源向高品位能源转变.当前农村用能结构不合理,建议制定可行的农村建筑节能战略,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农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湘东地区村镇住宅室内热环境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湘东地区4个村镇最具代表性的3种住宅形式,即土坯住宅、砖混住宅和钢筋混凝土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温湿度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分析了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状况。温湿度测试结果及热舒适指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普遍较差,其热环境为舒适的仅16.7%,不能满足舒适度要求。分析认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较差的主要原因为住宅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建议投资开发价格便宜、性能优良的保温隔热材料,以提高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Thermal performance of envelopes and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were technologically improved for traditional wooden vernacular dwellings of Tujia Minority in Western Hunan, China, on the premise of protecting their conventional styles. Thermal insulation boards and wooden boards were added to the interior side of external walls of vernacular dwellings to form two layers of air cavities, so as to gain excellent thermal performance. The indoor temperature of such dwellings after reconstruction was appare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data before reconstruction both in winter and summer, which verified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页岩气研究的不断深入,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重视。为了深入了解湘鄂西地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页岩孔隙特征,综合利用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试验以及核磁共振试验等对页岩孔隙特征进行定性观察和定量表征,并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以及岩石矿物全岩定量分析结果,探讨页岩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湘鄂西地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页岩发育6种孔隙类型,主要有粒内孔、粒间孔、黏土矿物层间孔、有机质孔隙,还可见部分黄铁矿晶间孔以及微裂缝;页岩孔径大小主要分布在2~5 nm之间,以中孔隙为主,还发育少量微孔隙和大孔隙,峰值在2~5 nm之间的孔隙是页岩孔隙体积的主要贡献者;页岩孔隙结构类型以板状孔等狭缝形孔为主,还发育部分圆筒形孔、锥形管孔等;总有机碳主要控制页岩微孔隙、中孔隙的发育,黏土矿物含量主要影响页岩中孔隙的发育,而脆性矿物含量控制页岩大孔隙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