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杜80断块超稠油油藏周期吞吐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蒸汽化学吞吐试验。结果表明,蒸汽化学吞吐工艺在超稠油开发过程中,对于提高周期采油,周期回采水率,油汽比具有重要作用,可简化超稠油开采工艺,最终提高区块开发效果和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河南油田稠油油田超稠油开发过程中,常规的杆式泵举升工艺存在光杆滞后、液体进泵阻力大、杆管偏磨,及该工艺不适应油井出砂、井斜大于70度的井等问题,因此,开发研究了蒸汽吞吐井喷射泵举升工艺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消除了光杆滞后、杆管偏磨的现象,可以延长生产周期,提高油汽比,提高超稠油油田的开发效果.文中主要介绍了蒸汽吞吐喷射泵举...  相似文献   

3.
李博 《石油知识》2004,(6):16-16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热采稠油形成了以蒸汽吞吐为主体的开采工艺。近年来.随着蒸汽吞吐逐渐进入中后期.加之超稠油资源的开发动用,为了保证稠油油藏开发效果.辽河油田分公司在提高注汽质量,分层注汽提高油藏纵向动用程度、超稠油举升.化学辅助蒸汽吞吐,防排砂.套损井修复以及热采测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方法 应用油藏工程技术 ,结合矿场试验 ,进行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研究。目的 优选该块油藏开发方式 ,为经济高效地开发超稠油油藏创造条件。结果 块状超稠油油藏水平井按照目前注采参数实施蒸汽吞吐开采 ,除遵循一般的蒸汽吞吐开采规律以外 ,还表现出单周期产油量高、周期长、回采水率低的特点 ;注汽强度、注汽速度均较低 ,注汽压力随周期增加而降低。结论 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在技术和经济上均是可行的 ;选择合理的注汽参数是提高蒸汽吞吐效果的关键 ;采取配套合理的采油工艺技术是提高产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防窜剂加增效剂改善超稠油蒸汽吞吐后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河油田超稠油油井蒸汽吞吐轮次高、吞吐效果逐渐变差的特点,提出了利用防窜剂加增效剂体系改善超稠油蒸汽吞吐后期效果的采油工艺技术。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注蒸汽添加防窜增效体系的工艺技术能够明显提高蒸汽吞吐井的周期产液量、周期产油量以及油气比。该项技术用于改善超稠油蒸汽吞吐后期效果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在典型蒸汽吞吐井建模基础上,对不同注入方式下烟道气辅助超稠油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烟道气辅助超稠油蒸汽吞吐可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少蒸汽注入量,提高累计油汽比,还可减少环境污染。优化后的注入参数为:烟道气周期注入量60 000 m3,烟道气注入速度800 m3/h,蒸汽周期注入量1 000 t,焖井时间为3~5 d,周期时间6个月,烟道气中CO2含量大于20%,注入温度大于100℃时,更有利于提高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7.
超稠油油藏汽窜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超稠油蒸汽吞吐汽窜特点的研究,对曙一区超稠油汽窜的油藏和开发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防治汽窜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合超稠油蒸汽吞吐开发的汽窜防治措施.现场应用表明,通过采用优化射孔层位和注汽参数、推广应用组合式蒸汽吞吐技术、实施高温暂堵、调剖封窜技术等,可以有效抑制和利用汽窜,改善油层动用状况,提高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分析超稠油蒸汽吞吐汽窜机理,总结超稠油自开采以来防治汽窜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浅析.结果认为,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应以地下预防减少发生几率为主,其他防窜方式为辅,同时结合油藏工程研究成果,提高超稠油蒸汽吞吐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9.
超稠油油藏开发是世界性难题,河南油田利用热化学辅助蒸汽吞吐技术成功实现了超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分析了氮气和降黏剂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机理,通过室内实验方法评价优选降黏剂,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注汽强度、氮气注入量、降黏剂注入量等因素对开发效果影响的研究。该技术在河南油田超稠油油藏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平均单井周期产油量提高117 t,含水率降低8%,油汽比提高0.12,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超稠油三元复合吞吐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蒸汽吞吐井随吞吐轮次增高,地层亏空严重,周期递减迅速,采油成本增加.辽河油田特种油开发公司研究的超稠油三元复合吞吐技术,通过CO2、表面活性剂的注入,产生调剖、溶解、降粘等综合作用,有效改善了超稠油在地层的流动性,提高蒸汽吞吐效果.自2002年9月开始对该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初步形成适合于超稠油油藏地质特点的三元复合吞吐工艺技术.至2005年底,累计实施340井次,措施有效率86.1%,平均单并周期增油494 t,投入产出比为1:5.3,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经济效益显著,为超稠油油井高效稳产、增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