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作者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方式进行探讨,提出了采用GPRS无线通信的方式,并为兼容原有通信方式开发了通道管理软件。整个通信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各个模块相对独立,通过开放接口进行连接。同时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专门设计,使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县级供电企业变电站大规模应用变电综合自动化技术,大量自动化设备投入运行。但自动化系统的微机装置雷击损坏自动化设备对外界的干扰极为敏感,电流、电压冲击耐受能力弱小。特别是雷击过电压对自动化系统电源、通信等回路的冲击,常常破坏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甚至使装置损坏。本文通过分析变电自动化系统通信通道、站用电源、二次电缆的过电压来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电源系统进行四级保护等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通信自动化通道中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信自动化通道设备在软件、硬件上保证完好的情况下,还要在参数配合上做到多方面统一,同时根据音频传输,数字传输和通信网络传输方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3G通信网络传输速率快、稳定性高、覆盖面广等优点,本文提出将3G技术应用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方案,把3G/VPN网络作为电闱调度通信的备用通道,利用VPN的隧道加密技术解决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问题,并通过3G/VPN网络为智能电网的分布式电源、智能配电模块接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提供便捷的接入平台,构建了基于3G网络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论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信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层度越来越高,电力生产中配电自动化、负荷管理、远程抄表乃至调度自动化等对通信通道的需求十分迫切。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和用电管理方面通过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的RS485接口采集计量设备的数据,采用多样化的通信方式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现远程自动采集和处理统计数据。它集计量、实时数据采集、传输、数据处理以及网络通信于一体,使电力部门对分散的电力用户以实时方式进行集中管理,为计量监测、营业抄收和线损管理提供准确的实时数据。使电力业务逐步实现配电自动化、用电管理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白璐 《硅谷》2011,(11):31-32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为通信系统理论提供现代化的教育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把电子设计自动化的仿真技术应用到通信系统的的理论分析及电路结构的模拟分析中,将系统理论过程中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的具体化、直观化,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电子设计自动化本身是一种工业生产技术,在通信系统理论中运用基于硬件描述语言的可编程芯片开发技术,将通信系统的相关电路进行硬件描述,用CPLD/FPGA实现数字通信系统,充分结合电子设计自动化和电路仿真技术能使学生学到新的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调度自动化系统厂站端网络化改造接入主站的方法,在实践中,将串口服务器前移至厂站端,厂站端信号就地经通信服务器转换后通过以太网传输接口以标准的TCP/IP协议传输至主站。改造后传输设备得以简化可增强远动通道的可靠性,同时采用标准的TcP/P协议和以太网接口方便通道远程测试维护,提升了通道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8.
刘超 《中国科技博览》2014,(46):182-18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故障是综自系统中常见故障,文章通过总结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通信故障,提出故障查找和处理方法,并提出快速解决综自系统通信故障和提高综自系统通信稳定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邵龙 《中国科技博览》2014,(48):255-256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担负着整个大庆油田电网的运行实时监视及对无人职守变电所的控制功能,是安全、经济调度的重要保障。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CDT主站规约厂站通道主网有26个,配网共有36个。CDT规约通信是采用循环方式进行远动信息传输发送现场数据的,是以厂站端RTU为主动方,厂站端RTU远动信息连续不断地送往主站,当厂站整个传输回路某点出现故障,厂站端停止发送报文,主站端接收不到数据,本文主要针对此类采用CDT规约通道的厂站当发生故障后,如何能利用有效手段查找出故障点,实现方便、快捷的对自动化系统的维护。  相似文献   

10.
电力自动化的通信网络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倩 《中国科技博览》2011,(20):186-186
针对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本论文对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性能与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介绍了当前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智能型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的构建与实现,对比分析了当前主流的通信网络类型,确定了以以太网通信网绕构建智能型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方案,给出了自动化通信网络的组网实现,对于进一步提高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应用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发展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同时分析了以自身调度为特点的自动化及时通信系统的通信网管、通信协议集成、运行模式等。以调度自动化系统为前提,根据具体需要将多个应用实时通信子系统有效集成。  相似文献   

12.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实时监测电网运行参数和状态,帮助调度人员及时了解、监控电网信息,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和调配有限的电力资源,大大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并极大的减轻调度人员的劳动强度。各关口变电站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数据通过光纤、微波、电力载波等方式传送到调度中心,但存在部分变电站架设线路困难、线路质量差、费用高等问题,变电站数据不能远传至调度中心,影响调度自动化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GPRS移动通道传输技术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解决了偏远及不具备固定通道条件变电站数据上传的难题,自GPRS移动通道在油田部分变电站投入运行以来,传输数据准确、运行稳定,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传输提供了辅助手段。在日常的GPRS移动通道设备的维护工作中,存在与软、硬件结合密切、参数设置要求严格准确等特点,本文针对GPRS移动通道的维护工作,从软、硬件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日常维护工作中出现的故障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刘瑞君 《硅谷》2012,(1):186-186
通过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防护措施的分析,并结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特点,提出相应的信息安全策略及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希望对今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防护措施研究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燃气管网自动化是管网安全经济运行的保证,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计算机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燃气管网中。本文主要就SCADA系统的构建、通信系统及系统软件、SCADA安全目标及措施方面进行了探讨,对SCADA的推广应用有着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前,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飞速发展。当前,很多的变电站都采用的是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可以使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使电力生产也更加安全可靠,使维护成本很大程度得到降低。但是自动化系统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例如通信网络故障、数据采集故障以及其他一些故障等等。本文针对这些故障突出了有效的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6.
电力通信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的配网自动化的通信系统,必须构建一个成本低、收效高的双向通信系统,用可以接受的费用在可靠性和信息流量方面提供非常高的性能。同时,由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所要完成的功能太多而系统复杂,采用单一的通信系统来满足所有的功能需要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因此,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要应用多种通信方式,按综合的经济技术指标而选取其中最优的组合。在电力系统中较常用的通信方式还有一点多址数字微波、数传电台、无线扩频、专线电缆、邮电本地网、载波、扩频载波等,可供组网时选择。  相似文献   

17.
许广孚 《硅谷》2012,(1):77-77,71
RROFINET CBA是一种基于组件的自动化技术,通过采用标准自动化组件实现分布式自动化系统之间的通讯,介绍厦烟"金桥"制丝生产线基于Profinet技术的集控系统总体架构,研究如何应用PROFINETCBA技术实现分布式自动化系统之间的实时通信,这对构建基于PROFINETCBA的分布式实时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光纤通信技术已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配电自动化的内容作了简要概括,提出了配电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然后,针对光纤通信,列举出几种用配电自动化传输的网络。浅析光纤通信具体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作者主要就无线通信用于电力自动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及WiMAX网络和无线网状网络(WMN)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准备应用自动化通信技术的电力公司展示一种结构化框架。  相似文献   

20.
林忠福 《硅谷》2014,(1):43-43,26
光端机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设计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出光端机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文章在对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进行简介的基础上,分析了数据光端机的组网模式构建,以及基于虚拟总线技术的数据光端机在配电网络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以求为配电网络系统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