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芳  廉华 《华中建筑》2007,25(7):88-91
基于目前人类活动带来的自然及人文景观破碎化的问题,结合景观生态、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等领域出现的绿道、生态廊道、遗产廊道、文化线路、风景道等系列相关理念,该文将上述概念统称为"线型空间".这是一种空间研究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角度,为实现自然及人文景观延续性、生态建设和遗产保护区域化而提出的空间解决方案.并在回顾线型空间各概念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其相互关系.这些概念体现了生态性、网络化、人本性和参与性等理念.最后,文章提出了线型空间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即多种认知角度相结合、多种功能相统一、多方合作,尤其对跨区域空间研究具有非凡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对大运河文化和生态进行全面保护。南旺分水枢纽为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的关键工程,蕴含了大运河重要的传统水利生态智慧。本研究将“适地性”与“共生性”生态智慧同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原则和构成要素进行融合,提出了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构建途径。识别了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区域生态要素和遗产要素,以及潜在的生态廊道,构建了“一核一带,六廊多节点”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安全和遗产保护导向下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优化策略,以期为京杭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0)
近年来"花海"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油菜花作为新的旅游地资源在其旅游产品的开发上还存在一些的问题,还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对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的需求,油菜花旅游地体验旅游产品还有待深度开发。本文运用了体验旅游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体验旅游的内涵、特点,结合了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的理念和产品设计原则,对江西婺源油菜花旅游地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在科学的理论结合下,尝试提出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框架,将旅游体验理论引用到油菜花旅游体验产品开发上,提出了江西婺源油菜花旅游地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遗产保护的城市线型游憩空间(LRG)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该文指出:应该丰富遗产保护层次,扩展其功能,并以城市游憩空间作为解决遗产功能扩展和丰富城市空间结构的一种界面.并借鉴"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理念对文化线路适应的空间范围进行了拓展,提出了基于遗产保护的"城市线型游憩空间"概念.最后指出了该空间可以深入研究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遗产至关重要。基于游客的旅游体验,以大运河扬州段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满意度调查,设置四个维度24个评价因子,通过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以及IPA象限分析等,对大运河扬州段的旅游体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游客的实际感知均低于心理预期,总体满意度一般,通过IPA矩阵确定待改进问题的缓急轻重;最终,根据综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提升建议,以促进扬州大运河科学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黄山旅游地域空间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朱力  郭城 《城市规划》2002,26(12):49-60
通过构建旅游地系统模型分析黄山旅游地域空间发展演变的历程 ,揭示黄山一级旅游地系统和次级旅游地系统在吸引物开发、旅游社区建设、通道建设和旅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发展建议 :通过构建和完善黄山市旅游空间发展结构来指导旅游开发和城镇体系建设 ;改变地域分割 ,条块分割的旅游管理模式 ,建立能够管理和引导整个市域旅游发展的协调机构  相似文献   

7.
《安徽建筑》2019,(11):9-12
文章首先阐述了南通大运河建筑遗产的旅游文化保护与开发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意义,然后分别从旅游资源相对分散、运河文化内涵的未充分挖掘、运河沿岸的传统古镇保护面临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南通大运河建筑遗产旅游资源的现状。对比东梓关村建设提出古镇的规划保护的解决措施,最后对丰富多彩的南通大运河建筑遗产的旅游文化的开发做出了详细的探讨,为实践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说明河西地区布艺文化地位的基础上,对基于河西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布艺文化旅游产品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和分类整理,并对河西地区布艺产品进行了主题及风格定位,由此从产品的造型、色彩、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设计并提出了相应的品牌营销策略,希望对河西地区布艺文化产品的销售有所帮助,进一步促进河西地区布艺文化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9.
黄晓辉  汪芳  陈丹丹 《华中建筑》2007,25(8):113-115,121
旅游形象认知的根本主体是旅游者,旅游者对旅游形象的认知可以通过对形象认知要素的解构得到较为科学合理的认识.线型旅游空间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旅游地类型,其旅游形象设计受到普遍的关注.线型旅游空间的形象认知要素由背景形象要素、本体形象要素和形象修正要素组成,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三要素法是线型旅游空间旅游形象设计的有效方法.以无锡古运河为例,对线型旅游空间的旅游形象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村落空间资源化--村落营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乡村旅游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在分析乡村旅游的基础上,提出了"村落空间资源化"的村落建设新思路,并对村落空间资源化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2018年宁波提出旅游全域化、国际化战略,强调加快推进全域化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宁波历史城区历史文化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进而结合全域旅游中提出的全局性、整合性、共享性的理念,提出了打造整体化历史文化品牌,实施"旅游+N"的全域化发展模式,实施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策略、全社会共建共享等实施策略,以推进宁波中心城区历史文化空间品质的整体性提升。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大背景下,以宿迁市皂河镇为例,探讨运河聚落遗产的空间发展策略。近年宿迁市大力发展大运河和环湖旅游,这将给皂河镇带来无限的发展契机,皂河镇应牢牢抓住这个机遇,使城镇由封闭式自我发展迈向区域融合发展。基于以上发展背景和机遇,本文从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综合交通、旅游发展、特色空间塑造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引导城镇空间有序发展,助推城镇转型发展成功。  相似文献   

13.
剖析了风景名胜区"推倒重建"式规划建设的不足,以杭州"十里梅坞"的规划建设为例,从游客的心理和创造体闲旅游环境的角度,提出了在保护地域文化与强化空间复合性基础上新的空间规划整合理念、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程冰月 《建筑与文化》2021,(12):146-148
随着城镇近郊地区农林产业功能弱化,旅游功能凸显,近郊旅游地逐渐成为规划实践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客体类型.然而,目前城郊旅游地由于空间复杂、缺乏规划方法而问题频出.文章以烟台市养马岛为例,探讨了在"公园城市"发展思想下,城市近郊旅游地规划的编制方法.提出生态引领、深挖文化、优化存量、以人为本四个规划原则,并具体探索了落实理念的规划设计方法,以期为其他同类型城郊旅游地规划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程冰月 《建筑与文化》2021,(12):146-148
随着城镇近郊地区农林产业功能弱化,旅游功能凸显,近郊旅游地逐渐成为规划实践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客体类型.然而,目前城郊旅游地由于空间复杂、缺乏规划方法而问题频出.文章以烟台市养马岛为例,探讨了在"公园城市"发展思想下,城市近郊旅游地规划的编制方法.提出生态引领、深挖文化、优化存量、以人为本四个规划原则,并具体探索了落实理念的规划设计方法,以期为其他同类型城郊旅游地规划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严昭 《中外建筑》2011,(11):62-64
云南省以其优质且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旅游者心向往之的目的地,在旅游产品众多的云南省,要以独具特色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游人,为当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贡献,是滇南重镇通海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以体验式旅游理论为指导,在通海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评价的基础上,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对通海古城旅游开发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以古城建筑文化、多民族多种类文化融合为主题的旅游开发思路,并依据旅游六要素对古城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探讨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黄山市历溪村乡村旅游规划为例,指出该规划首先树立"健康"的形象主题,提出"牯牛降下第一村--御医故里,健康胜地"的形象定位,进而围绕主题形象,进行乡村旅游地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项目策划等旅游规划核心内容的规划设计,从而实现了"塑造、凸显与传播的乡村旅游地形象主题,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形象驱动型旅游规划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衔接全球城市的总体发展愿景,打造具有全球魅力的旅游城市,成为“基于全球城市功能的枢纽型旅游城市”,是上海旅游未来发展的目标。总体来说,上海旅游资源丰富,数量纵多,市域旅游空间发展已初步形成“一圈四区三带一岛”的格局。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未来旅游规划的空间应对措施,包括区域空间战略、市域空间战略,以及构建以“旅游休闲活动区”为抓手的市域旅游空间引导体系,以探索旅游空间引导体系的塑造,为实现旅游发展和城乡规划的一体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居敏 《城市住宅》2021,28(7):127-128
自古以来,大运河不仅是伟大的水利工程,还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记忆,其中,苏南段大运河为大运河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一段,蕴含着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同时也影响着沿运城镇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随着大运河的成功申遗、城市的快速更新,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不断推进,苏南段大运河历史街区空间环境面临一系列的更新与发展问题.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对苏南段大运河及历史街区空间环境现状进行概述,分析目前苏南段大运河历史街区空间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地方上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方法欠缺的现状。论文以西安周至县为例,探讨非遗的保护和利用规划模式,深入挖掘非遗与其文化空间的内在关联,提出建立文化空间系统的思路,从县-镇-村三个空间层级加强不同非遗之间的联系,以各级节点为基础,提出具体的保护策略和保护措施,对非遗进行整体性的保护与利用,并以此促进当地文化建设和市政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旅游开发以及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