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秋植蔗中间套种别的作物,已在印度一些地区适应下来,尤其是当一些田块赶不及春季下种时更是必要,这种耕作制度提供的收入较一般收获了一造冬作后的正常春植(2~3月)或晚春植(4~5月)为高。冬作物如山黎豆、芥子及马铃薯在土壤适宜和排灌方便的地区用作间套种。最近采用矮杆小麦品种作间作物,对甘蔗不良影响极少(因杆短)且产量  相似文献   

2.
我区栽培秋植蔗有较长的历史,早在解放前东江上游的惠阳县卢州公社青塘布大队等沿江两岸坝地就有栽培秋植蔗的习惯,产量较高。解放后,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蔗区干群不断总结种秋植蔗的好处,逐步有发展,到1963年全区发展到1,000多亩,1972年8,000多亩,1974年38,000亩,1975年和1976年两年种下秋植蔗的面积都突破了14万亩,1977年  相似文献   

3.
广东番禺县石基公社前锋大队是属沙围田地区,甘蔗计划面积755亩,每年秋植甘蔗面积约占50%左右。该队在实践中认识到,稻底秋植蔗虽然比冬春植蔗增产,但存在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其主要矛盾是未有解决用种量大的问题,经济价值不划算。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以巩固和发展秋植甘蔗这一行之有效的耕  相似文献   

4.
稻后秋植蔗     
提早甘蔗植期,延长甘蔗生长期,仍是现阶段促进甘蔗高产、稳产、早熟、高糖的一条重要途径。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秋植甘蔗一般比冬春植蔗增产20~40%,糖份提高0.5~2.66%。一个甘蔗生产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一定比例的秋植蔗(一般30~50%),对于提高蔗糖总产,提前糖厂开榨都有其重要作用。一、开展甘蔗“改制”研究的设想在五十年代初期,曾以早稻—秋植蔗两年两熟制发展3万多亩秋植蔗,单产比春植蔗成倍增长。但这种栽培制度挤掉了一造晚稻,与  相似文献   

5.
普宁秋植甘蔗,经过八年推广,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925亩,占实种面积21,115亩的51.7%。且平均亩产量由去年的3.77吨增长至5.45吨,创造了我县单产历史的最高记录。但是从耗用种苗数量来看,数字是很惊人的。以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秋植蔗在滇西南蔗区种植的必要性,通过对科研成果和生产栽培实践的组装配套,经多年试验示范,形成规范化栽培技术,并应用于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7.
秋植蔗已成为广东省蔗区的一项先进的耕作栽培制度,也是当前提高甘蔗单产,增加总产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许多蔗区实行秋植改制后,使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广东省各级部门对推广秋植蔗很重视,8月下旬,省农业局又在新会县召开了全省秋植蔗现场会议,各地区、县、市、农业部门,重点农场、社队以  相似文献   

8.
甘蔗性害温暖,生长期长,是热带和亚热带的高产作物。在温带地区种植,冬季有霜冻,生长期短,对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据研究,有效生长期短于150天,甘蔗难得高产,赣南蔗区一向采用春植蔗,由  相似文献   

9.
在江西赣南蔗区,因受冬季霜冻影响,秋植蔗产量和糖分很不稳定。冬季温度偏高的年份,秋植蔗地上部不致冻死,因而能获到高产高糖;而温度偏低的年份,则地上部全部冻死,不但不能高产,而且常致失收或欠收,损失很大。近年来,赣州市采用甘蔗晚秋育苗,春季移栽的栽培方法,使甘蔗幼苗期在苗床中度过,霜冻来临前拱架覆盖地膜保温,不但秋植蔗高产高糖,而且节约了成本,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秋植蔗制度是国际公认为高产高糖、早熟的栽培制度之一。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实行这种制度。我国台湾省也以秋植蔗为主。广东省在1971—1973年间大规模秋植蔗投产,在雷州半岛蔗区竟然占当年新植蔗面积的30%左右,其它地区也占相当面积;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甘蔗高产,大量施用有机质肥料是很重要的。有机质肥料的来源是很多的,但由于各地的情况和条件不同,其来源难易也有不同,但种植绿肥为土壤提供有机质肥料是比较易行而有效的。绿肥压青不但能提供大量的有机质肥份,而且含有丰富的氮、磷、钾三要素肥份。所以种植绿肥,对改良土  相似文献   

12.
一、浙江海涂蔗区概况浙江的海涂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三门湾、乐清湾和金清湾四大海湾,还有温、瑞、平河口及其他港湾岛屿间地形变化大、形状不整齐的涂地若干。除已围150万亩以外,尚有低潮位露面海涂300余万亩。若以象山港为界,港北是砂涂为主的杭州湾,港  相似文献   

13.
我县龙山公社东爱大队爱东生产队,在公社党委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坚持科学实验,大胆创新,在1977年7月14日早稻收割后(品种“窄叶青”,亩产800斤)种植3亩“半年蔗”,今年4月5日由县糖办、农业局、税务局和社队代表共同验收1.3亩,总产18,528斤,折亩产原料蔗14,250斤。试验证明:半年蔗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夺取粮蔗双丰收的新途径,是耕作制度的重  相似文献   

14.
广东顺德县沙窖公社甘蔗面积一万五千亩,属基水地蔗区。为进一步夺取稳产高产,适应耕作制度的改革,扩大轮作面积,恢复地力,提高单位面积复种指数,因而把历年部分较为低产的甘蔗地,进行豆(花生)蔗轮作,既解决社员的食油,又不减少当年甘蔗入厂产量,逐渐建立高产稳产的农田。从一九七五年起围绕这个问题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大搞秋植蔗“一造两次收获”的试验,获得可喜的结果,所谓“一造两次收获”,就是于上半年种  相似文献   

15.
目前饲料粮短缺,农业部有关部门推广10种节粮饲料。1.果皮、壳、仁饲料。发酵后的蔗渣糖分高、热量大、适口性好,是上好饲料。  相似文献   

16.
秋植甘蔗是我省近几年来在“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动下,采用领导、技术人员、群众三结合所取得一项较重大的科研成果,自1975年以来我省秋植蔗面积均达一百万亩以上,占全省植蔗面积三分之一左右,栽培技术每年均有新  相似文献   

17.
赣蔗14号是江西赣州甘科所选育的,于1980年通过技术鉴定的宿根早熟高糖品种,该品种在中等肥力条件下高产稳产,具有耐淹、耐旱、耐冻和抗蓟马等特性,是连作蔗区换种接茬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龙海县步文公社西洋大队,是由三十二个面包山和二十八条垄田组成,山光水缺瘦瘠。人口2041人,劳力704人,集体耕地2376亩。该队于1959~1974年种蔗有10761亩,平均单产仅2.678吨;1975年试行超定产甘蔗万斤补助千斤稻谷办法,促进了积极性,种蔗1173亩,单产提高为3.545吨;1976年全  相似文献   

19.
1984至1986年,在田阳县田州镇、百育乡,百色市百色镇,田东县林蓬乡等地蔗区调查,发现秋植蔗苗受一种蝇的为害。为害多形成枯心,也有造成死苗的。幼虫啮食植株内一、二叶片的叶鞘,造成一或二片心叶枯死而形成枯心。叶鞘的下部组织幼嫩,往往全部被啮食,或潜入表皮间啮食叶肉。也有作螺环状或带状啮食的,其啮食道有的穿透外一层叶鞘。叶鞘的上部纤维化程度高,幼虫啮食叶肉,留下许多叶脉,干枯后呈明  相似文献   

20.
推广地膜蔗栽培技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新技术.被称为“白色革命”,已列为国家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商品生产的重要增产措施之雷州半岛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适宜种植甘蔗。但是,冬季和早春温度、水分不能满足冬春植蔗发芽和宿根蔗发株需要,往往造成发芽率低,苗数不足,缺株断城,影响产量。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运用综合性技术措施,利用地膜升温、保温、保水、保肥的特殊优越小气候从而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使甘蔗能早萌发,发株多,生长快,缩短大田萌芽时间,增加甘蔗有效生长最,提高产激和提早成熟.从而获得甘蔗高产、高糖、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