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效能-GC/MS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受污染松花江水为研究对象,用色-质联机(GC/MS)为主要检测手段,探讨了高锰酸钾的除微污染效能与机理。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在中性条件下具有最佳的除微污染效果,对难氧化的有机污染物也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高锰酸钾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态成分(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对去除微污染效率有重要影响,通过吸附与催化作用显著地提高了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2.
唐雪惠  谢海英  张威  刘艺 《供水技术》2011,5(6):29-31,36
以0#柴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粉末活性炭对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粉末活性炭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石油类污染物,当柴油初始质量浓度为3 mg/L,吸附时间为30 min,投炭量为20 mg/L时,纯水及原水条件下柴油的去除率均大于70%,且在最大投炭量(80 mg/L)条件下,粉末活性炭可以应对在纯水和原水条...  相似文献   

3.
以焦粉为原料,50%硝酸为改性剂,借助SEM表征其结构,将其应用于亚甲基蓝印染废水处理,考察了改性焦粉对亚甲基蓝吸附平衡时间、吸附速率;测定了不同温度的Langmuir、Freundlich等温方程参数、平衡参数、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硝酸改性焦粉是硝酸刻蚀焦粉表面增加孔结构、增大表面积的过程;改性焦粉吸附亚甲基蓝平衡时间为200min;在不同温度下吸附与Langmuir、Freundlich等温方程线性相关性较好;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过程是熵增的自发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物化(混凝、电解氧化)/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医药化工废水,处理量为200m3/d,其中高浓度废水COD为30 000 mg/L,低浓度废水COD为3 000 mg/L.运行实践表明,电解氧化工艺与水解酸化工艺联用,可明显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接触氧化池对COD的去除率约为70%.整个处理系统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5%,出水COD<300 mg/L,pH为7.92~8.27,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投加量、溶液pH值、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对改性凹凸棒土吸附废水中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苯酚溶液初始浓度为30 mg/L,pH为6.5~7.5,壳聚糖改性凹凸棒土投加量为2g/25mL,吸附温度为35℃以及吸附时间50min时,苯酚的去除率达到89.0%。通过吸附等温试验探讨了改性凹凸棒土的改性效果及其吸附机制,为凹凸棒土吸附含酚废水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改性焦粉吸附处理亚甲基蓝印染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焦粉为原料,采用过二硫酸铵化学法改性焦粉,将其应用于亚甲基蓝印染废水处理,初步得出改性焦粉吸附处理亚甲基蓝废水工艺条件为:振荡时间80min、pH值≥10、改性焦粉用量0.8g、亚甲基蓝废水初始浓度小于20mg/L。拟合实验数据得出改性焦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属于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参数(RL)与亚甲基蓝初始浓度(G)的关系,RL都处于0~1之间,表明改性焦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张超  李建华  蔡贝珊 《山西建筑》2014,40(30):148-149
采用吸附法去除水体中重金属锰,以NaOH对天然沸石改性,对含Mn的水体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系统考察了改性沸石用量、吸附时间、初始浓度、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5℃,吸附剂用量为1.0 g,吸附时间120 min,对初始浓度为1.0 mg/L时,锰的去除率可达到99.3%,最大吸附容量达到9.93 mg/g。  相似文献   

8.
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对改性滤料的除锰效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改性滤料的除锰效能显著优于石英砂和天然锰砂的,其对水中锰离子的吸附属于典型的Freundlich吸附类型;在150h的动态试验期间,改性滤料对锰的去除率〉90%,出水锰浓度〈0.1mg/L;中性或弱酸性条件及高溶解氧浓度有利于改性滤料持续高效除锰。  相似文献   

9.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钙基膨润土进行活化改性,并用制备的改性膨润土对含Cr(VI)模拟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研究了改性膨润土去除模拟水样中重金属Cr(VI)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用质量分数为5%的CTMAB溶液改性后的膨润土去除Cr(VI)效果较好,当改性膨润土用量为10g/L、搅拌时间30min、pH值为3~5时、有机膨润土对含Cr(VI)废水的去除率超过85%。  相似文献   

10.
以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烯丙醇聚乙二醇单甲醚和丙烯酰胺为原料,以过硫酸钠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丙烯酰胺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共聚物分子结构,并用分子凝胶渗透色谱来测定共聚物的分子质量.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来考察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并考察其在水泥颗粒上的吸附量.结果表明:合成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质量为43 260;聚羧酸减水剂的折固掺量为0.2%、水灰比为0.29时,水泥的初始净浆流动度达287mm,60 min净浆流动度为299mm;合成的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水泥对聚羧酸减水剂的饱和吸附量为5.33 mg/g.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改性钢渣吸附除磷影响因素、等温吸附线特征和吸附动力学,并对生物处理后的出水进行吸附除磷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磷浓度10mg/L,投加量10g/L、pH为7时,改性钢渣吸附后总磷浓度为0.687mg/L,去除率达93%;改性钢渣对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理论饱和吸附量是1.977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实际生活污水的吸附除磷中,投加量为50g/L,反应2h后出水总磷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硫酸和高分子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对粉煤灰进行改性,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改性粉煤灰吸附处理造纸废水。结果表明:水灰比为4:1,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50min,pH值=12的条件下,改性粉煤灰对造纸废水中CODcr、BOD5、悬浮物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4%、80.9%和99%。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商品活性炭和金属氧化物改性炭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几种活性炭对磺胺甲噁唑(SMZ)的吸附及解吸特性。结果表明:SMZ在几种活性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SMZ的吸附均可采用Freundlich、Langmuir和Langmuir-Freundlich模型进行拟合,Langmuir-Freundlich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活性炭和改性炭对SMZ的吸附行为;铁、锰氧化物的存在对活性炭的比表面或者孔结构影响不大,并且其对活性炭吸附水中SMZ的性能影响甚微;与AC-Fe和AC-Mn相比,AC-0上吸附的SMZ更易解吸,改性炭负载的金属氧化物与SMZ的表面络合作用增强了AC-Fe和AC-Mn对SMZ的化学吸附,并且改性炭的MnOx和FeOx能氧化降解部分SMZ。  相似文献   

14.
改性膨胀土微观孔隙定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动吸附仪对石灰、水泥改性膨胀土进行液氮吸附试验,并通过吸附理论对改性膨胀土内微观孔隙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改性膨胀土中存在较多窄缝状孔隙;膨胀土改性前后其微孔体积以8.4 A左右的孔隙为主;30 A以上的中等孔隙离散分布;改性材料对膨胀土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针对200 A以上的孔隙;石灰与水泥的掺入使得膨胀土内的微孔体积减小,中孔以上孔隙体积增加.最后通过改性膨胀土的扫描电镜图象对吸附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天然沸石,对废水中甲基橙进行吸附,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在改性沸石的用量为20g/L、吸附时间为100min、温度为35℃、pH值为4.2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沸石对甲基橙溶液(10g/L)的吸附率达到了92.8%,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6.
铜盐改性活性炭去除养殖场中的硫化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养殖场恶臭气体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高温水热化学改性与硫酸铜溶液浸渍联合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在自制的固定床吸附装置中,考察了改性活性炭在不同条件下吸附养殖场中硫化氢的效果。结果表明,低温对物理吸附有利,但是对化学吸附不利,温度升高化学吸附增强,但同时物理吸附减弱,在80℃时两种吸附达到最佳平衡状态;随着空速增加,气体流速也增大,H2S分子在固定床中的停留时间缩短,吸附容量也随之减小。进气浓度在150~850mg/m3范围内,改性活性炭对H2S的吸附能力随着浓度增加逐渐降低且穿透时间也缩短。同时,通过BET、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TPD(程序升温脱附)和Boehm滴定酸碱官能团等方法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表征,认为活性炭孔隙结构、官能团种类及数量和表面酸碱性对活性炭吸附H2S的能力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涂铝砂除锌吸附等温线研究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氧化铝涂层砂除锌吸附等温线试验、计算,并采用表面络合模型和沉积模型加以描述和分析,原子中Zn(Ⅱ)浓度低时,除锌吸附等温线属于Langmuir型,单层吸附;Zn(Ⅱ)平衡浓度增加到一定的范围时,属于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多层吸附;Zn(Ⅱ)平衡浓度进一步增大,以固体溶液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锆铁改性沸石,在研究其对疏浚余水中磷酸盐吸附特性的基础上,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其结构,探讨吸附磷的特性。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均可以较好地描述磁性锆铁改性沸石对疏浚余水中磷酸盐的吸附特征。当吸附剂投加量为18 mg/L、pH值为7时,疏浚余水中磷酸盐的饱和吸附量为11. 4 mg/g(以磷计);当pH值为5~7时,磁性锆铁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效果较好,偏碱性条件下吸附量明显下降;当水温在10~30℃时,对磷酸盐的吸附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磁性锆铁改性沸石吸附水中磷酸盐的过程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吸附水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两种不同表面化学性质粉末活性炭(WP及其改性炭WPN)对松花江原水和砂滤水中六种加标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六种目标物的吸附能力与其憎水性(logKOW)有关,依次为:4-n—NP〉E1〉DES〉EE2〉E2〉BPA;活性炭吸附降低了水中的TOC与UV254值,同时也去除了水中大部分的内分泌干扰物,WP和WPN两种活性炭对江水和砂滤水中六种目标物的去除率分别为26.82%~85.97%和74.62%~96.64%,其中WPN的吸附效果相对较好。试验结果还表明,活性炭对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吸附能力受水中有机物与活性炭物化性质的影响较大,通过一定的改性处理获得孔结构与表面化学性质均有利于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并将其用于给水的深度处理,对于提高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使用寿命及确保出水水质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toxicity and non‐biodegradation of heavy metals, as well as their tendency to accumulate in the soils,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living organisms, makes them th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Therefore, the reduction and elimina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ystems is very important from the ecological, nutri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reas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natural peanut husks, an agricultural waste, and their chemically modified form are capable to remove Ni(II)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batch method and to compare their efficiency. The effects of the mass of the natural peanut husks and the initial pH of the solution were studied to fin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maximal removal of Ni(II) ions. MATLAB/Curve Fitting Toolbox was implemented to determine the adequate adsorption isotherm as well as to optimise the equilibrium state of the investigated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