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1日龄平均体重为5.85kg的断奶仔猪64头,按随机区组设计分4组,肉碱添加水平依次为:0,50,100和150mg/kg。各阶段及全程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平均日增生(ADG)以3组(100mg/kg添加组)最高,但差异不显著;3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比1组(0组添加组)或2组(50mg/kg添加组)显著提高7.7% ̄15.2%(P〈0.05);各组饲料转化效率(FCR)及血清尿素氮(SUN)  相似文献   

2.
膨化玉米对断奶仔猪肠黏膜形态和腹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个饲养试验,研究了膨化玉米对断奶仔猪肠黏膜形态和腹泻的影响.试验一分别用普通玉米和膨化玉米为主要能量原料的饲料饲喂断奶仔猪做2种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定时观察猪只排粪情况和粪便性状.结果表明,膨化玉米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试验二分别用普通玉米和膨化玉米为主要能量原料的饲料饲喂断奶仔猪做2种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分别在断奶后第14天和第28天各屠宰1头公猪.取十二指肠、空肠前、中、后段以及回肠做组织切片,观察其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宽度.结果表明,断奶后14 d,与普通玉米组相比,膨化玉米组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显著降低了空肠中段的隐窝深度,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空肠前段、后段和回肠的黏膜厚度.断奶后28 d,与普通玉米组相比,膨化玉米组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的黏膜厚度.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在经膨化处理的陈化早籼糙米日粮中添加外源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二糖酶、血液生化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为日粮不同加工处理(膨化、不膨化)和加外源酶(添加、不添加)两因子设计,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试验猪的生产性能总体趋势是非膨化组好于膨化组,非膨化加酶组的日增重比膨化加酶组在第14天和第28天分别高出23.66%和16.83%,料肉质量比降低了16.88%和7.36%;膨化和添加外源酶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试验第14天十二指肠中麦芽糖酶的活性,然而膨化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试验第28天空肠中乳糖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添加外源酶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试验第28天空肠中乳糖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对断奶仔猪高糊化度膨化陈化糙米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将米糠提取物二十八烷醇应用于断奶仔猪教槽料中,探索二十八烷醇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并与抗生素泰妙菌素效果进行比较,旨在探索二十八烷醇替代抗生素的可能性。选取105头21日龄、初始体重为(5.70±1.41)kg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泰妙菌素组和二十八烷醇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进行饲养试验,试验期42 d,分别测定各组仔猪的生长性能、日粮中养分消化率、腹泻程度和血液指标。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内,与对照组相比,二十八烷醇组仔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腹泻程度和血液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可提高日粮中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与泰妙菌素组相比,二十八烷醇组仔猪的血液指标与泰妙菌素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营养成分消化率和腹泻程度指标与泰妙菌素组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二十八烷醇可替代抗生素用于断奶仔猪教槽料中,为开发安全、高效、无残留的畜禽促生长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低聚木糖和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通过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低聚木糖和酸化剂,来研究其对早期断奶仔猪增重、料重比以及腹泻率的影响,并探讨低聚木糖与酸化剂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按体重和性别分成4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低聚木糖(200 mg/kg)组、酸化剂(8 g/kg)组、合用组(添加低聚木糖(200 mg/kg)和酸化剂(8 g/kg)).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得到改善(P<0.05),腹泻率显著下降(P<0.01).研究认为低聚木糖和酸化剂合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平纳米蒙脱石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水平纳米蒙脱石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纳米蒙脱石能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频率和腹泻指数,Ⅰ、Ⅱ、Ⅲ组的腹泻频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80.2%、215.1%和372.7%;腹泻指数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69.5%、218.3%和392.5%.试验前期,Ⅲ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比对照组提高12.4%(P<0.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纳米蒙脱石可减少断奶仔猪腹泻情况的发生,且表现为剂量依赖性,高水平添加还可以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  相似文献   

7.
低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低聚糖和抗生素对仔猪的生长性能、腹泻率的影响,在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2%低聚木糖、0.1%低聚异麦芽糖和抗生素(500 mg/kg金霉素).结果表明,添加低聚木糖组和低聚异麦芽糖组较抗生素组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8.83%和7.53%,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下降5.38%和5.23%,差异显著(P<0.05);毛利收入增加7.49%和6.5%;仔猪腹泻状况也有所改善.低聚糖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抗生素,但不同低聚糖的饲喂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25日龄体重相近、健康度良好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半)。对照组为基础日粮+抗生素+酸化剂,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发酵剂A(1 kg/t)发酵,试验2组为基础日粮+发酵剂B(1 kg/t)发酵,旨在研究微生物发酵配合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发酵后,饲料pH值分别降低0.77和0.68(P0.01)。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发酵配合饲料的2个试验组仔猪采食量有提高的趋势,腹泻率有降低的趋势,料重比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9.
研究谷朊粉酶解物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腹泻及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5%酶解物组在0~10 d阶段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血浆蛋白组和3%酶解物组分别提高25.6%、14.6%和21.7%,在0~21 d则分别提高5.2%、8.3%和15.1%(P<0.05),在断奶0~21 d,1.5%酶解物组的料肉比比对照组、血浆蛋白粉组和3%酶解物组分别降低13.9%、5.4%和6.7%(P<0.05).在0~21 d,1.5%酶解物组的腹泻率最低,比对照组和血浆蛋白组分别降低38.6%和38.6%(P<0.05).血浆蛋白组、1.5%酶解物组和3%酶解物组的能量消化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1%、5.2%和3.9%(P<0.05).1.5%酶解物组的粗蛋白质消化率比对照组和血浆蛋白粉组分别提高10.9%和5.6%(P<0.05).1.5%酶解物组钙的消化率与对照组、血浆蛋白粉组和3%酶解物组相比分别提高10.3%、8.2%和7.8%(P<0.05).1.5%酶解物组饲料的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在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01%的微生物来源复合酶制剂,进行两个阶段为期39d的比较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第一阶段(38~56日龄)效果明显,加酶组仔猪体重比对较组提高1056%,饲料效率提高1442%;第二阶段(57~76日龄)两组猪体增重和饲料效率相近,全期试验,加酶组猪体重提高182%,饲料效率提高708%,增重饲料成本降低635%,平均每头仔猪节省饲料费用434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食不同来源淀粉(糯米淀粉、糙米淀粉、玉米淀粉和抗性淀粉Hi-Maize1043)对断奶仔猪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仔猪采食不同淀粉来源日粮后,血糖和胰岛素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以及胰岛素/血糖比值都以糯米组最大,糙米组次之,玉米组较低,抗性淀粉组最小。得出结论:不同来源淀粉在断奶仔猪体内的消化吸收状况不一致,对食后血糖的调节也存在差异,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有利于维持血糖稳态和降低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2.
用牛至油替代抗生素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刚断奶杜长大仔猪180头,根据窝别、性别和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牛至油、金霉素和“金霉素 黄霉素”3个组,每组60头。牛至油组仔猪日粮中添加10%牛至油预混剂300 g/t,金霉素组仔猪日粮中添加15%金霉素1 000 g/t,“金霉素 黄霉素”组仔猪日粮中添加15%金霉素1 000 g/t和4%黄霉素100 g/t。结果表明:牛至油组仔猪日增重比金霉素组提高8.49%(P<0.05),比“金霉素 黄霉素”组下降1.05%(P>0.05)。牛至油组料肉比比金霉素组下降6.09%(P<0.05);比“金霉素 黄霉素”组高1.09%(P>0.05)。牛至油组的腹泻率为金霉素组的50%(P<0.01)、“金霉素 黄霉素”组的40%(P<0.01)。牛至油组死淘率均为金霉素组和“金霉素 黄霉素”组的33.4%(P<0.01)。牛至油组仔猪平均每头收益率比金霉素组和“金霉素 黄霉素”组分别提高了57.42%(P<0.01)和9.94%(P<0.05)。这说明,牛至油能明显提高仔猪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有效地降低仔猪腹泻率,能在仔猪日粮中替代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13.
挤压对糙米中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挤压对糙米淀粉糊化和热力学性质、结晶结构、支链淀粉分支链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处理使糙米淀粉的峰值粘度、回生值和热焓值分别由1811 cP、1677 cP和9.41 J/g降低至107 cP、53 cP和0.97 J/g,淀粉发生糊化。糙米淀粉X-射线衍射峰的强度和位置在挤压后均发生变化,淀粉结晶结构由A型转变为V型,相对结晶度由31.33%降至20.95%。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中1047 cm-1/1022 cm-1的比率由挤压前的0.811下降为挤压后的0.732,表明挤压使淀粉结晶区比例降低。同时,挤压后淀粉-碘复合物吸收光谱强度增加,说明挤压使直链淀粉比例增加。阴离子交换色谱结果显示,挤压后支链淀粉A链(DP6-12)比例增加,B1链(DP13-24)和B2链(DP25-36)比例减少,证明支链淀粉发生降解。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挤压产物中淀粉颗粒变大,淀粉表面变得粗糙且有褶皱和裂痕。  相似文献   

14.
王磊鑫  吴娜娜  吕莹果  谭斌 《食品科学》2022,43(16):107-113
研究未挤压、挤压蒸煮加工米糠可溶和不溶膳食纤维对米淀粉糊化性质、热性质、回生性质、结晶性质、微观结构的影响,并采用质构分析、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探究挤压蒸煮米糠膳食纤维与米淀粉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未挤压蒸煮加工米糠膳食纤维相比,挤压蒸煮加工米糠可溶和不溶膳食纤维分别使米淀粉的崩解值显著增加了74.09%和128.36%,并均显著降低米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峰值时间、糊化温度。米糠经过挤压蒸煮加工后,米糠可溶膳食纤维使淀粉凝胶的自由水向强结合水转化,米糠不溶膳食纤维使淀粉凝胶的自由水向弱结合水转化。与未挤压蒸煮加工相比,挤压蒸煮加工米糠可溶和不溶膳食纤维分别使米淀粉的回生值降低了62.59%和44.81%,也均降低了米淀粉凝胶的回生率、相对结晶度、硬度、内聚性、回复性、胶黏性、咀嚼性、1 047 cm-1与1 022 cm-1处吸收峰的峰高比,添加挤压蒸煮米糠可溶、不溶膳食纤维的淀粉凝胶表面较光滑,凝胶结构出现较大的裂缝,说明挤压蒸煮加工米糠提高了米糠膳食纤维对米淀粉回生的抑制效果,且挤压蒸煮可溶膳食纤维比挤压蒸煮不溶性膳食纤维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将精白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米粉进行挤出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碎米粉中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影响强弱次序为水分含量>螺杆转速>挤出温度;碎米粉双螺杆挤出的最佳条件为含水量25%、挤出温度140℃、螺杆转速240r/min,在此条件下,碎米粉挤出物中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9.88%、7.90%,分别是未挤出处理样的1.53倍、3.64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最佳挤出条件处理的碎米粉中可溶性糖进行检测,其中果糖275.124mg/100g、葡萄糖891.632mg/100g、蔗糖853.144mg/100g、麦芽糖516.576mg/100g、麦芽三糖353.266mg/100g。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留糙米的营养成分,改善糙米的粗糙口感,降低挤压糙米的消化速度,本文将粳糙米粉碎后在较低温度下挤压重组成米粒产品。将粳糙米在65 ℃低温挤压后,分析其营养成分、热特性、糊化特性、水合性质以及晶体结构等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挤压处理后粳糙米的脂肪含量从3.30%下降到1.07%,总淀粉、粗蛋白含量变化不显著,总膳食纤维含量从4.27%减少至3.60%,有助于改善糙米的粗糙口感。总酚含量和γ-氨基丁酸含量分别从33.99 mg/100 g、94.79 mg/kg增至36.59 mg/100 g、105.44 mg/kg。挤压后粳糙米粉的峰值黏度、回生值、糊化焓变分别由920.00 cP、869.50 cP、7.00 J/g降至406.00 cP、714.50 cP、2.28 J/g,糊化度为68.43%,挤压后糙米淀粉保持较低的糊化度。晶体结构在挤压后也发生了变化,挤压后粳糙米在2θ角为13 °、20 °存在衍射峰,晶体结构从A型转变成V型,相对结晶度从37.52%降至27.33%。此外,挤压粳糙米的吸水性指数和水溶性指数均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