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纯生黄酒的酿造——超滤去酶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纯生黄酒的研制进行了探讨。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超滤去酶的效果 ,并且用截留分子量为 3 0 0 0 0和 10 0 0 0的超滤膜对生黄酒进行过滤 ,分析了超滤处理前后的黄酒样品。结果表明 ,这 2种规格的超滤膜对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都能达到去除的要求 ;超滤处理后的黄酒各理化指标均符合GB/T13 662— 2 0 0 0的指标要求 ,蛋白质和氨基酸均有所减少 ,酒样颜色变浅 ,黄酒有新的香味感觉 ,具有淡爽感 ,呈现一种黄酒新品种的风味。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螺旋平板膜超滤设备对黄酒进行超滤,综合4种超滤膜对黄酒超滤性能以及感官、理化指标和菌落总数的影响,最终确定以PES(聚醚砜)膜作为黄酒的超滤用膜,并确定截留分子量为50000Da的最佳超滤膜孔径。最佳超滤条件:超滤压力为0.30MPa、超滤温度为35℃、超滤时间13min。超滤后的黄酒,经添加甜型陈香雪酒和纯蜂蜜,协调总糖、酒精度、总酸的比例,调配生产出一种理想的低度清爽型黄酒。  相似文献   

3.
利用树脂吸附法降低酒中杂醇油,并较好的保留黄酒中的各项风味品质指标,最终确定一种既对杂醇油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又不影响黄酒本身独特风味品质的最佳树脂。  相似文献   

4.
膜处理对食醋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分别研究了10万和20万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食醋原液前后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10万截留分子量或20万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食醋原液,氨基酸态氮、无盐固形物、总酸等指标的保留率都超过90%,而浊度和菌落总数下降非常显著,经10万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除菌率达99.975%,浊度去除率达99.33%;经20万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除菌率达99.95%,浊度去除率达99.05%;经10万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色度下降率达43.9%;经20万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色度下降率为28.9%。经过300天的室温储藏,处理液未见明显浑浊,因此将膜处理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可有效地解决食醋的二次沉淀问题。  相似文献   

5.
利用树脂吸附法降低酒中杂醇油,并较好的保留黄酒中的各项风味品质指标,最终确定一种既对杂醇油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又不影响黄酒本身独特风味品质的最佳树脂.  相似文献   

6.
膜处理对酱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中研究了10×104截留分子量和2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生酱油原液前后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10×104截留分子量或2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生酱油,总酸、氨基酸态氮、全氮、可溶性同形物、食盐、无盐固形物等指标的保留率都在95%以上,而菌落总数和浊度指标下降非常显著,经1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除菌率达99.9992%,浊度去除率达98.84%;经2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除菌率达99.9975%.浊度去除率达98.78%;经1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色度下降率达44.7%;经2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色度下降率为16.3%.经过300d的室温储藏,处理液未见明显浑浊,因此将膜处理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可有效地解决酱油的二次沉淀问题.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黄酒中杂醇油含量分析及其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醇油是引起黄酒上头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黄酒的品质。该研究建立了外标法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清爽型黄酒中杂醇油的方法。结果表明方法准确可靠,线性范围为0~1 000 mg/L,样品加标回收率均大于96%,相关系数大于0.998 8,相对标准偏差为1.09%~1.72%。利用该法检测了市场上常见的10种黄酒,结果表明,杂醇油含量最高为528.4 mg/L,最低为152.8 mg/L。杂醇油含量按类型呈现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的特征,初步探明不同工艺会导致黄酒中杂醇油含量的差异。最后通过与其它酒种的比较证实杂醇油是影响黄酒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超高压处理对黄酒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200~350 MPa下,处理时间为0.5~2.0 h,介质温度为10~40℃条件下超高压处理(UHP)对黄酒感官品质、理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压力为300 MPa时酒的感官品质较好,保压时间为0.5 h即具备良好陈化效果,常温下进行高压处理即可具备陈化特征。通过对黄酒中总酯、总酸、总醛,杂醇油,挥发性香气成分及氨基酸总量的检测可发现,经超高压处理的酒液中醇类物质减少,酯类与醛类含量增加,酸类变化不明显,证明超高压可促进醇、醛等物质的氧化作用,酯化作用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黄酒风味,加速陈化过程。同时,处理后黄酒中氨基酸总量增加,说明超高压处理并不会显著破坏黄酒中氨基酸成分。  相似文献   

9.
声变幅杆式超声处理对黄酒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50~500W/L功率密度范围内,处理温度为20~50℃,处理时间为0.50~1.25h的条件下,采用声变幅杆式超声波设备处理对黄酒感官品质及理化指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处理黄酒的最佳功率密度为300W/L,温度为40℃,处理时间为0.75h。通过总酯、总醛、总酸、杂醇油、氨基酸态氮以及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检测可发现,超声波处理后的酒样杂醇油类物质减少,醛类、酸类以及酯类含量增加,表明超声波处理可促进醇、醛等物质的氧化作用,酯化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黄酒的口味和香气。同时,处理后的氨基酸总量有一定增加,表明超声波处理未对酒中的氨基酸成分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10.
大豆肽的分级膜分离及功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大豆肽溶液进行分级分离 ,将Alcalase碱性内切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得的大豆肽溶液分成分子量 >30kD、10kD~ 30kD、5kD~ 10kD和 <5kD四个组分 ,并对不同分子量段大豆肽的分子量分布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膜分离方法能对大豆肽进行有效的分离 ;不同分子量的大豆肽在溶解性、起泡性和乳化性等功能特性方面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黄酒酒脚过滤和废硅藻土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酒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酒脚,其中含有大量的酒液。利用预涂式真空转鼓过滤机过滤黄酒酒脚。不仅可改善黄酒质量,提高黄酒的稳定性;还可从废硅藻土中回收酒液,生产白酒;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孙悟)  相似文献   

12.
黄酒的非生物性混浊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剀  王霖 《酿酒科技》2004,(5):98-99
黄酒是我国的国粹,酒香浓郁,口味独特,营养丰富。黄酒的非生物性混浊主要包括热混浊、冷混浊、氧化混浊等,缘于黄酒中的不稳定性物质如蛋白质、多糖、多酚、单宁、铁、铜等由于温度变化、溶氧等引起。预防措施有:降低原料中蛋白质及多酚含量;使用适宜硬度的酿造用水、高质量的焦糖色素,合理使用麦曲和药曲;加强生产过程中储酒、过滤设备及成品酒储运管理;严格控制发酵及煎酒时间和温度;提高黄酒勾兑水平;采用啤酒等其他酒类处理新技术;添加澄清剂.加强黄酒的澄清速度和程度;防止氧化作用。(孙悟)  相似文献   

13.
为了增加黄酒的品种,介绍了以双粮(粳米、糯米)为酿酒原料、以天然草本植物为功能辅料、以蜂蜜和陈年老酒为改良调味剂、以二曲二酶为糖化发酵剂研究开发出一种低醇营养功能保健红曲酒。同时.该酒在工艺技术上采用组合勾调、冷冻吸附、膜过滤和水浴保温杀菌法。  相似文献   

14.
柱前衍生-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析不同黄酒的多糖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0种不同品种黄酒为测试对象,分离黄酒中多糖,蒽酮-硫酸法测多糖含量,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分析黄酒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HPCE能有效分离黄酒多糖中单糖组分,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黄酒多糖含量有明显差异,其多糖的单糖组成也有所不同。所测样品中甜型黄酒多糖含量为0.0361%~0.2412%,半甜型黄酒多糖含量为0.1457%~0.1463%,半干型黄酒多糖含量为0.0182%~0.1644%,平均含量半甜型最高,半干型最低;10个品种中,大部分黄酒的多糖含量高于其他保健酒。黄酒多糖的单糖组成以葡萄糖为主,甜型黄酒的\  相似文献   

15.
为增加低度营养黄酒的品种,该文介绍了茶菊蜜酒的生产工艺。以优质黄酒为酒基,添加浓茶汁、菊花汁和蜂蜜,制成茶菊蜜酒。成品中酒精含量10%-14%(体积分数),总糖40-60g/L,总酸〈5.og/L,pH值为3.4-4.5,突出了茶菊清香,口味舒爽。  相似文献   

16.
3种不同类型黄酒抗氧化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3种不同类型黄酒的抗氧化作用。方法测定了3种不同类型黄酒中总酚含量,采用二苯苦味酰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及羟自由基抑制法对3种不同类型黄酒的清除自由基活性进行比较。结果传统型、清爽型和特型黄酒中总酚含量分别为254、185、205mg/L。传统型黄酒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3.2%、63.8%和58.6%,清爽型对上述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8.9%、25.8%和22.7%,特型黄酒对这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5.9%、35.9%和34.7%。传统型、清爽型和特型黄酒对羟自由基的抑制率分别是38.6%、18.2%和24.1%。结论 3种不同类型黄酒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中,传统型黄酒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7.
陕北地区黍米黄酒与江浙地区传统黄酒在品质上形成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酿酒原辅料特性、地域环境、生产工艺、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等。风味成分和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2种黍米黄酒中氨基酸总量、各种氨基酸含量高于稻米黄酒;两者的风味物质存在明显差异,苯乙醇和苯乙酸乙酯是体现黍米黄酒酒体风格的重要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绍兴黄酒淋饭酒母酿制过程中微生物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酒精、还原糖、总酸、挥发酸、pH值、酵母数、球菌数和杆菌数等生化指标的定期观察、检测,总结出了淋饭酒母酿制过程中微生物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得知淋饭酒母中优良微生物来源于酒药和麦曲,同时阐述了乳酸杆菌和乳酸球菌在淋饭酒母制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保障淋饭酒母制作正常顺利进行的关键菌,在淋饭酒母中正常和有益的乳酸杆菌有6种左右,以植物乳杆菌居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产业化角度将膜过滤技术应用于黑米花青苷色素生产过程,以提高黑米花青苷色素产品的纯化效果和产率,改善其在酒、饮料等中的应用特性。方法:分别采用截留量2000kD和1000kD的陶瓷膜,脱除黑米花青苷色素提取液中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截留分子质量100D的纳滤膜对脱脂后的黑米花青苷色素液进行浓缩。考察膜处理前后黑米花青苷色素色价值、脂溶性成分含量、干物质和酒精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结果表明,截留量1000kD陶瓷膜对黑米花青苷色素液的脱脂效果优于截留量2000kD的陶瓷膜;截留分子质量100D的纳滤膜能达到预期的浓缩要求。结论:截留量1000kD陶瓷膜和截留分子质量100D的纳滤膜可用于黑米花青苷色素的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全酶法酿制米酒的工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打破以往传统米饭拌药搭窝,米曲糖化酿制米酒的方法,采用优质粳米为原料,在机械黄酒酿造喂饭操作过程中,配合使用多种酶制剂,同时在后发酵期清加微量甜酒酿调香剂参与糖化发酵和酯化反应,经压榨,澄清,过滤的成品米酒具有酒质清亮透明,色泽微黄,米香幽雅,酒体协调,醇和适口,回味清爽,并有米酒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