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刘彬 《住宅产业》2008,(9):52-53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居住环境,改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功能,国内很多城市在积极推动多功能高标准住宅小区的建设。坐落于衡水市的盛世华庭住宅小区就是这样的一个项目,在小区的控制性详规,单体设计和园林优化设计等过程中,始终贯彻了一个理念:将这一小区融入衡水市区,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和谐部分。  相似文献   

2.
王志强 《中外建筑》2009,(8):121-123
安提瓜和巴布达板球场设计紧扣“以人为本”的主题,充分体现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探讨了在融入环境的同时如何解决好平面功能、交通组织和立面造型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安徽建筑》2020,(2):58-60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文化融入,生态改善,生活品质提升。如果继续沿用原先的住宅理念,居民日常生活,城市发展等方面都将难以为继,因此,住宅小区的改进优化势在必行。文章以合肥高铁都市花园二期的更新设计为例,通过分析高铁都市花园二期在建筑立面、底层架空、屋面、道路与停车、户型与容积率、整体布局这6个方面的优化设计,探讨现代住宅小区为提升人居品质和宜居性而采取的优化设计理念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系统生态学理论已经在国际科学舞台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也不例外,但是,也许是其系统性和复杂性太强的缘故,在中国的实践却十分苍白,特别是用于直接指导实践的景观规划设计中,有名无实的现象十分突出。本文结合内蒙古巴林左旗北山公园的规划实例,对系统生态学原则在公园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解读,虽然也还处于起步状态,期望可以向城市、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将建筑(内在因素)和环境(外在因素)的具体条件加以综合思考与推敲,即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材制宜,方能找到理想的整体空间组合,取得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该文以黄河小浪底中心码头设计为例,说明了建筑与景的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市中心的公共建筑,强调建筑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统一与和谐,以"人本、自然、融合、科技、环保、经济"为中心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节约用地。室内环境以各室内大型共享空间为节点,配建园林式绿色生态空间。立面设计中注重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的商业标识性与两侧办公造型风格的协调,追求韵律与节奏的变化,利用外凸、内收、颜色构成,建筑空间形态富于变化,与城市环境达到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王喆  杨金鹏 《建筑技艺》2022,(S1):267-270
体育中心往往作为地标性建筑出现在城市重要地段,建筑群体形象根据城市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等因素准确反映城市风貌,在总体规划层面融入城市格局兼顾赛时及赛后运营,为市民、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佛山市高明区体育中心将展现城市地域特色、打造与城市环境共生的体育公园的设计理念贯穿于设计到竣工的过程中,同时通过建筑语言与结构技术的紧密结合实现最初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8.
如何处理新、老建筑的关系,是建筑创作中一个富有挑战意义的命题。论文结合大连市省级数据处理中心及监测实验用房的建筑设计,从思索建筑创作的空间与格局、推敲建筑造型的风格与形体、揣摩建筑中材料与细部3个方面,探讨新老建筑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9.
社区公园是一种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绿化系统,为了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祥云与其巧妙的融合,以参与性、生态性和传统文化传承为设计理念,以祥云为主题,将园区进行功能分区,且最终的设计平面图使用"凤凰"的形状,象征着祥瑞,更是该设计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0.
上海浦东图书馆新馆是浦东新区政府为提升区域文化水平而建设的一项公共设施。文章主要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形式特色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12.
自然建筑化设计手法将自然环境融入到建筑之中,使自然拥有建筑品质的同时赋予建筑自然属性。本文通过对几位著名建筑师作品的分析,对自然建筑化的设计手法进行初步的探讨。最后,结合我国建筑设计的现状,提出自然建筑化设计手法对其具有现实意义,以启发我国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做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3.
创作的启动阶段强调发现问题的作用,强调在对基地环境的解读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类,判断什么是设计的决定因素。文章从环境启发、人文反馈和共生并重三个方面阐述了在设计起始阶段,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毅  史逸 《世界建筑》2010,(1):96-100
本文从邻里结构、混合功能以及生态技术策略3方面介绍了曹妃甸生态城B3社区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通过一个实践工程,阐释了一个宜居、多样、绿色的新形态社区愿景。  相似文献   

15.
汤辉  黄婉诗  郭意 《园林》2022,(11):20-27
在城市建设转向精细化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的背景下,城市口袋公园以其灵活小巧、功能多样的特点对改善城市面貌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当前已建口袋公园存在空间活力不足、管理缺位等现象,先通过厘清国内外口袋公园发展脉络及时代价值,然后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城市口袋公园营造相关联,从生态可持续、空间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对其展开探讨。最后结合广州市初心田园口袋公园营造实践,提出亲自然设计促进环境友好、多元需求指导空间治理、自然教育助力场所赋能和全周期治理融入多方参与等设计策略,对于我国推进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探索高效益的可持续城市微更新实现路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程炜 《四川建筑》2015,(1):44-46,49
通过对库哈斯设计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IIT)校园中心的介绍,试图说明库哈斯如何处理轨道绿线和建筑的关系;以及用这个校园综合体来改善被轨道交通绿线所割裂的校园,推动社区复兴。  相似文献   

17.
寇志荣 《中外建筑》2015,(3):113-115
本文重点分析中心活力型街道中机动交通与步行活动的矛盾,并相应提出详细的改善策略,以有效指导未来实践。  相似文献   

18.
社区是人们在城市中聚集生活的重要有机体,一个有活力的城市社区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区别于中国目前封闭小区的开发模式,文章从功能混合概念的历史出发,阐释混合功能与活力社区营造的关联,并且以杭州湾高新混合社区的设计为例,论述了城市活力社区营造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产业类历史地段的更新,是现阶段城市更新中的重要课题。从非确定性视角出发,对郑州市国棉三厂厂区的更新设计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结合现有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和保留原有的厂房和构件,采用拼贴式、微循环的模式进行更新,在设计中体现了变化的、动态的、整体的、弹性的思想观和混合共生、灵活应变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0.
帅湘 《中外建筑》2008,(5):123-125
本文结合永祺住宅小区设计,通过对居住建筑主要设计元素的研究和思考,对和谐健康住宅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