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用红外技术检测热设备内衬损伤和保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热图进行热设备内衬损伤诊断和技术分析以及对外保温效果进行评定是一种快速、准确、非接触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的计算机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并进行了误差分析。这一技术对准确确定热设备内衬损伤的部位以及提出合理维修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SHS陶瓷内衬复合弯管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制备SHS陶瓷内衬复合弯管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给出了其工作技术路线、功能实现方法以及用该设备生产出的陶瓷内衬复合弯管的组织与性能。实践证明以89C52单片机为核心智能部件组成的点火、检测、控制与执行系统对实现陶瓷内衬复合弯管的工业自动化生产是可靠有效的,所制备的复合弯管内衬陶瓷壁厚均匀,组织性能可满足工程用管材的要求,从而为该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设备保证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车桥轴管热装配感应加热设备,分析了该设备中频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提供了主要设计参数,运用CAD技术对主电路进行运算,绘出仿真图并对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为推广节能环保型的热装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热水供热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实现供热计量按用热收费必须做到系统温度控制,热计量设备准确,同时用户要能主动节能,按实际所需用热.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完成燃气管道修复工程中对内衬软管的切割工作,设计一种应用于非开挖翻转内衬修复技术的管道切割机器人。通过UG 软件设计管道切割机器人的整体三维模型,并建立该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运用ADAMS仿真软件对该机器人进行运动仿真,验证管道切割机器人在实际管道内部运动过程的稳定性。首先分析管道切割机器人每个电机输出力矩曲线图的变化特性,成功验证管道切割机器人的运动姿态满足稳定性要求;然后分析该机器人每个电机质心的位移、速度曲线图的变化特性,成功验证管道切割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满足稳定性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管道切割机器人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运动安全稳定、动作快速的特点,为非开挖翻转内衬修复技术提供了一种节约成本与工期的优良设备。  相似文献   

6.
锻模热负荷参数的工程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锻模热负荷参数的表征与计算进行了研究,选用热强度系数描述锻模材料的抗热损伤能力,回火系数描述锻模材料的热程度,热载系数描述锻模材料的热疲劳程度,应用传热学和热弹塑性理论,推导出了上述热负荷参数的计算公式。并针对锻模的实际使用和损伤情况,利用频谱弹塑性理论,推导出了上述热负荷参数的计算公式。并针对锻模的实际使用和损伤情况,利用频谱分析方法,确立了锻模热负荷参数的工程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研究了几种典型锻模的热负荷状况,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一致,并与统计规律相吻合,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7.
电子产品热设计原理及其散热面积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热设计是影响电子产品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提高元器件和设备的热可靠性,以及对各种恶劣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使电子元器件和设备的热控制和热分析技术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发展。本文将以实际应用为例,简述热设计的基本原理,以恶劣工作条件下的电子产品为实际例子,计算其散热面积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利用在线式红外热像仪、红外窗口+手持式红外热像仪、无线测温多种测温方式来监测变电站内的开关柜、带电设备的热故障,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管理,为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依据。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对设备表面辐射的红外光像进行非接触、远距离热成像检测,不受电场干扰,因此具有直观、准确、灵敏度高、快速、安全、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电力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针对采油二厂56口油井使用HDPE内衬油管后的修井情况,对HDPE内衬油管的技术特点及使用效果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HDPE内衬油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激光错位散斑检测技术,对含有冲击损伤的碳纤维层压板进行检测实验,分析了错位方向、错位量和加载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激光错位散斑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含有冲击损伤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中的损伤位置;对有明显纵横比的冲击损伤而言,错位方向与其纵向一致将对损伤范围和程度判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错位量大小应控制在需要检测的最小冲击损伤的半径到直径之间,在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同时避免由于错位量过大导致的误检和漏检;热加载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漏检,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结合被检物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晶体的光声效应,结合小波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晶体光损伤诊断方法,应用该方法对铌酸锂晶体进行了光损伤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2.
对加氢空冷器复合管束进行结构分离和解析,根据弹塑性力学方法获得复合管的力学分析控制方程,对内衬316L不锈钢的复合管进行应力场数值模拟,比较弹性力学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应力分析结果相互吻合;分析复合管的极限工作载荷以及运行工况下的热应力,提出以结合强度为空冷器复合管束检验的指标,并对实际制造的复合管样品进行结合强度测试,结果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工程应用实现了设备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13.
航天成果     
航天成果热印头由航天工业总公司三院8358所研制、开发的热印头已于近期通过鉴定,并由天津海鹰光电设备技术公司组织批量生产投放市场。热印头是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在自动化仪表、办公自动化设备、医疗设备等的打印记录装置中,热印头是其中最重要的部...  相似文献   

14.
H型钢冷却过程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MARC/Mentat有限元分析软件,对H型钢冷却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了冷却过程中的热边界条件,分析了轧件温度场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分析结果对于掌握H型钢的冷却规律、分析残余应力、以及开发控制冷却技术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研究火力发电厂热控保护技术的开展,其中对600MW大火力的发电厂进行热控保护是一项有特点而且非常重要的研究。本文将对如何准确的控制热控保护,介绍因热控保护而带来的系统问题、是什么原因,和将要采取的措施做一下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压储氢技术是目前最接近产业化的车载储氢技术,高压储氢容器是该技术的核心设备,对其进行力学分析对设计这类容器十分重要.提出了一种碳纤维缠绕铝合金内衬高压储氢容器的力学分析方法.通过对碳纤维增强层进行模型简化,将复合材料容器的复合层简化为1个环向缠绕层和1个轴向缠绕层的2个子模型;通过对子模型进行弹性力学分析,推导出筒体上纵向和环向缠绕相结合的纤维层的应力公式.由该计算公式得到的结果具有较好的正确性,其误差在6%以内,可以满足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车桥轴管热装配感应加热设备 分析了该设备中频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提供了主要设计参数 ,运用CAD技术对主电路进行运算 ,绘出仿真图并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 为推广节能环保型的热装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实际IGBT功率模块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技术(FEM),探究裂纹损伤对IGBT模块热特性及疲劳寿命评估的影响规律,通过加速老化实验对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焊料层裂纹是造成IGBT模块热阻增加的主要原因,在裂纹未萌生和萌生初期,裂纹对模块热特性的影响较小;一旦模块损伤到某一阶段,随着裂纹的继续扩展,模块热阻将近似指数增大,继续服役将导致功率模块在短时间内失效.通过研究发现,IGBT模块的疲劳寿命不仅与功率循环条件相关,还受到焊料层疲劳现状的影响,因此计及焊料层的疲劳累积效应的物理寿命模型相对于解析寿命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对IGBT模块寿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9.
用残余力向量进行连续梁损伤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结构损伤后残余力向量的计算,对连续梁进行损伤诊断研究,并根据灵敏度分析来考虑结构物理参数误差对诊断结果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结构存在一定损伤时,基于残余力向量法对连续梁结构的损伤诊断非常有效,当结构物理参数有一定的噪声污染时,仍能给出比较准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图谱检索与图谱识别功能中引进了计算机科学中的排序二叉树算法,能够对实验中所得到的热分析曲线有效地进行特征峰的判断、重峰分离以及图谱识别,排序二叉树的引入不但将微机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热分析技术中,又为热分析技术中的图谱检索与图谱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