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同题的根本出路.我国目前面临的严重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效率低下等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缺乏有效的节水机制有关.因此,构建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特别是干旱区水问题的战略举措和主要途径.本文在系统探讨当前节水型社会建设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还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效益低下。因此,大力推行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北方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聊城市水资源特点及用水现状,分析了需水总量在建设节水型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聊城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思路、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华 《山东水利》2010,(6):43-45
滨州市是全国第三批节水型城市之一,该地区当地水资源匮乏,存在诸如用水浪费、地下水超采、水质恶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水权不明晰、水市场不发育等问题。应通过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加强法规和标准化建设、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节水减排机制、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节水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措施,推动滨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天津市面临的水资源现状和创建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提出了推进天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策略,包括: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完善节水法规,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建立节水公众参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利用率低,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即在于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节水的根本途径。从人们的用水习惯和对待水资源的态度上讲,我们今天所倡导的节水工作,实际上也可以看作  相似文献   

6.
王浩  王建华  陈明 《中国水利》2002,(10):140-144
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但同时这一地区又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用水浪费现象,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效益低下,因此大力推行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北方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本以张掖地区为例,提出了干旱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效果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重庆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金扬 《中国水利》2005,(13):207-209
在认真分析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广泛借鉴国内其他试点城市的经验,提出了重庆市以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运行机制、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制度体系和法规体系、制定符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规划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节水工程体系建设以及以舆论宣传教育、加强政府统筹领导的保障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效益低下,因此大力推行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北方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代表,分析了该市水资源特点及用水现状,分析了需水总量控制在建设节水型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聊城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思路、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渠性英 《山西水利》2004,20(4):34-37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其十年九旱,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形势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从城镇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和城市生活用水三方面分析了山西省水资源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建设节水山西的必要性,并针对性提出了山西省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顾洪 《治淮》2015,(3):4-6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不高,加强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是缓解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措施。加强节约用水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也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供水用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坚持节水优先,着力践行新时期重要治水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  相似文献   

11.
大庆市是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之一,在2006年被水利部列入第二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以来,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加大节水工程建设投入,在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以及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可观成效。大庆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为我省探索一条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全新的启示。一、大庆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取得的成效及经验(一)大庆市水资源状况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嫩江左岸低平原区,属嫩江洪泛区,乌裕尔河、双阳河  相似文献   

12.
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巧玲  冯起  杨云松  于波 《人民黄河》2007,29(9):6-7,10
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度建设、经济建设、工程建设、科技建设和文化建设等。经过4年多的节水建设,已形成了"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指出张掖市农业用水数量大、节水潜力也大,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从节水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者统一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广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治水哲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水利工作的要求。水是稀缺资源、战略资源,一个地区、一个流域客观上存在着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对水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必然损害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要建立节水型社会,必须树立人与水和谐相处的观念,把节水作为一种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节水型社会建设并…  相似文献   

14.
任波 《山西水利科技》2007,(4):73-74,77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节水型社会建设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技术体系来支撑。文中根据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特殊的水资源及用水背景,提出了五大技术体系来支撑山西省节水型社会建设。五大技术支撑体系包括: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微观定额管理体系、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满足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水资源调配与综合信息管理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与技术体系和与全面节水管理相配套的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公众参与节水是节水型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简要介绍了节水型社会的概念和公众参与的发展概况,阐述了公众参与节水的含义.通过对目前我国公众参与节水现状的分析,指出了现阶段制约我国公众参与节水工作的一些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讨赖河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属资源性缺水流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节水型社会建设将是解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最有效的根本出路。从讨赖河流域实际出发,通过分析讨赖河流域面临的水资源形势、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流域管理机构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应以流域综合规划为基础,以明晰初始水权合理配置水资源为核心,以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为重点,将流域控制性工程纳入流域统一管理为重要内容,建立流域新的管理体制和水法规体系,推行公众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皋兰县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用水效率低的农业县,缺水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全县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分析了皋兰县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吐鲁番地区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危机,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对吐鲁番盆地水资源现状分析,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构建吐鲁番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路。认为只有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体系、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科研节水服务支撑体系等“四大体系”,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采取开源节流并举的措施,建立高效防污的节水型社会,才能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胡蓉静 《江苏水利》2013,(12):43-43,46
节水型社会创建主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转变生产用水方式、改变生活用水习惯的一场“革命”,其总体目标是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经济调节、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分析了作为水资源匮乏地区,淮安市通过制定节水规划、强化载体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出台规范性文件等方式,在创建节水型社会方面做了有益探索,节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减少污水排放的重要措施和平台,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通过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将不断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控制水资源需求过度增长,有效节约水资源,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地水环境及生态的影响,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