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含有1 ̄3个萘基取代的脲类柔性开链化合物。通过对该类化合物在溶液中的光物理行为以及受溶液酸度影响的比较研究,发现多足化合物的发生性质强烈地依赖于化合物本身存在的构象形式;同时观察到以叔胺为骨架的三足化合物存在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PET),且这一过程强烈地依赖于介质的pH值;而叔胺基的氮原子质子化将会减弱这一PET过程。  相似文献   

2.
双(苯并恶唑)芪的光物理行为及其异构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双(苯并恶唑)芪的光物理行为和光顺反异构化反应,对这类化合物的发光光谱不依赖于溶剂极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异构化反应中,发现乙二醇引入时会加速该化合物反-顺异构化和抑制顺-反过程的回复,其原因可能是与生成了顺式异构体两个苯式苯恶唑间的氢键有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双(苯并唑)芪的光物理行为和光顺反异构化反应,对这类化合物的发光光谱不依赖于溶剂极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异构化反应中,发现乙二醇引入时会加速该化合物反-顺异构化和抑制顺-反过程的回复,其原因可能是与生成了顺式异构体两个苯基苯并唑间的氢键有关.  相似文献   

4.
取代二(苯乙烯基)吡嗪类化合物发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二(苯乙烯基)吡嗪类化物,对它们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光物理及发光行为进行了研究,对带推电子基的二种含氮芪类化合物(Ⅰ),(Ⅱ)所以具有较强荧光发光行为以及对带硝基的该类化合物(Ⅲ)仅有很弱的萤光发光提出了看法,认为化合物(Ⅰ),(Ⅱ)存在着很弱的邻近效应和化合物(Ⅲ)因硝基的引入大大地促进了不同态间的邻近相互作用是导至本工作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带芳基的硫脲镐盐类化合物,对其在光照下的光化学和光物理行为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在光照下,能通过光诱导的分子内电子转移,产生离子自由基和自由基,继而有可能经自由基的重合反应形成环状化合物,并引起所含芳基基团处于合适的易于出现很强激基缔合物的位置.为进一步搞清上述反应机制,工作中设计了相应的实验,包括:ESR的测定、加入稳定的氮氧自由基化合物以及加入β-CD来阻抑重合反应的进行等,以证明上述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1,3,5—三芳基—2—吡唑啉化合物光物理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合成了一组带不同取代基的三芳基吡唑啉化合物,对它们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光物理行为(如荧光量子产率,荧光寿命等)进行了测定指出:这类化合物在光的激发下除存在有分子内共轭条件下的电荷转移行为外,还存在着分子内非共轭条件下的电子转移,本工作还以三芳基吡唑啉化合物为猝灭剂对氧鎓盐的荧光猝灭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对所得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杂多化合物的催化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为清  王东辉 《化工进展》1997,(3):21-24,29
本文讨论了杂多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电子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并对杂多化合物的酸催化和氧化还原催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谈春霞  冯若飞 《应用化工》2009,38(11):1617-1618,1622
由化合物邻菲啰啉及苯胺合成了4,5-二氮杂芴-9-酮和4,5-二氮杂芴-9-苯亚胺,它们的结构由IR及1H NMR谱、元素分析得以确认,并且通过紫外光谱法、循环伏安法等对其电化学行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势和电离势,说明他们的电子传输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9.
氰桥铁钴两金属自组装成多核分子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在外界刺激下(如温度、光照,压力等)分子内的金属离子的价态改变而引起磁性质变化,价态改变的原因主要是发生了分子内金属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报道了近年来有关该类化合物分子内电荷转移引起自旋转变行为的研究进展,并对该类分子基磁性化合物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巨大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研究了化合物13-SO3Na-DDHA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实验证明:化合物中羰基的还原电位与pH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直线的斜率为60mV/pH。并证明了此过程为一步两电子、两质子还原过程:Q+2H^++2e=QH2.DMF作为非质子溶剂,具有很好的稳定自由基的作用。向缓冲溶液中加入DMF后,化合物13-SO3Na-DDHA为两步单电子还原过程,相应溶液中的光诱导电子转  相似文献   

11.
NiNb2O6半导体电极的能级结构和腐蚀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测量伏安特性和光谱响应了被还原的n型n型NiNb2O6半导体晶电极的光电化学物质及其能级结果。观察到两个吸收带,强者在3.24eV,对应于氧-铌跃廷;弱者在1.75eV,在可见光区,对应于镍-铌跃迁,探讨了阳极暗腐蚀、光腐蚀和水的光电解机理,缓出了NiNb2O6的电子能级和主主要的裂解能级。  相似文献   

12.
利用Wagner极化法研究了掺杂K4[Fe(CN)6]浅电子陷阱掺杂剂的溴碘化银T-颗粒晶体的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并与未掺杂的晶体样品进行对比,分别考察了实验温度、掺杂剂用量、掺杂位置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掺杂剂用量的增加,晶体的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都相应增加,这说明浅电子陷阱掺杂剂的掺杂有效地抑制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但其抑制作用却因掺杂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当掺杂量一定,掺杂剂掺在碘区附近时,晶体的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的变化较明显。随着实验温度的增加,乳剂晶体的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都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双酚A在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增韧及端羟基端羧基聚丁二烯(羟羧橡胶HCTPB)增韧的环氧树脂中的作用。对其增韧效果进行了实验测定,并用动态力学分析和扫描电镜对双酚A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线性电势扫描的方法研究了几种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及巯基苯基四氮唑在银上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和巯基苯基四氮唑以化学吸附方式,通过分子上巯基与银表面的作用形成分子紧密排列的吸附层。25℃下,PMT可以在银表面形成紧密单层。这种吸附在较高吸附温度下可以转化为多层,且完全覆盖银表面。在含Br~-的溶液中,它可以阻碍Br~-与表面的接触。在较大的浓度下,2-甲基苯并噻唑和苯并噻唑也可以在银表面的某些位置,通过杂环上的S原子(或N原子)形成松散的吸附,但这种吸附层不能完全覆盖银表面。电镜实验也表明以上物质在银表面发生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强电流铁电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电阴极材料是一种在脉冲电压或脉冲激光激励下从铁电材料表面获得脉冲强度流电子发射的新型功能材料,本文介绍了铁电阴极的主要特点,并对电子发射机理,材料种类和发射实验进行了讨论,最后还概述了铁电阴极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实用化过程中尚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外延卤化银乳剂一般都是在有机调变剂作用下制备出来的,而有机调变剂会给乳剂体系带来一些不利因素。本文中用无机酸盐KSCN作外延乳剂调变剂制备出了一系列外延乳剂,并利用电子透射显微技术研究了硫氰酸钾对主体乳剂颗粒的浸蚀作用和浸蚀部位,指出了浸蚀部位和外延生长位置间的关系,对八面体及薄片颗粒外延乳剂的形貌和晶态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对不同外延成份的薄片颗粒外延乳剂的形貌也进行了描述,证明了无机酸盐KSCN可以用作外延调变剂。  相似文献   

17.
硫属铋镉化物着色玻璃显色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以硫属铋镉化物着色玻璃的显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讨论。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电子衍射及EDAX能谱分析表明;玻璃在显色过程中析出了由CdS(Se)和Bi_2Se_3等半导体化合物组成的固溶体微晶,其组成随显色温度的提高而改变,从而造成玻璃光吸收的变化。ZnO参与了玻璃的显色过程。从热力学与动力学的观点分析了玻璃的显色过程,对实验结果作了较为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二甲氨基苄叉亚胺类化合物溶液的电子光谱。结果表明一端为电子给体另一端为电子受体的共轭型取代苄叉对硝基苯胺3,在基态下发生了分子内电荷转移,其跃迁吸收波长比化合物1,2(315 nm)红移90 nm。以乙撑基联接的非共轭型苄叉亚胺奥化合物4,5,6未观察到基态时的电荷转移现象,但在激发条件下可明显的发生分子内的电荷转移而使荧光强度大大减弱。MMA等对1的荧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表明其间发生了电荷转移。丙烯酸则因会引起西佛碱的水解,而使荧光减弱。  相似文献   

19.
赵木  宋怀河 《炭素》2010,(2):24-26,41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硝酸铁为催化剂大量制备碳包覆铁纳米金属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方法,分析和表征了产物的微观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产物为纳米级的准球形碳一铁核壳结构,由同心碳纳米石墨壳层包覆纳米铁组成。产物外径30~100nm,碳层间距为0.34mm,与石墨层间距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