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不同的加热方式,在升温速率为10 K/min时,研究聚氨酯泡沫塑料(PU)受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采用热重-红外(TG-FTIR)联用测试方法,研究PU的热解特性,同时研究了其热分解过程中气体产物的释放规律.在烧结影像仪中观察试样加热过程中的膨胀收缩变形,确定其熔融和流动温度,试样受热过程中无熔融现象,最后炭化.  相似文献   

2.
谷氨酸(钠)热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谷氨酸(钠)的热解过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谷氨酸(钠)可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焦谷氨酸钠比焦谷氨酸稳定,升温速度和试样粒度对热解过程及动力学参数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热失重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仪联用仪(TG-FTIR)和影像式烧结点试验仪研究挤塑聚苯乙烯(XPS)板材受热过程中的热解特性,同时研究了其热分解过程中气体产物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XPS板材的初始熔融温度约为78℃,熔融温度约为100℃,流动温度为212℃。在408~452℃范围内,XPS板材试样的失重速率迅速增加,并在435℃达到最大值,为1.6%/min。  相似文献   

4.
研究石墨在98%H2SO4中进行插(脱)层过程中,采用了对试样同时进行电位测定和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位(in-situ)-x射线衍射法。  相似文献   

5.
对滴灌管(带)产品炭黑含量和炭黑分散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滴灌管(带)产品中炭黑含量与分散的对应关系: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其分散等级也在缓慢增大;炭黑含量在(2.25±0.25) %的范围内,其分散等级为1.4~2.6级,而炭黑分散均合格的情况下(≤3),炭黑含量变化较大;热压片法制备滴灌管(带)产品炭黑分散试样的最佳条件为加载质量5 kg,最佳温度≥190 ℃,时间≥1.25 h。  相似文献   

6.
梁基照 《塑料加工》1996,24(3):15-18
研究了毛细管挤出过程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熔体的流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温度下,试样的末端压力损失较为明显;试样的流动行为服从指数律,并可观察到流动诱导结晶现象;熔体的剪切粘度对温度的依赖关系大致上符合Ar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7.
分光光度法测定镀锌白色纯化液中的铬(IV)和铬(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华  郭振良 《电镀与涂饰》2002,21(6):50-52,69
在硫、磷混酸介质中,以pei花青为还原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镀锌白色纯化液中的铬(VI),利用过氧化氢氧化铬(Ⅲ)测定纯化液中的铬(Ⅲ)。阐述了该方法的测量步骤,探讨了测量波长、酸度、反应温度、时间、pei花青用量及共存离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铬(VI)浓度为0-1.04μg/mL时,所测吸光度与铬(VI)间的关系遵守比耳定律。与常用的硫酸亚铁铵滴定法相比,该方法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Mn(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结合作用;采用荧光猝灭法计算出不同温度下Mn(Ⅱ)与BSA结合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参数;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Mn(Ⅱ)对BSA构象的影响,并讨论了Mn(Ⅱ)与BSA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Mn(Ⅱ)与BSA的结合位点数为1,猝灭过程为动态猝灭,结合过程主要是熵驱动,相互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在此基础上采用荧光猝灭法进一步研究了Mn(Ⅱ)-BSA-Zn(Ⅱ)双金属体系中Mn(Ⅱ)、Zn(Ⅱ)与BSA的相互作用;在Stern-Volmer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双金属体系中荧光猝灭的缔合公式;在与单金属体系对比后,推测出Zn(Ⅱ)会竞争Mn(Ⅱ)与BSA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梁基照 《塑料开发》1995,21(4):402-405
研究了毛细管挤出过程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熔体的流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温度下,试样的末端压力损失较为明显;试样的流动行为服从指数律,并可观察到流动诱导结晶现象;熔体的剪切粘度对温度的依赖关系大致上符合Ar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浇注料烘烤过程中其内部状态变化与其弹性模量变化的相关性,将纯铝酸钙水泥结合的刚玉质浇注料振动成型,自然养护24 h后脱模,部分脱模后试样继续在烘箱中于110℃干燥48 h,部分干燥后试样继续在500℃热处理3 h,采用弯曲共振法检测试样在不同加热过程中的弹性模量变化:1)对脱模后试样,以5℃·min-1的速率升温,并在50℃及其整数倍温度点保温60~90 min,检测试样在加热过程中的弹性模量变化;2)对干燥后试样,以5℃·min-1的速率连续升温至500℃,检测试样在加热过程中的弹性模量变化;3)对500℃热处理后试样,以15℃·min-1的速率连续升温至500℃后保温35 min,检测试样在保温过程中的弹性模量变化。结果表明:1)自由水的排出使试样的弹性模量增大,结合水的排出则使其弹性模量减小;2)在连续升温的加热过程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排出滞后于设置保温的加热过程,试样弹性模量的变化也出现相应的滞后现象;3)快速连续升温过程中试样内部存在热应力,温度和热应力的存在会影响试样的弹性模量;4)浇注料烘烤过程中弹性模量的变化可综合反映其内部状态变化尤其是水分排出情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赵倩 《净水技术》2011,(4):21-25
该文依据膜流动电位及zeta电位的测定原理设计了一套试验装置,可对中空纤维膜的流动电位进行测定。通过该装置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动电现象在聚乙烯亚胺(PEI)络合一超滤处理水中Cu^2+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以此分析膜污染发生的过程与机理,为如何减轻和清洗超滤膜污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保鲜过程中CAT、SOD、POD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猕猴桃为材料,研究了在正常低温保鲜过程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进而推测其在水果保鲜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OD、CAT活性随时间延长而减弱,变化动态呈S型曲线,表现出一定的平行性;POD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变化动态呈单峰曲线。  相似文献   

13.
石英砂热形态和表面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由德国生产的LEIAZ-ⅡA型高温热显微镜对异密度循环流化床床料——石英砂在加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熔融特性和热膨胀特性进行了研究。高纯度石英砂在升温过程(室温~1600℃)中存在3个相对独立的特征温度区间:缓慢膨胀区(室温~870℃),在此区间试样尺寸变化比较均匀,线膨胀速率k比较小;膨胀停滞区(1000~1350℃)内,试样的体积和形状几乎不随温度的升高而改变,k在此区间近于零;快速膨胀区(1400~1550℃)内,k在此区间突然增大,形成一个陡峭的波峰。升温过程中高纯度石英砂试样的膨胀特性与其多晶型转变温度有对应关系。通过不同纯度两个试样的对比实验发现,纯度直接影响石英砂的熔融特性,纯度高,则相应的特征温度值高。利用HITACHI S215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加热到不同终端温度并冷却到室温的高纯度石英砂颗粒亚稳相的微米级表面结构进行观察,当终端温度进入快速膨胀区后,试样由于剧烈的膨胀在表面和内部产生大量微观裂纹,大量微观裂纹的存在导致试样的力学性能急剧下降,表现为弹性能力的消失。  相似文献   

14.
射频等离子体对PTFE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射频等离子体对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的作用,实现了PTFE材料表面的化学改性和其润湿性的提高。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PTFE表面湿润性的影响;通过测定样品膜对水的接触角θ(投影法),评价其表面亲水性的变化;使用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了表面结构的分析;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丙烯酸接枝,评价了各因素对时效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真空紫外辐射对表面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PTFE表面的润湿性明显得到改善,该设备与技术在工业应用方面非常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将多巴胺与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层接枝复合制备了聚多巴胺/还原氧化石墨烯(PDA/RGO)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FESEM和XPS等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中Fe(Ⅲ)的吸附性能,考察了pH、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Fe(Ⅲ)浓度和温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多巴胺与氧化石墨烯的仿生复合成功制备出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PDA/RGO复合材料。pH为2,293 K时,该吸附材料对水中Fe(Ⅲ)的最大吸附量为59.1 mg·g-1,其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对Fe(Ⅲ)的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过程,呈现非均质吸附特性。作为一种新型吸附材料,该复合材料在Fe(Ⅲ)等金属污染废水处理中将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组借助高分辨率红外热像仪,研究了γ-氨基丁酸(GABA)水溶液在不同温度和流速条件下的降膜流动过程中,Marangoni效应对其流动和传热的影响。实验发现,受热降膜流动过程中液膜存在明显的收缩现象,横向热Marangoni效应显著,在相同的进料温度下,加热温度越高,液膜收缩越明显。同时由于降膜表面更新加快,GABA溶液降膜流动时的溶剂蒸发速度较常规加热方式大大提高。以上结果对于GABA的提浓、富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用铁树叶为原料,采用温和的水热法制备出生物质炭.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探讨材料的成分,研究了溶液的初始pH值、初始铀浓度、温度和时间对吸附铀性能的影响,并从吸附热力学、动力学方面分析水热炭对U(Ⅵ)的吸附过程,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溶液pH对吸附量的影响尤为显著,当pH为7时达到最大吸附量(54.66mg g-1);在3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铀在水热炭上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Langmuir饱和吸附容量为56.5 mg g-1;热力学研究结果显示△H0=34.67 kJ mol-1,△G0<0,吸附过程在考察温度范围内为自发的吸热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8.
硼酸应用广泛,其对设备腐蚀不容忽视。针对核电站含硼水溶液循环体系中设备顶端腐蚀的实际情况,取304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给定温度和一定硼浓度水溶液存在下,溶液上方含硼水蒸气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行为,并将其与相应的溶液腐蚀对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试样表面氧化膜。结果表明:在180 ℃下腐蚀1 200 h后,304不锈钢在含硼水蒸气中的腐蚀程度高于相应含硼水溶液的腐蚀程度;尽管两种环境中的试样表面均形成了双层氧化膜,但在含硼水蒸气中形成的氧化膜表层富铁镍,而在含硼水溶液中形成的氧化膜表层富铬,并用氧化膜形成机理解释了此现象。  相似文献   

19.
聚晶金刚石石墨化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PCD复合片中聚晶金刚石层加热前后的XRD图谱,以及在不同气氛环境下的DTA-TG分析,对聚晶金刚石的石墨化温度以及在加热过程中PCD的氧化和石墨化是否同时发生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聚晶金刚石在加热过程中,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氧化和石墨化同时进行;(2)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聚晶金刚石石墨化程度增加;(3)聚晶金刚石的石墨化温度为960℃。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TDI-TMP加成物合成过程中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三羟甲基丙烷(TMP)摩尔比、三种常用的催化剂以及不同反应温度、时间对产物合成的影响。试验表明,TDI与TMP质量比在3.89-3.91范围、反应温度60-90℃、反应时间2.5-4h为宜;有机金属类催化剂可用于催化本体系,而胺类的催化剂不合适,综合而言,辛酸亚锡最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