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正> 长期以来,各企业一直都在设法改变下料作业中那种利用率低的传统的自然切割方法,以实现材料合理下料(即套裁),提高材料利用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然而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人工处理合理下料问题需做大量运算,费时、费力,容易出错,因而难以实际应用。虽然使用计算机能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但又难以找到一个能够满足生产 相似文献
4.
5.
<正> 型材下料优化,亦即材料合理套裁问题对机械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因而一直为各企业领导、技术人员所关注,希望改变利用率较低的传统下料方式。笔者在研究开发《实用型材下料优化计算机程序》(见参考文献1)的基础上,将其结构和功能作了重大改进,形成了一个型材下料优化计算机软件包(以下简称软件包)。 相似文献
6.
7.
中厚钢板是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大中型电机与变压器等制造行业消耗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一个中等规模的生产厂家每年消耗的中厚钢板可达数万吨。因而采用科学的排样方法,提高钢板的下料利用率,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内企业在毛坯排样中大都采用了计算机辅助下的人工排样系统,其操作过程可以简单描述如下:步1.输入毛坯图形。主要有按规定的数据格式输入;按规定的语法编程输入;在绘图软件的支持下交互输入等方法;步2.人工排样。在绘图软件支持下,在计算机屏幕上通过对毛坯图形的平移、旋转等操作完成排样工作。部分排样系统可以给…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能源需求的增加,采煤充填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在煤矿开采中。料仓是充填站必备的设备,而在料仓落料过程中,下料口经常出现架拱现象,造成物料供给不稳定或者完全停止,对于后端设备影响很大。针对下料口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可靠性优化设计对下料口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出下料口的可靠度并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自行设计的有机玻璃料仓系统上对粒煤下料过程及其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当料位在筒仓段时,粒煤以整体流形式稳定下料;当料位下降到斗仓段时,粒煤以中心流形式流动下料。研究结果表明,斗仓段的松动风对粒煤下料流率和下料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当在斗仓段单层低位通入松动风且风量较大时,粒煤下料呈间歇式喷射流动,下料流率最大,但在补气位置附近容易形成气压平衡拱,影响粒煤下料稳定性。当松动风在斗仓段3处不同高度的位置同时补气时,下料稳定性最好,同时下料流率也很大。研究还表明,窄筛分粒煤的粒径越小,下料流率越大,0~2.50 mm宽筛分粒煤与0.35~0.60 mm窄筛分粒煤的下料流率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10.
国投新集公司刘庄煤矿为新建矿井,为缩短建井工期,在主井施工中,采用地面井塔和主井下段施工平行作业。为了减少井下使用混凝土材料的运输环节,从地面施工一大直径钻孔,通过钻孔将混凝土材料直接运输到使用地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 ,尖端技术的普遍使用 ,对机械零件的精度要求及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影响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所使用的刀具材料 ,对一般金属零件和超硬度金属零件加工时所用刀具材料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切眼导硐使用EBZ-160型掘进机破煤(岩),后路配套桥式转载机及40 T溜子运输,切眼劈帮使用炮掘,采用导硐扩帮法施工:切眼从皮带顺槽开门,按宽4.0 m、高2.5 m的断面施工,掘进一段距离后,同时自外向里炮掘扩帮1.5 m到设计断面。 相似文献
15.
16.
从分析各种零件表面形成方法入手,讨论了零件表面机械加工成形方法的运动方式;为寻求零件机械加工的合理方案、开拓新的机械加工方法、扩大机床设备的工艺范围及设备的更新改造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19.
随着中厚煤层不断开采完毕,薄煤层开采比重将不断加大,其安全、高效开采日显重要,但由于开采空间有限、条件恶劣,采煤机易出现设计结构不合理、工作状态不稳定、可靠性差等问题。以MG2*100/455-BWD新型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为工程对象,采用Pro/E,ANSYS,ADAMS建立了该采煤机的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基于破煤理论建立了采煤机螺旋滚筒的力学模型,通过MATLAB编制了相关程序解决了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载荷添加的问题;通过虚拟仿真获取了关键零件输出轴、壳体、行星架的Von Mises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节点应力值的时域信息,以30组不同牵引速度仿真模型的仿真结果建立了各关键零件的最大应力分布函数;以应力-强度干涉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结合各关键零件的最大应力分布函数及所用材料强度分布函数,在考虑载荷作用次数情况下,建立各关键零件在随机载荷多次作用下的可靠度计算模型。经分析计算得到输出轴、行星架、壳体的可靠度分别为0.978,0.536及0.614,研究发现:行星架与壳体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应力最大位置分别位于行星架腹板与花键轴相交处及壳体惰轮轴孔后侧与行星减速器承载部分相交处。在对薄弱零件改进后,行星架、壳体的可靠度分别达到0.969 0和0.997 4,满足使用要求。该方法可有效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采煤机关键零件的设计质量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