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建筑师学会(AIA)与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每两年便会举办一次全美图书馆建筑奖的评选,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以下简称NCSU)的亨特图书馆便是2013年度6个获奖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事特图书馆的概况,分析该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不同之处,如用机器人存取图书以节约藏书空间;各设计工种协同工作,共同营造出个性化读书环境;图书馆兼具科技推广、应用的社会责任等.指出未来的图书馆不仅是借书和读书的场所,而且能为人们提供以往无法得到的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3.
5.
6.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海量的网络资源以其及时性和易得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图书馆正在逐渐失去作为信息提供者的竞争力,信息服务已不再是其唯一主要功能,为读者提供多样、舒适的学习及活动空间更具有意义。该文针对信息网络时代的特征,以学习模式为切入点,对大学图书馆的功能空间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四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大学图书馆进行详细研究,进一步探明了信息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图书馆功能空间的构成及比例特点,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建议,以期为今后大学图书馆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上海闵行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使用进行了调整,区级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档案馆均已拆除,已无法满足当今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对文化设施的需求。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积极做好文博、图书馆、档案馆等工作,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精神,区政府决定建造1座向市民开放的公益性文化设施,以展示上海百年历史和文化,并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科普知识教育的重要基地,其中,档案馆更具社会性、开放性和社会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文章在充分了解中国的国粹京剧演出的特点及特色的基础上,对京剧剧场品质的定位有了新的深入的理解,尝试对演出的载体——剧场本身作一些变革和创新,以适应京剧的传承,发展及开拓。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正"在我们的时代,当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粹体量的视觉游戏,而是创造人们能生活在其中的空间。其重点已不再在于容器,而在于内容,不再在于孤立的建筑,不管它有多么精致和美丽,而在于城市肌理的连续性。"—《马丘比丘宪章》~([1])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介绍了百子甲壹建筑工作室的北兵马司胡同北剧场改造工程,探讨了通过“胡同--次胡同--内院”策略将剧场空间融入胡同空间的尝试,和以低造价的投入表达介于日常与戏剧之间的空间趣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专业剧场群和多功能剧场的适用性比较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解放初至八十年代,剧场多为传统多功能剧场,专业剧场数量很少。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城市出现了专业剧场群(美国称为演艺中心)新建热潮,而多功能剧场建设较少。由于专业剧场群这一类型来自于国外,对于它的大量兴建和模式照搬,是否适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实际,这引起了剧场专家和建筑师的普遍关注。该文在比较二者不同适用性特征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境,从理论上阐明选择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国际酒店设计公司Wimberly Allison Tong&Goo(WATG)日前透露他们将负责设计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的音乐艺术剧场,这个独一无二的剧场可以作为1000个座位的音乐厅进行音乐表演,也可以减少座位供戏剧和歌剧演出。WATG是经过数次国际竞赛后被选中的设计公司,他们将负责这个的设计,包括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同时也将负责设计管理, 相似文献
19.
⑴演员常常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他们生动、性感、具有活力,他们光芒四射,赢得众人的追捧。当然这与他们的个人魅力有关,可是我们不要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特殊的舞台气氛为演员增添的巨大魅力。帕瓦罗蒂为什么选择故宫午门作为舞台,因为那里有一种力量,这就是场所的内在精神。⑵城市也是一个特定的场所,城市是人们为自己构建的剧场,人们在那里生活、成长。有人演戏,有人看戏。城市里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悲剧或喜剧。⑶建筑是城市这个大剧场中的舞台,每一座建筑都是一个独特的舞台,它们被设计成各种样式,以适合不同的剧目。在城市里,建筑并不是… 相似文献
20.
里弄,一串串线性的剧场,是外地人眼中的“shàng h?ai”、外国人口中的“sh?ang hài”,是上海人心中的“s?an g h[]”。
弄堂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死了,邻里间不再相互熟识,不再互相往来,不再没有隐私,不再发生各种矛盾和争吵,不再撞见孩子们的嬉闹,不再听到各式叫卖的吆喝声,不再关心谁家的饭更香,不再只有上海话,甚至不再蕴藏着暗波涌动的恋情。但,我们还是爱往弄堂里穿,去弄堂里喝咖啡、喝下午茶、食早中晚饭、泡吧、看电影、装裱画、拍照片、写生、读书。。。。。。甚至什么都不做,就这么荡着。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有个默契的共识,就是在弄堂里才能找到上海,那些“弹咯路”(“弹街路”),那些老墙老木头老标识老门窗才能让我们贴近上海。 相似文献
弄堂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死了,邻里间不再相互熟识,不再互相往来,不再没有隐私,不再发生各种矛盾和争吵,不再撞见孩子们的嬉闹,不再听到各式叫卖的吆喝声,不再关心谁家的饭更香,不再只有上海话,甚至不再蕴藏着暗波涌动的恋情。但,我们还是爱往弄堂里穿,去弄堂里喝咖啡、喝下午茶、食早中晚饭、泡吧、看电影、装裱画、拍照片、写生、读书。。。。。。甚至什么都不做,就这么荡着。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有个默契的共识,就是在弄堂里才能找到上海,那些“弹咯路”(“弹街路”),那些老墙老木头老标识老门窗才能让我们贴近上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