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煤层气井煤粉产生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旱祥  兰文剑 《中国煤炭》2012,38(2):95-97,105
煤层气井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煤粉堵塞产气通道、煤粉在井筒中淤积、煤粉卡泵等现象,渗透率的降低和频繁的检泵,严重影响了煤层气的整体开采效益。根据岩石力学的岩层破坏理论和地层出砂理论探讨了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层的破坏机理,分析了裂隙中煤粉的种类、产生机理及排采各阶段产出规律,并提出了一定的煤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露天矿开采过程中高陡边坡破坏形式的分类及损伤机理进行研究。以金川集团露天石英矿边坡监测预警项目为研究背景,运用Matlab软件对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将边坡的位移场与边坡的破坏形态相结合,对边坡破坏形态进行分类,可分为下滑式、张拉式、侵蚀式、复合式。其中下滑式、侵蚀式破坏发展迅速、破坏程度大,张拉式破坏发展缓慢、破坏程度小。又进一步研究了边坡各破坏形式发生的内部机理,并针对边坡的破坏形式提出了具体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3.
锚喷支护的破坏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锚喷支护巷道的破坏过程、破坏形式与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不同的岩体破坏准则 ,应用于不同的突水机理 ,基于断裂力学和非线性科学突变论的观点 ,建立了不同的底板破坏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煤》2017,(12):1-5
地下开采必然造成覆岩的变形破坏,掌握开采后覆岩变形破坏规律将对矿井水防治,瓦斯运移规律,保护层开采,瓦斯抽采,以及地表移动变形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国内外的覆岩变形破坏经典理论进行了介绍,充分阐述了各个理论对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的促进作用。总结了我国对垮落法开采和充填开采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的研究现状,并对具有代表性和突出贡献的成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可以得出,我国对垮落法开采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的研究已经相对完善,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而对充填开采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的研究相对滞后,仍然有很多关键技术和工作值得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概述 本项目以SHPB装置为主要实验手段,发现岩块在冲击作用下有压剪破坏、拉应力破坏、张应变破坏和卸载破坏四种类型,但塑性显著的岩石以压剪破坏为主,脆性显著的岩石以拉坏和卸载破坏为主。首次提出了简明的统计损伤时效模型,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对四种岩石爆破破坏机理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并对这四种理论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它们的适用性,目的是使读者对岩石爆破破坏机理理论有个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煤的冲击破坏过程中的动态破坏时间,对试件进行了力控制的单轴压缩实验,得出煤的力学性质和裂隙发育程度为动态破坏时间的两个影响因素,分析出动态破坏时间越短,用于煤样破坏的弹性能越少,释放的弹性能越多,释放的弹性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越高,认为煤的动态破坏时间表示煤的脆性程度,是煤样强度和刚度的一个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9.
10.
注浆加固井壁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国明 《建井技术》1998,19(3):31-32,27
生产矿井井壁破坏集中在华东地区,井壁破 负摩擦力假说为主。提出了提高注浆加固质量的技术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边坡渐进破坏三维随机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边坡破坏具有渐进性这一观点出发,同时考虑到边坡岩土是一空间随机介质,建立了边坡三维渐进破坏随机分析模型,并对一露天矿滑坡实例进行了详细计算分析,同时与二维渐进破坏随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三维分析能够很好地描述边坡破坏的过程,其结果较二维分析更接近实际,从实例计算看,提出的三维方法具有实用性,计算结果与实际吻合。  相似文献   

12.
刮板输送机断链原因分析及预防断链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采掘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普遍存在的刮板链断链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剪应力对巷道破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强 《山西煤炭》2010,30(3):49-51
根据岩石破坏的库仑-莫尔强度准则,分析了巷道围岩的剪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导致岩体破坏的机理.研究表明:在巷道围岩内存在一个应力剪切带,剪切带内具有较大的主应力差值,该区域岩体有发生破坏的趋势.剪切带是围岩应力状态的过渡区域,它使围岩从单向、双向应力状态过渡到稳定的三向应力状态.巷道支护的原则就是控制剪切带的发展.在锚杆支护设计中,若锚杆主要起悬吊作用,而锚杆的锚固区若处于剪切带内,那么对围岩的支护将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15.
肖跃军 《矿山测量》1996,(4):45-46,33
本文在介绍采动区建筑物的评定与破坏等级的标准和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评定实例分析了评定等级与破坏等级之间的异同,并谈了几点看法,可供从事“建下”采煤工作者及房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井壁破坏与表土壁座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井壁破坏情况和位置,分析井壁破坏的原因,讨论表土壁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邓尚平  傅鹤林 《采矿技术》2003,3(1):46-48,70
围岩的破坏,通常所指的是张破坏和剪破坏。在岩体力学中,岩块沿着结构面滑动,剪切带内岩体决滚动,已经披认为是常规的岩体破坏机制。但还有几种破坏形式屡见不鲜,如层状围岩中的倾倒变形、溃屈破坏和地下顶板发生弯折破坏等。这几种破坏的特点是层间错动极为发育,它将坚硬的岩层分割成板状或碎裂状结构。孙广忠先生将此类围岩结构称为板裂结构。其中渍屈和倾倒变形是板裂结构所特有的两种破坏形式,是结构失稳的表现。结合工程实例对板裂介质围岩中的隧道衬砌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与验证,其成果可为板裂介质围岩中的工程衬砌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三维观点出发,对边坡的渐进破坏进行了系统研究。渐进破坏是沿着临界滑面在空间上连续发展的过程,以抗剪力与剪力之差定义安全余量,用破坏转移概率判别破坏区的渐进扩展。将粘聚力、内摩擦角、水压力参数看作是相关的且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各条柱的安全余量服从正态分布,破坏区与其周围条柱安全余量的联合分布认为是二维正态的。用Rosenbluth法计算各安全余量的均值和方差。本文最后对某露天煤矿的滑坡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其结果与实际观测及边坡破坏的机理试验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经过地震灾害考察,发现砖混结构房屋在地震灾害中破坏最为严重,常为剪切破坏形态,而有少部分的砖墙发生弯曲破坏。本文试通过在窗间墙设立防震缝,使得普通砖墙在地震作用下,将墙身内能量耗散,避免发生房屋倒塌的典型剪切破坏。试验结果验证了防震缝的设置可以使砖墙发生弯曲破坏,为震后的救援工作提供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20.
张国鑫 《建井技术》1998,19(1):33-35
分析了钻井井壁局部破坏中的井壁破坏形态及其规律。对今后钻井井壁设计与施工提出了一 对策,即从结构入手增加其强度;从工艺入手把握壁后充填效果,强化节间注浆的作用;另外,加强对结构受力的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