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焦振国 《能源与节能》2022,(3):114-115,119
根据白洞煤矿8114综采工作面的实际设备情况,对回采巷道的断面进行了设计,并确定了回采巷道的支护方式.在进行巷道支护设计时,采用了大量的公式对支护设计参数进行了验算,可以为煤矿回采巷道的支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对曙光煤业1203工作面大断面回采运输巷支护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支护效果和回采期间巷道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设计采用的较大面积的钢托盘配合锚网支护方式对巷道顶板应力联合成1个面力,加大了作用面积,更有效地维护巷道顶板稳定性,支护效果较好;回采期间超前工作面距离0~10 m的巷道区段为大变形区段,给出了...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团柏煤矿101工作面回采巷道在近距离采空区下巷道掘进安全,提高巷道围岩稳定性,合理分析了顶板状态及支护条件特点,提出了“高预紧力高强锚杆+锚索钢梁系统支护”联合支护方案,并对其支护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实际应用效果观察,采取联合支护方案后101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过程中顶板下沉量控制在0.15 m以下,联合支护对顶板岩体起到了耦合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回采巷道支护设计合理与否关系到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正常生产。分析了刘家窑煤矿14号煤层和顶底板的岩性及变化情况、地质构造现状,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刘家窑矿回采巷道顶板为煤层和岩层构成的复合顶板,巷道支护采用“预应力锚杆+W钢带+锚索补强”的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式。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巷道两帮和顶板的松动破坏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锚杆和锚索的长度、直径、间排距等支护参数。工程实践表明,刘家窑矿东二盘区8310工作面回采巷道使用过程中巷道顶帮变形小,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合理,满足工作面安全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涧河煤矿采区、回采面和掘进巷道为基础,介绍了采区地质、生产条件和巷道的支护设计,分析了巷道变形特点和变形原因,结合各矿生产掘进相关负责人提出的问题,重点对霍州矿区各矿巷道支护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西能源与节能》2014,(10):159-159
正作为沿空留巷的最为关键的是研究支撑隔离带上部顶板的矿压特征,以确定合理的支护形式和支护强度。研究留巷顶板的矿压特征以确定合理的顺槽初期支护方案和支护参数。沿空巷道顶部要经受矿压分布、掘进动压、回采超前动压外,更严重的是要经受回采后侧矿压的又一次剧变动压后保持稳定性。一般顺槽在经受回采动压后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沿空留巷的最为关键的是研究支撑隔离带上部顶板的矿压特征,以确定合理的支护形式和支护强度。研究留巷顶板的矿压特征以确定合理的顺槽初期支护方案和支护参数。沿空巷道顶部要经受矿压分布、掘进动压、回采超前动压外,更严重的是要经受回采后侧矿压的又一次剧变动压后保持稳定性。一般顺槽在经受回采动压后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工作人员在煤矿内部的生命安全,设计了巷道掘进工作面支护技术。以赵楼煤矿中部辅运大巷为工程实例,研究了支护技术的工艺流程。设计了巷道断面截割与顶网铺设的方法,并设计了巷道内围岩注浆支护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巷道表面位移的监测中,顶底板相对位移量及两帮相对移近量均在预期数值范围之内,在巷道顶板岩层位移的监测中,掘进阶段与回采阶段的位移值也在可控范围之内。由此可见,该支护技术具备较好的效果,可以被大范围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琦 《能源与节能》2023,(4):163-165+168
针对煤矿井下采用的不同巷道支护形式进行分析,开展煤矿极软岩巷道锚杆支护的相关研究。介绍了巷道支护理论的发展,根据不同巷道支护技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技术,并开展极软岩巷道支护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巷道支护技术能够提高巷道支护效果,增强煤矿顶板层的安全性,有利于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以三沟鑫都煤业15号煤层二采区工作面巷道为研究对象,对回采巷道支护参数进行计算,对支护优化数值进行模拟分析,确定了回采巷道支护方案。采用优化的支护方案在A工作面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巷道围岩变形及支护体受力监测结果表明,优化的支护方案合理、安全、可靠,有效保障了工作面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采高综采面围岩控制困难,顶板变形量大,工作面帮内移动量大,给矿井综采效率和综采安全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的情况,对大采高综采面小煤柱留设及巷道支护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实际分析表明,当大采高综采面小煤柱留设宽度为6 m时围岩承载能力最强,变形量最小。通过对巷道支护方案的优化,能将巷道支护效率提升11.4%,将巷道围岩变形量降低60%以上,综采效率提升了6.4%,显著提升了井下巷道的稳定性和支护效率。  相似文献   

12.
王辉 《能源与节能》2020,(4):177-179
通过改变传统巷道支护理念,优化巷道支护方式和工艺,解决冲击区域高应力与强卸压大蠕变巷道的主动支护技术难题,规范巷道支护材料、施工机具和巷道支护效果监测,降低巷道翻修率,保障矿井采掘接替正常,为巷道支护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同时进一步完善冲击区域煤层开采巷道支护技术,也为煤炭资源的开采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黄琰 《能源与节能》2020,(3):180-181
随着中国进入深矿井开采时代,煤矿井下地应力越来越大,巷道支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研发适用于高应力条件下的巷道高强支护技术。介绍了高强支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征,分析了该技术在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并分析了其在采掘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掘进中的一些巷道支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阳城地区3号煤层分层开采现状,在无线电磁波坑道透视物探技术和顺槽实际揭露煤层巷道素描的基础上,对四侯煤业3101首采工作面分层开采工艺进行了变更分析,具体对采区轨道运输巷道断面及支护方式、采煤方法及工作面巷道布置、回采工作面顶板支护、矿井通风等变更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该结果对阳城地区3号煤层开采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煤矿开采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矿新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以期更好地满足采矿需求,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矿开采效率,需要大力发展自动化采煤技术,而自动化采煤技术的核心在于实现采煤机自动化控制。分析了采煤机自动化控制的优势,重点探讨了实现采煤机自动化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可为煤矿自动化及智能化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煤矿采煤方法与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和选择原则,具体介绍了煤矿采煤方法,最后对煤矿采煤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技术与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的增大,采掘接替紧张问题已经成为限制煤炭产量进一步提升的障碍。要想缓解采掘接替紧张的情况,就要实现巷道的快速掘进。虽然煤巷的快速掘进问题已经解决,但是,岩巷的快速掘进是难点。简要阐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岩巷掘进技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现岩巷快速掘进的方法,以期为采矿掘进技术人员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暴毅伟 《能源与节能》2020,(5):169-170,172
中国煤矿多是地下开采,开采过后很容易引发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解决煤矿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充填采矿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产生的。简要阐述了煤矿开采中引发的环境问题,然后分析了充填采矿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优势,最后探讨了充填采矿技术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日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煤矿井巷工程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巷道掘进初期支护方式的合理确定,分析了在构造及采动影响下煤矿井巷工程所表现出的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煤矿井巷工程受构造及采动影响下的控制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