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慧 《四川建材》2022,(2):176-177
结合实际,对公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预应力技术应用问题及策略进行研究.首先论述了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预应力技术应用遇到的难点问题,其次在分析技术难点问题的基础上,对提升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水平的策略进行深入解析.希望探析后,可以为此类项目提供一些参考,从而促进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文科 《建筑知识》2014,(5):482-482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已进入了成熟的阶段,建筑工程中的技术在不断提升,公路桥梁工程事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目前,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的在各个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公路桥梁工程对于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预应力的技术必须在工程施工中得到很好的保障,若在施工技术过程中发生了问题,应该及时改正缺陷,这样才能保证技术可靠性与安全性,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才会得到保障。下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对预应力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9,(18)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交通出行的要求也开始提高,于此同时,我国交通与运输压力也在逐年加大,所以,建设公路桥梁开始成为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首要途径。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应用到不同种类的施工技术,预应力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该技术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也随之繁荣发展起来。预应力技术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建筑新技术,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的建设施工中被许多施工方广泛应用并且大力推广。本文笔者以预应力技术和公路桥梁工程为切入点,积极探索预应力技术用于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建设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改进。仅就公路建设这一方面而言,预应力锚索是做好高边坡防护工作的重要施工技术。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介绍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其后,重点分析该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最后指出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该施工技术对我国公路建设的施工要点与施工质量提供更牢固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在交通行业建设的新环境、新背景下,对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新要求,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因应用范围广、适用性强、施工技术成熟、质量控制效果显著而在实际的公路桥梁施工中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本文首先简单的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基本特征,然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详细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促进我国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为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7):198-199
随着我国公路桥梁施工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预应力技术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工程的稳定性,使得工程的建设质量得到提升,适应不同的使用变化。基于此,本文对于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优势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科学技术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建筑行业中,很多技术逐渐得到了完善,并在应用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其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步伐正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工程两提升的同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预应力技术是近年来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关系着桥梁工程质量的好坏。本人分析公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希望为继续改进技术要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功的推动下,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现已成为我国较为主流的交通运输基础项目,同时也为广大人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了不断提升高速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品质,相关施工单位的计算员要深入分析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和应用价值,探索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预应力技术的各个应用类型,以及应用过程当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制定高速公路桥梁施工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以此来为广大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强 《四川建材》2014,(5):149-151
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为桥梁的施工技术提供了有利契机。预应力现浇桥梁施工技术作为一项日益成熟的技术,对促进桥梁工程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我国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使预应力现浇技术在桥梁工程的建设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广陕高速公路朝天互通式立交预应力现浇梁的施工经验,详细阐述有关预应力现浇梁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公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在面对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形式下,许多企业管理者对公路桥梁新型伸缩性不够重视,导致许多公路桥梁工程新型伸缩缝不能满足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的要求。因此,为加强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的管理和规划,伸缩缝的设计人员就必须对公路桥梁工程新型伸缩缝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分析,从而提高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通过对公路桥梁伸缩缝进行新型改进,加强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技术和能力,保证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2.
冯新春 《四川建材》2024,(1):179-180+19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作为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在城市现代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乎工程完工后公路与桥梁的实际使用寿命与车辆行驶安全。因此,如何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是目前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公路桥梁的质量,首先对预应力技术进行介绍,其次对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工程内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质量管控措施进行探究,以期为土木工程从业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完善。特别是当今时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桥梁和道路建设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更安全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进步,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论文主要对公路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桥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在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各个领域中,预应力技术均得到应用与普及,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技术应用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是将来公路桥梁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预应力技术应用措施,一切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升技术的应用水平,有效促进实现高质、高效的公路桥梁工程预应力技术应用施工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公路桥梁施工的预应力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研讨,对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为了确保公路桥梁施工质量,为其提供了更好的预应力应用技术,希望能够提高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基础性、系统性、重点性,对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更好地运用预应力技术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桥梁工程作为我国的基础社会工程,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预应力技术是当前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在我国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逐渐成熟。论文就预应力技术的特点、在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案例分析进行了论述,希望对实际的桥梁工程施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公路桥梁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常用的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值得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重点针对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全面分析,结合我国某地区一处桥梁工程建设施工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预应力技术在多跨型桥梁和受弯构件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同时对预应力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全面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提高桥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同时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升高。为使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质量得到保障,须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开展施工作业,从而得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具有施工作业的先进性及科学性。预应力技术手段作为当前在公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方面应用频率相对较高的一种技术手段,其重要程度正在不断攀升。由此有必要对预应力技术手段在公路桥梁工程项目中的具体运用进行详细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桥梁建设数量逐渐增多,同时也给公路交通带来了很大压力,对公路桥梁建设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结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耐久性。预应力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它可以有效提升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也能降低公路桥梁施工成本。因此,对预应力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相关标准来制定有效控制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