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密云水库位于潮白河流域,及时分析掌握所在流域的基础资料,对密云水库防汛安全、工程安全、水环境安全和供水安全等"四个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从流域普查基础资料和密云水库"四个安全"管理工作入手,分析普查成果应用于密云水库"四个安全"管理工作的初步想法和重要意义,并根据前些年密云水库在管理和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普查成果实现流域数据共享、增补上游矿点资料和增补管理保护范围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密云水库逐渐高水位运行,对水库洪水预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土地利用变化和上游小型水利工程对流域产汇流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复杂下垫面的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历史数据校核,考虑土地利用变化和水利工程作用后能明显提高洪水模拟精度,且相对来说,大洪水主要受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中小洪水主要受小型水库工程影响。总体上看近十几年相同水平降雨所产生水库洪量较1985年前有显著减少,为准确执行水库调度提供了数据参考依据,也提高了防汛调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北京水务》2012,(2):6-7
正2011年,密云水库管理处以"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确保水库工程安全、防汛安全、供水安全、水资源安全"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市委9号文件和北京市水务工作会议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水库管理各项工作任务。1规范管理确保  相似文献   

4.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最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由潮河、白河汇流而成,担负着首都城市供水的任务。近年来,潮白河上游多年干旱少雨,从而密云水库蓄水量逐年减少,同时水库富营养化状况呈逐年加重趋势。密云水库水主要是通过降雨和上游来水补给,上游来水营养盐的年贡献量较大,因此有必要密切关注上游来水的营养盐变化趋势。通过对最近5次密云水库潮白河上游流域调查所得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寻找上游流域各种营养盐呈现的变化规律,同时,对白河、潮河两大流域及其各支流进行分析,以寻求支流汇入干流前后水质变化规律。得出了上游流域水质状况对库区水质影响很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1.滦、潮河流域生态及水资源情况 滦、潮河是海河流域的两条重要河流,流域生态条件在海河流域较好.滦河潘家口水库上游流域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的6个市盟,17个县旗区,256个乡镇,共有人口288万,其中承德市人口260.3万,占流域总人口90.4%;潮河流域密云水库上游涉及张家口、承德市、北京市12个县,总人口100.5万,其中承德市38万,占流域总人口的37.8%.承德市位于滦、潮河上游,是两河的发源地,占滦、潮河密云、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以上流域面积的69.9%.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面积15788km2,涉及承德市4个县,面积6107km2,占水库控制流域面积的38.7%;潘家口水库上游流域面积33700km2,涉及承德市8县3区,面积28858.15km2,占85.6%;大黑汀水库上游35635km2,两库区间面积1935km2,其中承德市兴隆县为965.85km2,占区间面积的49.9%.天津市于桥水库上游蓟运河流域面积2060km2,兴隆县为965km2,占46.8%.  相似文献   

6.
2012年汛期,黄河干支流多次形成洪峰过程,其中编号洪峰4场,黄河上中游遭遇30年来最大洪水。流域各省(自治区)合力抗洪,实现了水库河道减淤、洪水资源利用的多赢目标。回顾了2012年黄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总结了流域洪水调度的思路与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黄河上游河道防洪工程建设、加强上游河道管理、规范水库防洪调度管理、完善暴雨洪水监测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密云水库进入高水位运行阶段以来,流域降水量水文特征参数计算成为重要的工作,频率曲线的计算适配是关键性的工作之一,普通的水文频率曲线计算是利用监测站收集的长序列数据,如全年降水量历史资料,通过建立经验公式法、降雨量模数法和模比系数法等数学公式,得到工作所需的频率计算。在所有的计算中,目前比较成熟的模型是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文章利用该模型,对密云水库汛期降水量进行建模,对密云水库流域的汛期6月、7月、8月和9月的降水量进行分析计算,利用P-Ⅲ模型进行建模,得到全汛期及汛期逐月的P-Ⅲ频率曲线,期望能够更加精准高效的进行暴雨预测,指导水库防汛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密云水库是华北最大的水库,其工程安全关乎下游京津冀地区数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水库高水位运行,对水库的防汛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阐述了密云水库防汛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响应要求,分析了各专项保障并提出了措施,以应对防汛过程中突发事故,最大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常持正  杨立宏 《北京水务》1995,(6):46-51,60
水库上游流域污染源调查及水质现状评价常持正,杨立宏密云水库自80年代以来,在供水方面,主要是保证首都的生活及工业用水,已成为首都主要饮用水源。以密云水库为水源的自来水九厂一期工程,于1987年投入运行;1995年5月直接从密云水库引水的九厂二期工程又...  相似文献   

10.
防汛物资是抢险工作最重要物质条件,汛前必须储备妥当。近年来,密云水库高水位运行,增加了水工建筑物出现渗透破坏等隐患的风险,对水库抢险物资储备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阐述了高水位运行下的土石坝可能出现的险情、应对措施及各种抢险物资的应用场景,从抢险物资的种类、数量、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以及存在问题和建议措施分析了密云水库抢险物资储备管理现状,为水库抢险物资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的地表水源地,其库区水质状况与流域人类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其水源安全保障将直接影响首都城市生态系统的安全。结合密云水库水源区建设与管理的技术要求,归纳总结了密云水库目前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和水源安全保护的现实需求,提出了密云水库城市水源安全保障的引水调控技术、入库污染物总量控制与管理方案及密云水库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等保障对策措施,可为南水北调来水后密云水库水源安全保障的管理与监督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洪河与上中游水库群、西平县杨庄滞洪区、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是淮河防洪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小洪河防洪工程联合运用承担了豫南防汛工作中重点防洪任务,自2008年来未发生洪水过程,西平县小洪河城区段通过城市水系治理工程,行洪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2020年7月21日至23日发生在小洪河流域大到暴雨产生的小洪河洪水,进行降雨、洪水过程、洪水量级、洪水传播时间、工程防洪调度等方面分析;发现上游水库调度对7·22洪水产生很大影响,7·22洪水中小洪河桂李站实测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与保证水位、流量关系存在异常现象;提出水库工程防洪调度运用防洪库容全部拦蓄原则,建议调整小洪河桂李站防汛特征水位,为小洪河流域洪水精准调度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峡及上游水库对长江中下游洪水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防洪效益巨大,防洪库容221.5亿m^3,它控制了沙市以上绝大部分洪水,控制了螺山以上大部分洪水,从防护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来看,三峡水库对荆江地区和城陵矶地区的防洪作用是长江上游水库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4.
吉林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个吉林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总目标分三期实施。一期目标在1999年汛前建成局域网,建立全市中型水库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二期目标在2001年前完成所有中型水库的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工作;三期目标是建立全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防洪调度信息管理系统、河道防洪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5.
密云水库是一座防洪和供水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其设计洪水的复核和计算几经演变。为找到设计洪水最新动态变化,以给水库调洪计算和大坝工程现状抗洪能力评价提供依据,在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洪水资料系列延长至2008年,并在洪水系列的三性审核中,对1991-2008年的资料进行了还原。通过对历史特大洪水考证、设计洪水频率分析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修匀计算几项内容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得出密云水库设计洪水目前的复核成果。  相似文献   

16.
密云水库是北京唯一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库水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首都人民的生活。根据密云水库1960—2009年年入库径流量和汛期径流量2类序列,采用随机水文学方法结合序列统计性质揭示了入库径流演变规律,从降雨、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变化角度探讨入库径流演变的成因。结果表明:年入库径流和汛期入库径流都呈现减小趋势,1999年以后减小趋势更为明显,年径流减小程度比汛期显著,年际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密云水库入库径流序列包含相依成分,特别是年径流序列相依关系较强。入库径流减少的趋势不是单一由降水造成,流域内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径流量锐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水库抵御洪水能力,增加洪水调度预警时间,保证水库安全运行,提出了基于特大暴雨分级的水库上限起调水位分析方法,首先分析特定历时暴雨总量范围,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特大暴雨按雨量进行分级处理,对各级暴雨进行时空分配,应用水文模型模拟洪水过程,并按原有调度方法对研究水库进行调洪演算,进而确定安全运行理想暴雨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超过安全运行理想暴雨量的各级特大暴雨,计算对应的上限起调水位,为水库预泄调度提供数据参考,增加防洪预警时间,以确保调洪时坝前最高水位不超过允许上限水位。该方法应用于洪渡河石垭子水库,计算确定了原有调度方法下水库安全运行理想暴雨量,并分析了超过该暴雨量的各级特大暴雨对应的安全运行上限起调水位,为石垭子水库防洪调度提供数据支撑。研究发现,部分中小水库防洪调度存在显著特点,按原有调度方式抵御特大洪水能力有限,新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水库抵御特大洪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20年8月,受长江上游强降雨影响,岷江、沱江、涪江发生了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在长江上游水库群全力拦洪、削峰、错峰调度后,长江上游干流朱沱至寸滩江段仍出现超保证洪水,给川渝河段带来巨大的防洪压力。重点从暴雨洪水概况、金沙江水库群调度过程、还原计算等方面对“20·8”洪水展开深入研究,量化分析金沙江水库群调度对川渝河段的防洪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沙江水库群在长江4号、5号洪水期间共拦蓄洪量47.37亿m3,占寸滩以上水库群总拦蓄量的57.7%,成功实现与嘉岷流域的洪水错峰调度,削减了川渝河段洪峰流量9 400~11 700 m3/s,降低川渝河段洪峰水位2.6~2.8 m,避免了上游干流全线超保证水位,降低寸滩站洪峰水位约2.6 m,占其洪峰水位总削减值近9成,有效减轻了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高效的运用水库水资源,实现多蓄水多发电的目的尤显重要。水库的汛限水位直接关系到水库发电效益与水库防洪安全两个方面。汛限水位越低,预留的水库调洪库容越大,对水库防洪较为有利,但是从其发电效益角度讲就会造成浪费。从星星哨水库存在问题、现状供水与灌区需水情况入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1],从其他角度来补充论证,提出了抬高汛限水位、增加水库供水能力的必要性,并分析讨论了抬高汛限水位对水库防洪标准及枢纽建筑物的影响,论证了提高星星哨水库汛限水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上游水库群是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水库所在河流、川渝河段以及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任务。长江流域面积广大,水系众多,洪水地区组成与遭遇十分复杂,防洪需求众多,防洪对象分散,且要兼顾发电、航运、供水、生态、库区安全等多种因素,水库群防洪调度面临大规模、多区域、多层次等协同调度技术难题。以长江上游25座控制性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防洪格局和防洪任务将水库群防洪调度划分为核心、骨干和群组水库,阐明了水库群多区域协调防洪的调度节点和角色定位,提出了兼顾"时-空-量-序-效"多维属性的模型功能结构,构建了长江上游水库群多区域协同防洪调度模型,并在长江流域防洪调度形成示范应用,以挖掘长江上游水库群防洪调度潜力,进而提升长江流域防洪调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