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网融合为广播电视业务的外延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加快了新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步伐。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推进,将会展现更多的物联网应用。把NGB网延伸到家庭及各行各业物联,在NGB的智能终端上进行各种各样的物联网应用,通过技术研发,产品配套,逐步形成产业链,带动整个广播电视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三网融合和NGB建设,从物联网与NGB广播电视网,广播电视物联网的MCC核心建设及广播电视网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等方面,探讨了广播电视物联网构想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谈物联网与NGB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物联网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概念与发展概况,然后从两网交集的角度分析了融合所具有的必然性。通过两网的融合可以利用NGB来提供物联网的海量数据传输网络和存储空间,并提高物联网的普及率,同时也可以通过物联网应用来丰富NGB的业务,提升广电网在国计民生事业中的地位。最后本文指出了NGB与物联网融合之后将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与广播电视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广播电视网络就是一个高端物联网,可以实现基于高速视音频业务、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基础、人与物智能相连的高端物联网应用.这个新观点大大提升了广播电视在新兴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拓宽了一般认为广播电视网络仅仅提供物联网中网络层功能的狭隘看法,从而有助于在更高的层面认识和开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 Network,NGB)的业务.  相似文献   

4.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发展将为智能家庭物联网建设提供发展契机,本文首先阐述了智能家庭网络系统结构,继而重点对涉及家庭主网联网、控制子网联网和家庭网络中间件技术的相关国际标准进行研究,最后对广电网络开展基于NGB的智能家庭物联网业务进行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NGB与物联网以及智能数字化家庭的概念,阐述NGB在建设物联网中智能数字化家庭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NGB平台可享受物联网所带来的智能化、数字化的家居生活, NGB平台在成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会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发展至今,技术上已经相当进步,因而诞生物联网的安全性问题成为了其中一个重大议题.本文讨论了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层面,分析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希望能为建设安全可靠的物联网体系提供重要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近年来LTE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趋势,在分别简述物联网和云计算分层技术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LTE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融合问题,主要从物联网感知层面、网络层面和应用层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吴立辉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39(9):28-28,30-32
本文基于网络电视网的NGB建设,结合物联网的最新技术成果,打造面向NGB的社区医疗和居家保健服务平台,实现医疗服务的多平台、多终端、低成本、广覆盖。  相似文献   

9.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本文从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NGB无线)的技术特点入手,分析了NGB无线系统在未来发展中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NGB无线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实现“三网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介绍“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分析用于“三网融合”的IPTV技术发展缓慢的内在因素,然后在分析下一代广播网(NGB)及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论证了传统广播电视网能够也应该向NGB演进,最终实现“三网融合”,为用户提供全媒体体验。  相似文献   

11.
华鸣 《电视技术》2012,36(16):7-10
探讨分析了广播电视在发展三网融合中的机遇与挑战,三网融合的内涵与特征,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三网融合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经验,给出了NGB解决方案实验室模型,尝试从业务、技术层面提出广电推进三网融合的策略和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2.
IoT/CPS的安全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IoT)和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被业界广泛关注。与传统网络不同,IoT/CPS异构融合、协同自治、开放互连的网络特性带来了巨大的系统安全方面的挑战。挑战包括安全协议的无缝衔接、用户隐私保护等。研发新的安全模型、关键安全技术和方法是IoT/CPS发展中的重点。文章基于IoT/CPS安全需求和威胁模型,提出了一种层次化的安全体系结构,并针对隐私保护、跨网认证和安全控制等IoT/CPS的关键安全技术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架构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与CPS之异同,分析了物联网的三层基础架构及EPC体系架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Venus物联网应用平台及在宝钢水处理监控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从网络体系结构入手,详细阐述了电子产品代码(EPC)系统、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系统的工作特点、安全现状、面临的安全攻击及其需要的安全防御方法.结合技术应用和发展,在提出融合不同物联网子系统的泛在物联网结构的基础上,重点从多业务数据融合和可靠控制方面,对其安全实现方法和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数字电视》2011,(8):17-18
歌华有线近日与华为签署了三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NGB的规划建设、云计算与物联网应用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在三网融合与新媒体业务发展规划及其市场需求方面探讨业务合作,并在技术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组织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物联网存在的安全风险,从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技术层面,分析了物联网的网络攻击技术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17.
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焕生  徐群玉 《电子学报》2010,38(11):2590-2599
 本文首先对物联网的概念及内涵进行分析,并从"物联感知"角度统一了对物联网各类概念的理解;综述了全球物联网发展现状,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对物联网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应用概况;然后详细探讨了当前物联网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标识技术、体系架构、网络通信、搜索发现、数据处理、安全隐私、标准化和管理,并指出其中尚需研究的问题;最后从国家、企业和学术层面对我国物联网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为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     
点评: 1 概述 纵观2012年,物联网仍以其内在客观的规律稳步发展,并没有显现出在政策驱动下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技术的重大突破.具体表现在传感器网等核心技术尚不具备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条件,技术架构与接口规范多未实现标准化;应用还局限于本地和区域,大范围规模商用模式尚待探索,难以实现低成本应用普及与规模扩张,市场化商用模式尚待进一步探索.中国已经把物联网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级政府从各个层面在优化完善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环境并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德国Rami4.0标准以及美国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工业物联网的概念,进一步突出信息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技术体系,并结合工业大数据的特征,提出通用的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架构,形成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将关注于CPS的通用应用场景.基于此架构体系开发了桥梁健康监测及养护平台,实现对桥梁日常运行情况的监管,为桥梁维保提供决策支持.目前,该平台在上海市某桥梁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和产业间深度交叉融合,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正成为支撑这一发展的关键技术,也被誉为是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的核心体系。通过将客观物理世界中实体、行为以及交互环境等精准映射至信息空间,进行实时处理并反馈回物理空间,CPS能够从系统视角和不同层面解决复杂系统的分析建模、决策优化、不确定处理等难题。该文从CPS的体系架构和设计开发流程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和难点瓶颈,探讨了CPS与边云协同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间相互支撑关系,综述了CPS在工业生产、能源电力、交通驾驶和医疗健康4个应用领域研究现状。最后,对CPS未来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以希望为信息物理系统及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提供参考,为我国产业科技变革和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