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号召我们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责任地产"会议可以认为是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总结会,同时也是房地产行业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建设诚信企业的承诺会.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3)
艺术与宗教关系密切。佛教思想文化中的"意境"说触及了艺术本身的自律性,与艺术相通、相融。之于本土油画艺术更是如此。当代许多本土油画家们都十分重视画面里的意境,使画面富有佛理、禅意及深邃的思想精神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0)
油画创作与佛教思想文化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可以说佛教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艺术本身的自律性,与艺术相通。二者在"悟性"思维方面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如油画创作艺术灵感的产生及艺术创作中"悟性"思维的具体运用等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艺术与宗教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1)
构建和谐社会,达到美好生活,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所在。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新经济发展时代的趋势,在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进行扬弃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作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创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与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家庭一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费圣英总经理提出了省电力公司和谐文化理念,即要通过加强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会和谐,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把握的着力点是:缩小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加快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广泛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扶贫济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弘扬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保护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维护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党的领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众所周知,法律是一个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认真贯彻法律工作建设。在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法"是一个社会稳定的根本,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法律建设、增强法治文明、坚定不移地走法制化路线。但是,目前为止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纰漏,还有许多急需解决的法律建设问题。基于此,本文根据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发质问题进行探究、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2)
学校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应深刻领会"和谐社会"的内涵,充分认识建构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意义与特征,努力建构科学文明的和谐校园,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佛教由古印度传入我国已近两千年,今天深深影响和渗透着我国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佛教外在表现形式的寺院,是体现佛教基本特征、进行佛教活动的道场,也给现代人带来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和神奇的联想,让人心灵净化。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人们心中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而在梵音渺渺的宁静和佛家对生命的绝对敬畏中,人心能归于平和,以向善的心看待一切,这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
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提供参照,对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拟态环境"理论与实际运用中的表现,对媒介运用拟态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及影响进行研究,并就存在的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1)
佛教伦理道德是指佛教伦理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在实践中所应有的道德行为和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佛教伦理道德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佛教伦理道德与其它宗教伦理道德社会功能相比,既有特殊性也有共性。在和谐社会中,佛教伦理道德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周达 《城乡建设》2008,(8):59-60
和谐社会是社会良好运转的动态形式.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加强城市管理与服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必须依靠创新的模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3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之一。体育是人类追求社会进步、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种社会文化,体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手段之一。体育工作应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贡献力量。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等方面。本文着重从"和谐社会"及其内涵、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的行为决定了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也决定了社会的科学与进步。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企业尤其  相似文献   

14.
发展散装水泥是一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经济措施,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部署,贯彻落实"从使用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的精神,结合我省农村特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温家宝同志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公安消防部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对社会问题、社会危机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公安消防部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和忽视,而解决社会问题的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标志着公安消防部队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工作水平。建立公安消防问题管理机制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制度安排中关键的一环,是公安消防部队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4)
<正>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作为发展的前提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发展更需要和平与稳定,顺应这一世界性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国当代的主旋律。"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各种  相似文献   

18.
3月留声     
《城乡建设》2006,(4):51-51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讨论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8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6项原则,其中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会议公报还提出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城管工作实践,我觉得在今后的城市管理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执法中努力构建和谐城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得了飞速发展.新时期,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了新时期的时代重要课题.构建和谐新农村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其中有诸多问题待于进一步解决,本文主要就此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