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孤东油田水平井在开发生产方面主要存在水平段动用不均衡的问题。从投产的稠油水平井井温测试资料显示,80%以上的油井存在着水平段内井温差异较大的情况,针对孤东油田水平井的特点及开发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为减少热损失、提高水平段总体动用程度,我们开展了水平井双管注汽技术,截止到目前我厂共现场实施水平井双管注汽技术5井次,累计增产原油3257t,提高了油田产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石油作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对于在开发上也有了较多的研究,但是许多油田的情况有所区别,特别是稠油油田水平井的采集,在进行采集的过程中,一般选择常规的笼统注汽的方式,因此也存在桌些问题,如水平段动用不均匀、采集效率较低等。本文简单分析了影响水平井段动用均匀程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储油层的非均质性、注汽及出汽的位置、蒸汽超覆及汽窜情况等,并针对上述因素提出了多点注汽方案,并对于该技术的原理、各个部分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为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水平井初期取得了较高的生产效果,但随着开发历程的延长,水平井因水平段吸汽不均导致水平段动用程度不均状况加剧,水平井日产水平下降,含水上升严重。水平井分段式注汽改善水平段动用程度不均的研究在国内兄弟油田取得了较好生产效果与管理经验,2015年通过引入水平井分段式注汽至2016年持续对水平井进行分段式注汽技术研究及应用,旨在提高水平井注汽效率,最终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提高整体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稠油热采水平井水平段水平段吸汽不均、局部突进,造成水平井段动用不均匀,动用差的问题,进行了水平井两点动态调整注汽技术研究,改变传统笼统注汽方式,在内径为76ram的4 1/2"真空隔热管内下入1.9"无接箍油管,实现小环空和1.9"油管分别对水平井的A点(脚跟)和B点(脚尖)注汽,井口可以实现配汽量的动态调整.有效的改善水平段吸气状况,提高了水平段的动用程度,提高了周期产量.  相似文献   

5.
辽河油田稠油油藏水平井由于水平段动用不均,容易引起汽窜及水侵,严重制约了水平井的正常开发。本文针对水平段动用不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平井分注分采技术,实现了水平段均匀动用,改善了水平井整体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稠油水平井大修后因受井况限制只能采用笼统注汽方式,导致水平段油藏动用不均、蒸汽局部突进严重。小井眼水平井均匀注汽技术是利用小直径软密封阻隔器、配注器等工具,将水平段分成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注汽腔,实现了水平段均衡注汽,有效缓解了水平段动用不均的矛盾,并改善了小井眼水平井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稠油热采水平井已经成为胜利油田稳产上产的重要工艺技术,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暴露出水平段吸汽剖面、产液剖面不均匀的矛盾,因此亟需相应的测试分析手段来认识注采等相关矛盾。胜利油田已开发配套的热采水平井井温剖面测试设备及解释技术,可以分析热采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程度及产液情况,从而指导注汽和采油工艺措施的实施,提高热采水平井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超稠油开发水平井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平井生产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水平段动用不均成为水平井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同心管注汽工艺技术,根据水平段井温测试曲线合理设计出汽口位置及排量,在井口实现对配汽量灵活调整,实现对水平段不同部位同时注汽,使水平段动用程度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开发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水平井扩大生产规模,维持油田稳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逐渐暴露出水平段动用不均等开发矛盾。分析认为,蒸汽超覆作用;水平段各部位区域储层非均质性差异大,吸汽强度不均,井间汽窜严重;地层亏空加大,地层压力下降,油层供液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依据水平井温度监测资料合理判断水平段剖面动用状况,采用同心管注汽工艺技术,灵活分配注汽量,实现对水平段不同区域分两段同时注汽,并通过注入混相凝胶调剖剂辅助同心管注汽进行蒸汽吞吐,有效封堵水平井段局部大孔道高渗透区域,抑制汽窜发生,提高蒸汽波及半径,调整水平段动用剖面,近而实现水平段均匀吸汽,达到提高油层动用程度和改善开采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陈家庄油田稠油资源丰富,但是具有层薄、油稠、出砂等特点,因此水平开采是有效的开采方式。水平井注蒸汽采油与常规竖直井注采相比,水平井射孔的井段长,油层打开程度大,因而可以用较低的驱动力提高采收率,目前在薄层稠油开采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陈家庄稠油水平井开采单油层注汽井段吸汽不均匀的问题,在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除了对完井方式、注汽参数、生产管柱等进行优化完善,以适应热采开发的需要外,还重点研究和推广应用了热采防砂、降低注汽压力、气体辅助吞吐等三项保障薄层稠油热采的配套增效技术,使陈家庄稠油水平井热采达到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开始,特油公司开始规模实施水平井,产量规模占公司产量的40%。随着水平井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矛盾也日趋突出,水平段动用不均成为了一个普遍问题。本文从分析影响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程度的因素入手,根据实践得出实施双管注汽、三元复合吞吐、配汽器、优化水平井注汽参数及水平井与直井组合注汽是提高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程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水平井在超稠油开发中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水平段动用不均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超稠油水平井吞吐效果。本文从分析水平井水平段动用不均原因入手,得出水平段物性差异、周边直井采出状况差异、完井及注汽管柱工艺不完善是影响水平段动用不均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经过科研攻关与现场实践,得出实施水平井分段完井分段注汽技术能有效改善水平井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由于水平井具有热损失小,能够较好地保证热采效果;能改变热应力方向,有效防止管外窜;可降低注汽压力,提高吸汽能力等优势,使得水平井热采成为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技术。笔者通过建立水平井井筒摩阻数值模拟模型,首次对水平井注蒸汽后水平段沿程参数的变化规律开展了相关研究,明确了稠油油藏热采水平井沿程的流动规律,率先揭露出热采水平井水平段动用存在端点效应,为水平井设计和井网部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由于蒸汽超覆作用,水平段各井段区域储层非均质性差异大,油层亏空加大,地层压力下降等原因,逐渐暴露出水平段动用不均,吞吐效果差等开发矛盾,依据水平井温度监测资料合理判断水平段剖面动用状况,通过采用泡沫凝胶调剖技术,有效封堵水平井段局部大孔道高渗透区域,补充地层能量,提高蒸汽波及半径,调整水平段动用剖面,实现水平段均匀吸汽,近而提高水平段动用程度,达到改善回采效果的目的,为油田开发持续稳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井温曲线在油田动态分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典型井例的分析,介绍了蒸汽吞吐水平井井温曲线测试的测试工艺,得到了井温曲线在吞吐水平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蒸汽吞吐水平井井温曲线分析结果,了解水平井水平段的温度分布,进而得到水平段的吸汽和动用情况,指导注汽调整,提高水平段的动用程度,改善吸汽效果,使油井达到最优的生产状态,为下一步措施调整做好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平井在超稠油油藏实施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平段动用程度低的问题逐渐暴露。其中套变是导致水平段动用程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依据筛管损坏程度和位置,在水平井段筛管损坏严重或者变形的位置附近设置封隔器,将损坏的位置独立分隔开,进行分段选注,只对无套坏井段实施独立针对性注汽,灵活分配注汽量,可提高水平段动用程度,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家庄油田南区主要以特稠油为主,具有油层薄,原油粘度高,易出砂,含油饱和度低的特点,自2007年以来,通过开展水平井开发经济技术政策界限,利用数模技术优化井网、井距、水平段长段、注汽参数等,成功动用陈家庄南区边部薄层稠油,建产能23.2万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以来,水平井蒸汽吞吐技术已经在超稠油开发中规模应用,成为超稠油油藏高效开发重要手段。随着水平井开发吞吐周期的增加,水平井开发出现油汽比下降、生产效果变差等问题,优化水平井注汽,提高水平井生产效果,对公司产量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利用井温剖面测试资料,结合水平井生产动态,开展了水平井优化注汽研究,分析超稠油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状况、生产变化规律、主要影响因素等。通过机理分析、数值模拟、统计等方法,提出相应的注汽设计及辅助措施实施要点,用于指导水平井开发,最大限度发挥水平井优势,最终提高超稠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9.
稠油油藏注蒸汽热采过程的汽窜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汽窜的现象的发生、危害及汽窜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对八面河油田面120区稠油汽窜的油藏地质因素和工艺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对防治汽窜的手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合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汽窜防治的措施。现场应用表明:通过采用井网调整、射孔参数优化、蒸汽吞吐工艺改进、油层改造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抑制和利用汽窜,改善油层动用状况,提高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
SAGD是超稠油蒸汽吞吐开发的接替技术,2005年在曙一区杜84块馆陶油藏进行先导试验。实施过程中,先后遇到汽液界面不合理、水平段动用状况不均匀、水平井汽窜以及注采不均衡等问题。以SAGD操作理念为指导,以动态生产曲线为基础,以动态监测系统为手段,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不断优化调整,研究出适合馆陶油藏特点的配套动态调控方法。综合利用注汽控制、水平段均匀动用、水平井防窜以及注采平衡等调控技术,使馆陶油藏生产操作平稳,达到或超过方案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