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甜菜碱为氢键受体,有机酸、糖基和醇基分别为氢键供体制备天然绿色的低共熔溶剂,基于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并结合响应面分析对紫马铃薯花色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主要考察了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溶剂含水量、溶剂摩尔比对紫马铃薯花色苷含量的影响。同时比较低共熔溶剂与常规溶剂提取对紫马铃薯花色苷在不同温度、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DPPH、ABTS+、O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以甜菜碱和柠檬酸制备酸性低共熔溶剂,摩尔比1:2.1,含水量为28.6%,在微波功率800 W,微波时间28 s条件下,紫马铃薯花色苷含量可达到228.658±1.241 mg/100 g,较常规提取工艺含量提高了56.92%。此外通过低共熔溶剂提取所得花色苷在不同光照、温度条件下稳定性均显著提高。其中太阳光对紫马铃薯花色苷影响最大,避光情况下低共熔溶剂提取花色苷保存率可达90%以上,常规溶剂提取花色苷保存率为82.78%,此外,花色苷含量也随着温度的增加不断降低,二者保存率均明显下降。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提取所得花色苷抗氧化能力更强,其清除自由基能力IC50值均小于...  相似文献   

2.
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紫马铃薯(黑金刚)花色苷的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紫马铃薯花色苷的纯化工艺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功率300 W,料液比1:50 g/mL,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15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量为(1.435±0.27) mg/g。采用AB-8大孔树脂,上样浓度0.29 mg/mL,纯化样品量9 BV,用6 BV 60%乙醇溶液洗脱,上样和洗脱速度均为2.0 mL/min,纯化后提取液中花色苷的浓度达到(6.43±0.37) mg/mL。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紫马铃薯花色苷在245 nm短波紫外线和室内散射光条件下稳定性较差,在黑暗避光条件下稳定;加热条件下稳定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含有Al3+、Mg2+、K+、Ca2+、Na+、Zn2+离子的溶液中稳定,在含有Cu2+的溶液中产生沉淀;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在碱性环境中易降解。因此,紫马铃薯花色苷应尽量在避光,冷藏或常温的酸性环境下贮藏和使用。优化的紫马铃薯花色苷提取工艺合理且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提取出的紫马铃薯花色苷产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作为健康食品着色剂或食品功能性成分应用于食品的生产和研发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以紫洋葱皮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花色苷.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了紫洋葱皮中花色苷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乙醇体积分数为53.3%,微波功率为420 W,液固比值为49.3,时间为108 s.在此条件下,紫洋葱皮花色苷得率为1.269 mg/g.提取条件中,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值、提取时间对花色苷得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花色苷的提取工艺,旨在为紫甘薯废渣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溶液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法、微波萃取法对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中的花色苷进行提取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方法及工艺条件。结果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花色苷最佳提取方法为微波萃取法,其最佳提取工艺:pH 1.5柠檬酸溶液,料液比1:20,微波功率708 W,时间4 min。在此条件下累计提取6次并测得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中花色苷总量178.33 mg/100 g。最佳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花色苷含量较高,可考虑将其应用于食品工业、生态动物饲料生产等行业。  相似文献   

5.
应用溶剂浸提法提取紫马铃薯中的花色苷。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为影响因素,以提取液中花色苷含量为响应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马铃薯花色苷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花色苷含量的影响大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83.2 min,提取温度52.7℃,料液比1:24,乙醇浓度69.5%。利用此工艺参数得到的花色苷含量为1.3392mg/g。  相似文献   

6.
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紫马铃薯花色苷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用NKA-9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液相色谱结合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离和鉴定花色苷组成。结果表明:花色苷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2.5g/100mL柠檬酸溶液)、超声功率400W、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10min,以干质量计算紫马铃薯种花色苷含量为1.362mg/g;用NKA-9大孔吸附树脂纯化,8倍柱床体积洗脱出占总量98.35%的的花色苷,花色苷纯度达到90.23%;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出紫马铃薯含有5种组分,其中3种分别是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和芍药-3-葡萄糖苷,其含量分别为0.27、0.057mg/g和0.46mg/g,三者总和占马铃薯中总花色苷含量的57.78%。马铃薯中含量最高的花色苷成分出峰保留时间为12.224min,其结构未知。  相似文献   

7.
采用酸化水法提取紫甘薯中的花色苷,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溶剂、温度、时间和料液比对紫甘薯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并对紫甘薯花色苷提取液在不同温度、pH、Na2SO3、糖类和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0.5%的盐酸水溶液作提取溶剂、温度60℃、料液比1∶20(g/mL)、时间1 h,在此条件下提取1次时花色苷含量达43.890 1 mg/100 g(鲜重)。紫甘薯花色苷不耐高温,在光照和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等条件下稳定性较高,但在Na2SO3及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紫马铃薯花色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紫马铃薯花色苷资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紫马铃薯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p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研究了提取功率、温度、时间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对紫马铃薯花色苷提取得率均有显著影响,影响最小的是超声功率。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时间5 min、提取温度35℃、提取功率350 W。本试验以柠檬酸水溶液为提取剂,减少了花色苷的降解,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9.
以红小豆种皮为试验原料,采用溶剂法、微波法、超声波法、酶法等组合工艺对红小豆种皮花色苷进行提取,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优化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研究了pH、光照、温度、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对红小豆种皮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小豆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方法为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法,各因素对花色苷提取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微波功率463 W、微波时间42 min,在此条件下得出的红小豆种皮花色苷含量为32.08 mg/100 g。红小豆种皮花色苷在pH<5的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在光照时间大于2 d和温度高于80℃的条件下稳定性差,食品添加剂蔗糖、葡萄糖、氯化钠和苯甲酸钠对其无明显影响,添加柠檬酸对其有增色作用,在Na+、Mg2+、K+离子溶液中稳定性好,在Fe3+、Cu2+离子溶液中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广西巴马紫薯花色苷提取工艺条件及对其稳定性研究,采用超声-微波联合辅助提取工艺和响应面法优化,并对紫薯花色苷提取液在不同光照时间、温度及p H条件下的稳定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紫薯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5%、超声时间24 min、液料比21:1 m L/g、超声功率210 W、微波时间1 min、微波功率500 W,在此条件下的提取量达到1.104 9 mg/g,与预测值1.161 0 mg/g相近。稳定性分析表明,随着光照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及p H值的增大,供试溶液中花色苷含量均逐渐降低。在较短时间内,光照对花色苷稳定性影响不大,温度和p H值的变化对花色苷稳定性影响较大。研究可为巴马紫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