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斌  陶皎蛟  赵雷 《四川建筑》2007,27(4):117-118
阻尼是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参数,对结构动力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从基本概念着手,分析阻尼产生原因以及从不同角度分类,得出桥梁结构中动力分析常用的阻尼为瑞利阻尼;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阻尼的实现主要有五种形式:Ap lha和Beta阻尼,和材料相关的阻尼,恒定的阻尼比,振型阻尼,单元阻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不同支承条件下的梁、框架等多种有机玻璃结构模型,在自由振动及强迫振动下阻尼系数的试验测定及分析,总结出了结构阻尼系数与结构变形和自振频率之间的关系。实例计算表明,本文的方法能较好地反映结构阻尼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结构动力分析中的复阻尼模型是在大量材料试验的基础上建立的,与粘性阻尼模型相比它能够真实的反映结构内未知的能量耗散。研究了应力无关复阻尼模型的损耗因子对结构震动响应和能量耗散的影响,以及应力相关复阻尼模型的初始损耗因子、疲劳极限应力、震动响应和能量耗散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应力无关复阻尼模型的动响应幅值随着损耗因子的增大而减小,能量耗散随着损耗因子的增大而增大,结构合适的阻尼比的选择是利用该模型进行有效动力分析的前提;与应力无关复阻尼模型相比,应力相关复阻尼模型的初始损耗因子的合理取值应当是一微小值(ε>0),它的取值对动力响应、能量输入和能量耗散的影响可以忽略;该模型的震动幅值随着疲劳极限应力的提高而增大,但最终收敛于某一稳定值;损耗因子和能量耗散随着疲劳极限应力的增加而减小,而能量输入随着疲劳极限应力的增大变化较小。该研究明确了复阻尼理论中的各个参数与响应、能量输入和能量耗散之间的关系,为复阻尼理论的进  相似文献   

4.
柴华友 《工业建筑》1996,26(2):13-19
基于一维应力波理论,通过对桩顶实测质点速度波形及分析,可以了解桩身波阻抗分布,若已知桩身截面,可确定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变化;若已知混凝土弹性模量,可确定桩身截面变化。桩周土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可与土性参数联系起来,它比完整桩实测波形反分析确定的阻尼系数更具有实用价值,且物理意义明了。此外,文中还讨论了桩端形状对实测和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者利用有机物结构和官能团能量的加和性,研究了含硫有机物标准燃烧热的规律,确定了各种含硫官能团的结构参数,利用估算公式可得含硫有机物的标准燃烧热,结果较准确,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大理岩阻尼参数与动弹性参数的动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利用MTS815 Flex Test GT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在不同围压下对大理岩进行阻尼参数及动弹性参数的动三轴测试研究。波形为正弦波,频率3 Hz,振动循环30次,动应力上限与下限分别为相应围压下试样抗压强度的0.6倍和5.09 MPa。试验结果表明,大理岩阻尼比、阻尼系数随循环周次的增加而减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动弹性模量随循环周次的增加而增大,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各围压下动弹性模量均大于静弹性模量,动泊松比均小于静泊松比,且围压越大,二者差值越大;大理岩在30循环周次以内动荷载作用下,其力学性质会逐渐强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建筑结构的粘弹性动力特性,提出了一种对高层建筑结构振动下粘弹性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机理分析。这些工作为阻尼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建立分析计算基础。  相似文献   

8.
阻尼减振结构的动态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大刚  诸文农 《工程机械》1997,28(11):22-25
解决了多层阻尼减振结构中参数之间互为耦连的难题,研究了粘弹性阻尼材料的温度-频率动态特性,并把其特性曲线拟合成方程,建立了结构的优化模型,最后以大型推土机用橡胶减振器为例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二级溢流阀主阀阻尼结构改进过程为线索,介绍了国内外典型二级溢流阀的性能试验结果,对振荡阻尼静态特性结合一种规格的阀进行了解析计算,并校核了该阀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内循环式烘干机的结构特点与规格参数的确定姜煜林(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回转式烘干机以其结构可靠、运转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水泥工业中原、燃料的烘干。传统的回转式烘干机直接烘干物料时,筒体型式均为单直筒型。由于筒体倾斜安放,物料从高端进入,由低端卸...  相似文献   

11.
基桩完整性检测中桩土相互作用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模型桩室内试验模拟真实的桩土相互作用边界条件,应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桩土相互作用阻尼系数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桩土相互作用阻尼系数随着桩周土应力增大而增大,而且还与土质和土体的含水状态有关。对于砂土、粉土、粉质粘土,在相同应力状态下,粉质粘土的阻尼作用最大,粉土次之,砂土最小;对于同一类土,饱和土体阻尼作用大于非饱和土体。最后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拟合分析建立阻尼系数与桩周土应力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谭平      兰李      贺辉      向越      郑晓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21,(1):51-60
对悬吊摆隔震系统组成的悬吊结构体系进行研究,建立了该体系的两自由度分析模型。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系统的运动方程,并给出了地震作用下上下部子结构位移响应均方值理论表达式。通过引入性能指数,综合考虑上下部子结构位移响应,定义了悬吊结构体系性能目标函数。以性能目标函数最小为优化目标,推导了悬吊结构体系最优设计参数理论解,并通过不同性能指数下体系参数分析验证了理论解的正确性。最后,以某两层剪切型框架结构作为工程算例,对结构体系的减震性能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参数均随性能指数的增大而增大,最优阻尼比与质量比呈正相关关系,最优频率比与质量比呈负相关关系; 增大性能指数,上部子结构位移响应峰值减震率增大,而下部子结构位移响应峰值减震率减小; 只要性能指数取值合理,悬吊隔震体系能同时有效控制上部子结构与下部子结构地震位移响应; 性能指数为1时,结构体系上下部子结构位移响应峰值减震率分别可达67.45%和25.16%以上。  相似文献   

13.
张建鹏 《山西建筑》2012,38(26):162-163
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在顶升前后的减振效果进行了实测分析,首次对处于施工阶段的钢弹簧浮置板地段通过轨道平板车时的隧道壁及地面振动进行了时域及频域分析,阐述了地铁对地面的振动影响水平及浮置板的减振效果,提出了地铁线路施工过程中扰民问题的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梯度功能设计理念,制备了阻尼增强的梯度结构混凝土(GSCDE),同时采用自由振动法、抗压强度试验、显微硬度计、环境扫描电镜等方法和仪器来分别测试GSCDE的阻尼特性、抗压强度、界面显微硬度、界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阻尼层厚度比例的增加,GSCDE阻尼比随之递增,抗压强度则随之递减,立方体试件破坏时外观的损伤程度得到改善;GSCDE阻尼比可达3.96%以上,抗压强度可达55.0 MPa以上;与单层高性能混凝土(HPC)或单层高阻尼混凝土(HDC)相比,GSCDE能兼顾阻尼特性和强度,解决了高阻尼混凝土的组合减振结构一体化问题;在GSCDE阻尼层和结构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区中,显微硬度从阻尼层到结构层均匀递增,2种混凝土相互渗透形成致密、均匀、稳定的整体;GSCDE中界面结合区的结合情况良好,有利于提高GSCDE的力学性能和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15.
黄欣 《山西建筑》2014,(12):30-31
以框架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参数选取为研究方向,阐述了参数的种类和选取要求,并以一个工程算例的计算结果说明了参数的改变对结果的影响,论证了参数选取对框架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李华志  苗嘉勇 《山西建筑》2007,33(36):78-79
结合传统的结构抗震设计,指出了新型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详细地阐述了隔震和减震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以及目前常用的隔震、减震装置,以推广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世博轴索膜结构的设计经历了多种方案的比选。以世博轴特大型张拉索膜结构的设计过程为主线,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该项目各种方案的结构响应进行计算。结构选型提出了无谷索方案、有谷索方案、重锤方案以及内桅杆方案,对比分析了四种方案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征,研究了世博轴索膜结构的受力性能变化与方案演变过程,确定结构最终方案为内桅杆体系。并依据自重、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支承等因素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体系是影响系统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弹性模量、泊松比等材料属性对结构的整体性能的影响很小;当膜面跨度较大或使用较重的膜材时,建议在找形阶段应考虑自重的影响;为避免计算假定与实际情况脱节,对于柔性支撑体系建议采用整体模型进行分析。图14表7参3  相似文献   

18.
严肃  傅强  蔡雪霁 《四川建材》2013,39(1):37-38
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研究通常要采用多自由度模型来进行分析和求解。对于多自由度结构体系往往运动方程是藕联的,给运动方程的求解带来不便。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构的阻尼是非经典阻尼,本文采用强迫解耦法和瑞利阻尼来对运动方程进行解耦,从而将多自由度方程化为多个单自由度运动方程。最后通过算例对这两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找到计算相对比较简便且精度满足要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实际的地震波El-Centro波为底波,在此基础上叠加三角型脉冲运动模拟近断层地震地面的激励;以人工合成的近断层地震波作为输入,研究其对混合阻尼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特性,绘制了上部结构最大加速度和基底最大滑移量的时程图,并讨论了混合阻尼隔震结构的摩擦系数、粘滞阻尼比及滞回阻尼等参数对隔震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在混合阻尼隔震结构中,摩擦系数存在一个较优值,粘滞阻尼比对脉冲能量较大的B、C类波的控制有较显著的效果,但对原始波及A类波控制效果不明显,滞回阻尼对隔震结构Smax和amax均有一定影响,通过分析给出了该参数的合理取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