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琳 《山西水利》2011,27(5):1-2
我是一名水利工作者,非常荣幸能被授予五四青年奖章,这既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全省水利系统青年工作者的肯定和支持。我从小在矿山长大,父亲是晋城矿务局的护林员。因为种树和护林防火经常不在家,所以我一直有个疑问,煤矿为什么要种树呢?直到11岁那年放暑  相似文献   

2.
在一定可供水量、生活水平、用水效率等约束条件下,构建了水资源支撑规模的量化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方法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基于两种模型,以山西省11个市为单元,研究山西省水资源可以支撑的最大人口数量与经济规模,分析大水网建设对山西省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为山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4.
《水利发展研究》2013,13(5):19-19
2011年以来,山西省认真贯彻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水利部党组提出的“河湖水系连通”的治水理念,启动实施了“两纵十横、六河连通、覆盖全省”的山西大水网建设。  相似文献   

5.
5月27日上午,吕梁市离石区下楼桥村鼓乐喧天,彩旗飘扬,备受瞩目的山西大水网中部引黄工程开工奠基仪式在这里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宣布工程奠基,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小鹏主持。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陈小江,省委常委、秘书长杜善学,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申联彬,副省长郭迎光,省政协副主席李雁红出席开工仪式。  相似文献   

6.
康梅芗  王恩瑞 《山西水利》2011,(4):2-I0001,F0002
4月8日,山西大水网建设启动动员大会在太原隆重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宣布东山供水、西山引黄两项工程正式开工,山西大水网建设全面启动,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省委副书记金道铭主持会议,省委常委、秘书长李政文出席会议,副省长刘维佳介绍了大水网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全国水利规划计划会议上,陈雷部长提出: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河流水系分布和工程布局特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城乡一体,河库联动,以水库为调蓄中枢,以河道、渠系为主要输水载体,连通河流水系与沿途水库,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完善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尽快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  相似文献   

8.
建设水网工程是新发展格局下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水利综合治理新体系的重要途径.文章总结了江苏省水网的规划建设历程,阐述了其总体格局、规模和作用,分析了其治理特点和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水网发展格局与重点建设内容,提出了相关思路与建议,为水网工程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申志海 《河北水利》2013,(12):14-15
邯郸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48.9mm.水资源总量16.7亿m3.人均占有量192m3,仅为全省、全国平均值的62%、9%.资源性缺水是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年.邯郸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做好水资源利用、引蓄、保护这一“兴水文章”.建成了生态水网工程.开辟新的调水通道增加外调水能力.在水源引蓄和利用上取得明显成效。为从根本上解决邯郸水的“内忧外患”.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定了水利发展近期战略规划概要.描绘了水利发展的蓝图,明确囊括“养水、蓄水、引水、用水、护水”的九大工程建设.为提升水源的科学引蓄和高效利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潘军峰 《中国水利》2011,(24):64-64
2011年山西加快推进以大水网为龙头的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促进水利跨越式发展.突出抓好大水网建设,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山西启动实施大水网建设总体框架是:以纵贯山西南北的黄河北干流和汾河的天然河道为主线(两纵),以覆盖全省六大盆地、11个中心城市、91个县(市、区)的十大骨干供水体系(十横)为骨架,通过河库连通工程建设,将黄河、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省内六大河流及各河流上的大中型水库相连通,形成"两纵十横、六河连通、覆盖全省"的供水网络.2011年大水网东山供水、中部引黄、小浪底调水等骨干工程全部开工.大水网基本建成后,全省总供水量将提高到91亿m3.  相似文献   

11.
从天然河湖水系和人工水利设施两方面分析了“荆楚安澜”现代水网的建设基础,多角度剖析了“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建设的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荆楚安澜”现代水网的建设思路、目标定位和总体布局,提出推进湖北水网三大功能间、不同行业领域间、不同层级水网间以及相邻水网间的协同融合,开展“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及行动,以期通过现代水网建设,为湖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
胡传廉 《中国水利》2011,(11):39-41
在回顾"十一五"期间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数字水务"建设现状和分析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水利及涉水事务管理和服务的应用需求,探讨了新技术条件下业务流程再造的发展方向,研究提出了城市"智慧水网"建设理念,设计了新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建设技术结构框架,并以"十二五"上海涉水事务信息化建设为例作了"智慧水网"发展规划的探索设计,初步提出了建设任务、目标内容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水资源丰富且较稳定,多年平均径流量约9600亿m~3特枯年有7600亿m~3,每年约有94%的水量流入大海。长江流域丰沛的水资源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基础。经过广大科技人员5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反复分析比较了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调水的东线、中线和  相似文献   

14.
《山西水利》2011,(4):1-2
(二○一一年四月八日)同志们:在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山西大水网建设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这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全省水利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必将成为山西水利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此,  相似文献   

15.
(二○一一年四月八日)同志们:在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山西大水网建设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这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全省水利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必将成为山西水利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此,  相似文献   

16.
(二○一一年四月八日)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是一个盛世兴水的喜庆日子,袁纯清书记、王君省长亲自出席大水网建设启动动员大会,由此吹响了我省十二五水利建设的进军号,这标志着山西水利事业大发展的春天到来了。下面我把大水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剖析“两山”理论科学内涵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地实践,梳理总结“两山”理论转化的典型模式,提出区域现代水网建设中实现“两山”理论转化的基本思路,进而提出在水网建设中通过打造水文旅融合新路径、构建水农融合新业态、创建“两山银行”新模式等,来推动实现“两山”理论转化。以青岛市为例,探索现代水网建设中创建水文化景观转化为水经济动力的发展模式,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8.
本刊编辑部 《山西水利》2011,27(6):63-I0001
当前,山西水利建设已步入一个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崭新时期。我省“十二五”水利规划中的“大水网”建设也正在有力推进中。为了给“大水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6月9日,省水利厅召开山西大水网重点工程选派干部动员大会,从全省推荐出的165名水利干部中,选派了100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的水利干部到建设一线,参与工程建设,接受培养锻炼。  相似文献   

19.
《山西水利》2012,(11):5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山西大水网建设,努力营造全省水利改革发展良好氛围,11月19日,山西省水利厅举行"山西大水网建设采风行"启动仪式,中央驻晋及省内12家主要媒体的新闻记者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采风活动历时5天,采风行记者团重点考察了中部引黄工程、小浪底引黄工程、山东供水工程等大水网建设骨干工程进展情况,并赴洪洞县、临猗县、高平市考察农建工程及当地大水网受益情况。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十一五"前后上海水务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进步,信息系统技术框架优化,信息化发展规划建设的历程,针对"数字水务"建设的现状,分析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了城市"智慧水网"建设理念,根据现有和新兴技术条件下的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框架的基本判断,提出"十二五"上海涉水事务信息化建设分阶段目标任务规划,描绘了"智慧水网"发展的功能效益,探索了基于信息系统技术框架设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法,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业务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