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乙烯裂解装置吊耳的裂纹、断裂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从吊耳温度场和在多种工况下应力场分布的分析计算结果中,找出了吊耳在服役3万小时左右多块出现严重裂纹,甚至断裂事件的原因。进而进行了吊耳的结构优化设计,延长了吊耳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施工现场起重吊装作业中经常遇到吊耳的选择,技术人员掌握常用的吊装耳板计算校核方法和适用条件,对设备和人身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吊装耳鼻、钢板吊耳和钢板吊钩的分析计算,得出了适用性结论,并给出了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以气瓶外测法水压试验装置的提升吊耳为研究对象,运用Pro/E软件建立提升吊耳实体模型,并采用Ansys软件中的workbench模块对该模型进行静力分析和拓扑优化。在保证提升吊耳安全可靠工作的前提下,经拓扑优化后其质量减轻30%,得到提升吊耳的精简模型。在Ansysworkbench软件中对该精简模型进行参数化建模,并进一步对该精简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变形量减少30%。此外,本设计填补了国内气瓶外测法水压试验装置具体零部件的设计与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神华集团T-STAR反应器吊装过程,解决其吊装过程的安全性问题.方法运用拟静力的思想,选取在吊装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姿态,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得到吊耳、反应器颈部、裙座、底座环等反应器重点部位的应力分布.结果通过计算分析可看出,当采用不同方法对反应器计算模型的简支边界条件进行模拟时,其计算结果差异较大,说明了合理准确模拟结构边界条件的重要性.结论采用尾架溜尾的吊装方式安全合理.改进后的方案满足强度要求,为类似的结构吊装分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乙烯裂解装置吊耳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长大型成套装置的运行周期和服役寿命,提高其运行可靠性,对增加装置的经济效益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就从国外引进的300,000t/a乙烯裂解装置多块吊耳在服役3万小时左右出现严重裂纹,甚至断裂事件,在现场测试,材料性能试验和高温断裂分析的基础上,对吊耳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已在现场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组装工艺不同,我国汽车板簧吊耳处为卷曲形式,美国雪佛兰卡车板簧第13页吊耳处采用焊接加强方式。用60Si2Mn钢制板簧尚无采用焊接的先例,在承接了美国汽车板簧生产任务后,我们首先进行了焊接工艺试验。 60Si2Mn属中碳低合金钢,其碳当量约为0.87,故可焊性差,焊接中凝固区间大,成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吊耳根部焊缝开裂现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吊耳焊缝的应力应变过程进行分析,得到焊缝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罐身直径1 400 mm的中药提取罐吊耳根部焊缝承受最大拉应力为148.98 MPa,其大于焊缝许用应力,焊缝易产生裂痕.通过加入补强筋板的方式,使其危险截面最大应力值降至77.08 MPa,有效地预防了焊缝开裂.  相似文献   

8.
用于包装系统的料斗秤,具有定量称重的功能。秤的箱体由几个吊耳悬挂称重传感器固定在基础上,箱体给料门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输出控制气缸动作,给料门有粗给料和精给料的设置,保证称重精度。由于其设计过于复杂,检测元件多、故障率高,经常因某一环节出现故障导致堵胶问题而停车.清理秤体内的胶料费时费力,产生的废胶将造成很大损失。因此考虑将料斗改造成分体式的结构,可左右两侧分开.通过上述改进,可以实现快速处理、减少停车检修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潜坝枢纽是宁夏引黄灌区的第一闸,由河西总干渠上潜坝和西干渠进水闸构成青铜峡河西灌区首部水利枢纽。在潜坝重建工程中,经过对国内新型水闸的调研与论证,最终引进了升卧式水闸。以宁夏青铜峡潜坝重建工程升卧式水闸设计为例,主要就门槽弧轨段尺寸的选定,及机架桥高度和吊耳位置进行确定,并对闸门的抗冻性、抗泥沙冲刷和闸门开度调控的功能等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升卧式闸门在寒冷地区黄河多泥沙渠道上的首次应用。宁夏潜坝枢纽重建工程于2015年4月正式通水,至今投入运行已近2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六种新型的潮流计算方法的计算原理及优缺点,它们分别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潮流计算方法、基于L1范数和现代内点理论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基于符号分析的潮流计算方法、双向迭代并行潮流计算方法、针对含HVDC和FACTS装置的混合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针对配电网的模糊潮流计算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作为承载和保护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模组的关键部件,动力电池箱常采用MIG(Melt Inert-gas,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接加工并由固定式夹具夹紧待焊件,由于夹紧力值固定,难以控制焊接变形、进而影响吊耳的焊装。以某型动力电池箱作为对象,设法通过控制焊接过程中夹具模块夹紧力的大小以改善焊接加工质量。首先,对焊接装夹方案进行模块化设计,通过有限元分析对焊接残余变形进行数值模拟,进而推导出抑制两侧横梁焊接变形所需的反作用力,以获取控制焊接变形所需的夹紧力;然后,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算法设计夹紧力气动伺服控制系统,以准确跟踪电池箱焊接过程中的夹紧力目标曲线,并在AMESim与MATLAB/Simulink组成的联合仿真平台上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最后,采用基于dSPACE的硬件在环实验系统,搭建等效实验平台对所提出的夹紧力动态调整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夹紧力动态可调焊装方案夹紧力输出值与目标值误差低于7N,预期可有效改善MIG焊接加工变形,以达到焊接工艺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业锅炉设计计算内容多、过程复杂、重复量大及效率低并且国内尚无系统的、广泛使用的工业锅炉计算软件的情况,开发出工业锅炉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软件包,建立了热力计算、强度计算、烟风阻力计算和结构优化计算4大模块,并对该软件进行了验证,保证了软件的准确性.该软件能有效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2月4日,美国国家科学、工程与医学院发布题为《量子计算:发展与前景》的研究报告,阐释了量子计算的运行模式、量子计算的算法与应用、量子计算对密码体系的影响、量子计算的硬件组成、量子计算的软件构成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量子计算技术所取得的进步与时代架构,展望了量子计算的未来发展前景。报告指出,量子计算发展至今,已引发人们极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哲学角度,联系计算复杂性、智能计算算法、计算机科学,论述了计算的普遍性、特殊性和等价性。倡导了理性的计算主义的认知观和方法论,同时批判了计算能力无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计算表单软件强大的公式输入和函数库等数值计算功能以及快速数据批处理、可视化交互和计算分析功能,可解决静定梁内力图绘制过程中遇到的大量计算和图形绘制问题,其方法具有节约时间、计算准确等特点,对科研、教学、工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阐述了静定梁内力图的计算和绘制方法,提出了使用Excel计算表单的解决方案,利用计算表单软件Excel的计算批处理、函数库、图表等功能与技术对某一商场改造工程上的力学计算问题进行了应用分析,分析过程简单快捷有效,值得工程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坑工程涉及土压力计算、内力位移计算、整体稳定性验算、降水计算以及配筋等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如何确切地确定土压力的分布及大小,求最大内力值确保基坑稳定。悬臂式支护结构设计计算软件计算土压力采用经典法和弹性支点法两种计算模式(三角形和矩形)。通过该设计计算软件对工程实例计算,发现弹性支点法与经典法中按矩形分布计算结果相近,而与经典法中三角形分布计算结果相差较大,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相差增大,并且经典法计算结果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7.
为方便快捷地计算水泥线回转窑系统的热平衡,以C++Builder为开发平台,依据国标开发了热平衡计算软件,该软件系统包括物料收入、支出的计算,热量收入、支出的计算及冷却机平衡的计算等.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较吻合说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可应用于水泥工业现场计算.  相似文献   

18.
应用SATWE和TAT软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在设计中应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SATWE和TAT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结构上采用平动计算与耦连计算的比较、侧刚计算与总刚计算的比较、对多塔计算的分析、底层层高合理取值的分析、上下抗侧移刚度比值的分析,说明在设计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并结合程序的计算原理进行设计前的详细分析,以使计算结果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9.
一种快速轨道计算起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值计算提出了一种计算快速起步的迭代方法,分析并采用迭代方法进行了起步计算.该方法实现简单、计算量小、精度高,适合于各类卫星轨道的起步计算.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面元网格化的空间目标光学特性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复杂结构空间目标光学特性的工程化计算,基于计算几何的面元网格化思想,提出了一种空间目标光学特性计算方法.建立了空间目标标准几何结构、面元网格划分、面元遮挡、面元照度计算的数学模型,设计开发了空间目标光学特性计算软件.针对不同的卫星目标,进行了光学特性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分别与解析法计算结果和试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面元网格化的计算精度优于解析方法,且与试验结果相比其计算偏差小于一个视星等,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