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亚威  苏小保 《微波学报》2012,28(S1):300-302
功分器作为功率合成电路中的关键器件,直接影响功率合成效率,目前功率合成技术的设计难点是提高各分配支路间的隔离度。本文应用CST MICROWAVE STUDIO 对传统魔T 进行阻抗匹配仿真,实现良好隔离度;进而对折叠魔T进行仿真,较传统魔T 具有小型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功分器设计中,随着频率的升高,输出端口的隔离度会变差,使系统性能下降。应某课题的需求,利用微带传输线的特性,仿真设计了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Ku 频段威尔金森功分器,设计原理是通过在输出臂适当增加微带线,同时引入隔离电阻实现输出端口匹配。将此功分器应用到阵列天线的馈电系统,子天线间端口隔离度变大,仿真结果能达到-40dB,能够满足应用需求,提升了阵列天线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高隔离度宽带双极化微带天线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健丰  李平辉  朱彤 《电子学报》2016,44(4):775-779
双极化天线由于具有极化分离的优异性能,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本文设计了一个高隔离度宽带双极化微带缝隙天线.为了获得高隔离度特性,该天线采用两个不同结构的微带线馈电,分别激励起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模式.同时在地板上开缝隙来展宽天线带宽和实现天线的小型化.仿真优化结果表明,该天线端口1和端口2的阻抗带宽分别为51%和62%,在1.71GHz~2.69GHz整个工作频带范围内两端口之间的隔离度高于40dB,且结构简单,适用于移动通信的实际应用中.  相似文献   

4.
胡召宇  徐军冉东 《微波学报》2010,26(Z1):301-304
在固态毫米波功率放大器设计中,单片MMIC 输出功率较小,提高系统功率的有效方法是采用功率合成技术,目前的功率合成技术存在的设计难点是提高各分配支路间的隔离度。本文基于对传统魔T 的分析和改进,提出了一种高隔离度的3 dB 功率分配结构。经实验测试,运用该结构设计的功率分配器,在29.3-39.3GHz 的频带内两等分支路之间的隔离度可高达-42dB,两支路的不平衡度低于0.1dB,插入损耗优于-0.25dB,很好地满足了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华  邵登云  曾升 《微波学报》2018,34(2):30-34
基于电磁场全波分析方法,设计了一种V 波段Y 型结E 面波导功分器,采用多节阶梯阻抗匹配结构实现宽频带;在主传输波导H 面中心插入阻性薄膜的陶瓷基板来提高输出端口隔离度。波导功分器采用硅铝材料制作,具有重量轻、热膨胀系数低、导热良好的优点,与陶瓷基片匹配良好。实测结果表明,在50~60 GHz 频带内,传输损耗优于0. 4 dB,典型隔离度25 dB,两路输出幅度一致性优于0. 19 dB,相位不平衡度优于1. 4°;功率容量理论值可达33 kW。经可靠性试验验证,证明该功分器可靠性高、适合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6.
微带功分器被广泛应用于电路合成技术中,本文在分析一般二功分器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二阶的宽带功分器。加工了实物,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得比较好,且满足了设计指标要求。本文对宽带功分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于二阶宽带微带功分器的设计提供了模板。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宽带高隔离度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天线的两个馈电端口分别采用了H型口径耦合和容性加载H型口径耦合,在展宽带宽的同时提高了双端口隔离度,同时利用反射板使天线获得较高增益。HFSS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天线双极化端口的阻抗带宽(VSWR〈2)达40%,增益达到8 dB以上,端口隔离度大于33 dB,该天线可被广泛应用于双极化天线阵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9.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层微带电路的宽带功分器。该功分器通过在传统的单节Wilkinson功分器的两个输出端各加两个1/4波长的短路枝节来实现宽频带。在输入输出匹配的条件下,这种功分器可以实现很好的功率分配性能,而且在整个宽频带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隔离度。这种功分器的尺寸较小(0.39λ2),并减少设计所需的电阻数量(只需要一个电阻),很容易利用单层PCB板技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为1~3 GHz的射频宽带Wilkinson功分器。该功分器采用3枝节阻抗变换器级连的方式来扩展带宽,利用ADS软件进行设计、仿真、优化,实现了在1~3 GHz的频带内,S21(S31)近似为-3 dB,输入输出反射系数小于-18 dB,隔离度小于-20 dB。  相似文献   

11.
The challenge facing SerDes (Serialiser De-Serialiser) designers is common with all current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ndustry advances show a trend to increase speed, reduce power and improve efficiency. In this article a novel line driver that can operate at speeds of up to 40 Gbps with a power supply of 1?V and a power consumption of 4.54?mW/Gb/s is presented. Pre-distortion on the front-end is used to maintain signal integrity.  相似文献   

12.
Wu  Y. Liu  Y. Liu  X. 《Electronics letters》2008,44(24):1407-1408
A novel dual-frequency power divider with isolation stubs is presented. To reduce the parasi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stubs that are connected by the isolation resistor in traditional Wilkinson power dividers, a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isolation stubs is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equations are obtained to calculate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desired dual-frequency power divider. Finally, this design concept is validat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a 0.95/2.09 GHz dual-frequency power divider.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电子技术》2017,(18):120-123
针对高功率微波对功率放大器轻重量和小体积的要求,采用基于功率分配合成技术中的同相叠加原理,设计了一种C波段的结构紧凑型窄带6路功率分配器。该分配器通过射频同轴N型连接器输入射频信号,通过环形无氧铜窄带线等相均分为6路。利用CST软件对该器件进行了初步结构优化设计和S-parameter模拟仿真,理论传输系数为-7.78 dB。结果表明,该器件能承受5.0~5.3 GHz的工作频率,功率容量达到1 000 W,各端口的功率传输效率达到97.5%以上,插入损耗为0.2 dB以内,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The design of a high-speed wide-band high resolution programmable frequency divider is investigated. A new reloadable D flip-flop for the high speed programmable frequency divider is proposed. It is optimized in terms of propagation delay and power consump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designs.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an all-stage programmable counter implemented with this D flip-flop using the Chartered 0.18 /spl mu/m CMOS process is capable of operating up to 1.8 GHz for a 1.8 V supply voltage and a 5.8-mW power consumption. By using this counter, an ultra-wide range high resolution frequency divider is achieved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for 5-6-GHz wireless LAN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基于某雷达对抗设备的测试环境对雷达模拟信号源在高速扫频情况下输出功率精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联合运用开环和闭环控制方式实现信号源在宽带高速扫频情况下进行高精度功率控制的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其实现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某X波段雷达模拟信号源的设计过程中,实现了在扫频的频点驻留时间不小于100ns条件下,输出射频功率误差不大于0.5dB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微波功率分配领域对超宽带和高功率的双重应用需求,本文呈现了一个小型化超宽带高功率的悬置带线四路功率分配网络。它采用了一种超宽带功率分配结构,避免了传统Wilkinson电路带宽限制,并结合了低阻抗集成传输线的高功率容量的特点,具有小型化、超宽带、高功率、低插损的特点。仿真设计结果表明:在2-18GHz频段内,该结构的插入损耗小于0.6dB,回波损耗优于9.5dB(在2.75-18GHz内回波损耗优于15dB),端口幅度差小于0.1dB,相位差小于1度。  相似文献   

17.
18.
设计了一种低损耗LTCC威尔金森功分器。采用低温共烧陶瓷技术,达到器件小型化设计的目的。利用交叉叠层的方法,减小了两路电路自身的寄生电容从而减小了功分器的插入损耗。为了验证该设计的可行性,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制作通带为1 425~1 900 MHz的威尔金森功分器,加工后测得其插入损耗小于–3.25 d B,尺寸仅为3.2mm×1.6 mm×0.9 mm。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微带任意分配比的混合型功率分配器的设计原理及关键技术,着重描述了研制出的一种微带混合型2路功率分配器的设计和性能,并给出了它的性能测试结果。通过这种方法,可设计出任意比的混合型2路功率分配器,通过级联的方式还可得到任意比的混合型多路功率分配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