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高汽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工作性能,文中建立了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测试的试验系统,并介绍了对转向器性能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利用压力、扭矩、角度和温度传感器检测系统性能状况,通过数据采集卡将采集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工控机,并应用Lab VIEW软件开发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对转向器性能的在线检测,为新型液压动力转向产品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循环球式液压动力转向器对汽车转向性能的影响,采用多领域统一建模语言Modelica,在仿真软件Dymola环境下建立了转向器的机械子系统模型和液压子系统模型,并将所建模型纳入已有的该车转向系统机械模型,构造了完整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模型.在仿真和实车环境下分别进行了原地有助力转向和转向轻便性两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的转向器模型正确,能准确反映实车的转向性能,为转向器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常见于高级轿车和重型汽车上。与常规的机械式转向器相比,由于汽车转向时所需的转向力是由液压系统提供而驾驶员转动方向盘仅仅是控制液压系统的动作,因而操作方向盘轻松自如。液压助力转向器实质上是一种液压伺服力矩放大器,转向器的特性主要取决于液压助力特性。为满足安全性的要求,汽车转向器厂生产的每一台液压助力转向器必须经过全面性能测试后才能装车。性能测试项目包括:输入轴转动总圈数和空载力矩、转向器满负载时输入轴力矩、转向器灵敏度和力特性、转向器的回正能力、转向器内部的内泄漏等,所有测试项目均为连…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液压动力转向器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符合汽车实际使用工况,准确真实测试该总成各项技术指标的台架试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转向行业曾在2000年对QC/T5292000《汽车动力转向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进行过修订,然而十年来,特别是齿轮齿条液压动力转向器新技术的引进,为更进一步修订适合我国国情的液压动力转向器台架试验方法,创造了条件。以下就修订后的新标准与老标准(即Q/CT529-2000)中变化较大的主要项目进行  相似文献   

5.
汽车动力转向器可靠性直接影响汽车安全性能,为了检测汽车动力转向器耐磨损性能,采用交流伺服液压技术、智能集成技术与微机测控技术等,运用液压站+伺服系统+机械力控制+数据采集和工控组件+温度控制系统+扭矩控制等来达到转向系统的综合性能测试的要求,设计了一台汽车动力转向器双工位耐磨损实验装置系统。  相似文献   

6.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是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系统,该系统为双回路液压系统,主要由分配阀、转向器、转向油箱、溢流阀、精滤器等组成。针对某型号车辆频繁出现的转向器故障,分析了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深入剖析了加在转向器上的力矩变化规律,找出了动力转向液压系统中转向器频繁损坏的原因,指出了该系统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两条腿走路 扎实迈出每一步 湖北恒隆企业集团公司生产的产品是汽车转向系统,主要产品有多种型号的汽车齿轮齿条液压动力转向器、循环球液压动力转向器、电动转向器(EPS)、转向油泵、转向管柱、传感器和产品的工艺装备等,产品覆盖国内外多种乘用车、商用车、工程车和发动机。在产品研发方面,集团公司在长春、北京和湖北分别设立了研究院和研究所。企业拥有多项专利。  相似文献   

8.
汽车转向器是汽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整体安全性和舒适性是评价整车性能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转向阀是液压助力转向器(HPS)中的核心部件。针对转向阀的对中打销工序设计了一款随行夹具,该夹具可以实现对转向阀上件、寻找灵敏度中点、打孔、压销和复检(力特性试验)等工序的一次完成,并经过检测得到良好的结果,输出合格的灵敏度曲线和力特性曲线等。  相似文献   

9.
现代轿车马力大、速度快,为了操纵的轻便和灵敏,中高档次的轿车转向器都加装了转向动力装置,又称为液压动力转向器。它具有工作无噪声、灵敏度高和体积小等优点,能够吸收来自不平路面的冲击力,在现代轿车上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液压动力转向器机构涉及整车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它的质量也反映了车辆的质量,是直接关系到车辆性能的关键部件。而阀套是液压动力转向器分配阀的关键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汽车循环球式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是确保汽车行驶系统性能和安全的重要部件,针对循环球式液压助力转向装置的稳定性控制,在循环球式液压助力转向装置的系统结构基础上,对其转向灵敏度特性和回正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对循环球式液压助力转向装置进行参数优化配置,采用动态规划算法进行稳定性控制,最后在构建的模拟循环球式液压助力转向器实验环境中验证优化设计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