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象级情感分类旨在判断句子中特定对象的情感极性类别。在现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研究中,常在模型的池化层采用最大池化操作提取文本特征作为句子表示,该操作未考虑由对象所划分的上下文,因此无法得到更细粒度的对象上下文特征。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融合多特征的分段卷积神经网络(multi-feature piecewise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MP-CNN)模型,根据对象将句子划分为两个部分作为上下文,并在池化层采用分段最大池化操作提取上下文特征。此外,该模型还将有助于情感分类的多个辅助特征融入其中,如词的相对位置、词性以及词在情感词典中的情感得分,并通过卷积操作计算词的注意力得分,有效判断对象的情感极性类别。最后在SemEval 2014数据集和Twitter数据集的实验中,取得了较基于传统机器学习、基于循环神经网络以及基于单一最大池化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基于词嵌入的卷积神经网络文本分类方法已经在情感分析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类方法主要使用基于上下文的词嵌入特征,但在词嵌入过程中通常并未考虑词语本身的情感极性,同时此类方法往往缺乏对大量人工构建情感词典等资源的有效利用。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情感词典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情感分类方法,利用情感词典中的词条对文本中的词语进行抽象表示,在此基础上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抽象词语的序列特征,并用于情感极性分类。该文提出的相关方法在中文倾向性分析评测COAE2014数据集上取得了比目前主流的卷积神经网络以及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在文本情感分类任务中特征提取能力方面的不足,提出基于扩展特征和动态池化的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的文本情感分类算法.首先,结合情感词、词性、程度副词、否定词和标点符号等多种影响文本情感倾向的词语特征,形成一个扩展文本特征.然后,把词向量特征与扩展文本特征分别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两个输入通道,采用动态k-max池化策略,提升模型提取特征的能力.在多个标准英文数据集上的文本情感分类实验表明,文中算法的分类性能不仅高于单通道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而且相比一些代表性算法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王义  沈洋  戴月明 《计算机工程》2020,46(5):102-108
以词向量为输入的单通道卷积神经网络无法充分利用文本的特征信息,并且不能准确识别中文文本的多义词。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一种细粒度的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采用word2vec进行词向量的预训练,利用3个不同的通道做卷积运算,分别为原始词向量、词向量与词性表示相结合的词性对向量以及细粒度的字向量。通过词性标注进行词义消歧,利用细粒度的字向量发现深层次的语义信息。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尺寸的卷积核以学习句子内部更高层次抽象的特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较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情感分类的准确率和F1值上性能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工程》2018,(2):210-219
为了对社交网络平台上发表的言论和信息进行情感分类,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多特征融合,提出一种情感分类方法。结合Twitter自身语言特性和情感字典资源设计语料特征和词典特征,对Twitter文本词向量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获得对应的深度词向量特征,将上述3类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并采用One-Versus-One SVM实现情感极性的分类判别。针对SemEval语料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情感分类效果,多特征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情感分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用户针对各类事件更加方便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发现用户对于某个事件的态度,面向文本信息的情感倾向性分析逐步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已有的研究方法大多是根据手工标注好的情感词典,对文本信息使用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最大熵方法等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情感分析。但是,通过手工方式建立情感词典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为了避免对情感词典的依赖,本文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文本情感分析的研究。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相关方法较已有的机器学习方法与单纯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多个对象同时讨论时,对文本的情感分析结果与针对特定对象的情感倾向可能不一致,对象级情感分类任务需在文本整体语义的场景下,重点关注与给定对象相关的内容.文中提出融合词性和注意力的卷积神经网络对象级情感分类方法.引入词性信息,通过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建模输入序列,构建对象注意力,将注意力融入到卷积神经网络结构中分析关于给定对象的情感倾向.词性信息有助于捕获与对象具有修饰关系的内容和弱化内容或距离相近但无搭配关系的句子成分的影响.结合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建模文本,更有利于同时建模文本整体语义与对象相关语义.在SemEval2014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取得优于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注意力机制方法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8.
情感分类任务需要捕获文本中的情感特征,利用重要的局部特征构建文本的特征表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已经被证明拥有出色的特征学习能力,但是该模型无法判别输入文本中特征词与情感的相关性,卷积层缺乏对单一词特征的提取。基于目前运用非常成功的注意力模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词注意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word attent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WACNN)。相比于卷积神经网络,该模型以篇章的文本信息作为输入,首先在词嵌入层之后增加注意力机制层,获取重要的局部特征词,使模型有选择地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在卷积层中增加大小为1的卷积核,提取单一词的特征;最后该方法对输入文本进行适当的文本填充,保证每个词都存在上下文信息,使模型有效提取到每个词的n-grams局部特征,避免卷积处理过程中局部信息的丢失。该模型在MR5K和CR数据集上进行验证,较普通卷积神经网络和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准确率上分别取得0.5%和2%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情感识别在人机交互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情感识别准确率,将语音与文本特征融合。语音特征采用了声学特征和韵律特征,文本特征采用了基于情感词典的词袋特征(Bag-of-words,BoW)和N-gram模型。将语音与文本特征分别进行特征层融合与决策层融合,比较它们在IEMOCAP四类情感识别的效果。实验表明,语音与文本特征融合比单一特征在情感识别中表现更好;决策层融合比在特征层融合识别效果好。且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分类器,语音与文本特征在决策层融合中不加权平均召回率(Unweighted average recall,UAR)达到了68.98%,超过了此前在IEMOCAP数据集上的最好结果。  相似文献   

10.
杨璐  何明祥 《计算机应用》2021,41(10):2842-2848
针对中文数据的特殊性导致判别时容易产生噪声信息,使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无法深度挖掘情感特征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情感词典的双输入通道门控卷积神经网络(DC-GCNN-SL)模型。首先,使用情感词典的词语情感分数对句子中的词语进行标记,从而使网络获取情感先验知识,并在训练过程中有效地去除了输入句子的噪声信息;然后,在捕获句子深度情感特征时,提出了基于GTRU的门控机制,并通过两个输入通道的文本卷积运算实现两种特征的融合,控制信息传递,有效地得到了更丰富的隐藏信息;最后,通过softmax函数输出文本情感极性。在酒店评论数据集、外卖评论数据集和商品评论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文本情感分析的其他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具有更好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能够有效地获取句子的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本情感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现有深度学习方法不能更为全面地提取文本情感特征,且严重依赖于大量的语言知识和情感资源,需要将这些特有的情感信息充分利用使模型达到最佳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与双向GRU网络的文本情感分析胶囊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多头注意力学习单词间的依赖关系、捕获文本中情感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GRU提取文本不同粒度的情感特征,特征融合后输入全局平均池化层,在得到文本的实例特征表示的同时,针对每个情感类别结合注意力机制生成特征向量构建情感胶囊,最后根据胶囊属性判断文本情感类别。模型在MR、IMDB、SST-5及谭松波酒店评论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相比于其他基线模型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BiGRU)无法获取文本局部特征,卷积神经网络(CNN)无法聚焦文本全局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字词融合的双通道混合神经网络文本情感分析模型(CW_BGCA).首先,将文本分别用字符级词向量和词语级词向量表示;然后使用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的混合神经模型分别从字向量和词向量中提取隐层特征,并分别引入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权重分配;最后将双通道网络提取的特征融合,输入到Softmax函数进行分类.在数据集上进行了多组实验验证,该方法取得了93.15%的F1值、93.47%的准确率,优于其他对照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提高文本情感分析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短文本的情感分析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针对传统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无法全面获取文本中蕴含的语义信息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使用多头自注意力层作为特征提取器,再以胶囊网络作为分类层的模型。该模型可以提取丰富的文本信息。在中文文本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深度学习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模型提高了情感分析的精度,在小样本数据集和跨领域迁移中,相比传统方法精度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微博情感分析旨在研究用户关于热点事件的情感观点,研究表明深度学习在微博情感分析上具有可行性。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微博情感分析时忽略了非连续词之间的相关性,为此将注意力机制应用到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的输入端以改善此问题。由于中文微博属于短文本范畴,卷积神经网络前向传播过程中池化层特征选择存在丢失过多语义特征的可能性,为此在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端融入树型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通过添加句子结构特征加强深层语义学习。在两种改进基础上构造出一种微博情感分析模型(Att-CTL),实验表明该模型在微博情感分析上具有优良的特性,尤其在极性转移方面仍保持较高的F1值。  相似文献   

15.
情感分析作为文本挖掘的一个新型领域,可用于分类、归纳用户发布的产品评论,从而有助于商家改善服务,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为其他消费者提供购买决策。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情感词抽取与LDA特征表示的情感分析方法,对产品评论进行褒贬二元分类。在情感词抽取中,采用人工构造的情感词典对预处理之后的文本抽取情感词;用LDA模型建立文档的主题分布,以评论-主题分布作为特征,用SVM分类器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评论褒贬分类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在进行情感分析任务时会忽略词的上下文语义以及CNN在最大池化操作时会丢失大量特征信息,从而限制模型的文本分类性能这两大问题,提出一种并行混合神经网络模型CA-BGA。首先,采用特征融合的方法在CNN的输出端融入双向门限循环单元(BiGRU)神经网络,通过融合句子的全局语义特征加强语义学习;然后,在CNN的卷积层和池化层之间以及BiGRU的输出端引入注意力机制,从而在保留较多特征信息的同时,降低噪声干扰;最后,基于以上两种改进策略构造出了并行混合神经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收敛速度快的特性,并且有效地提升了文本分类的F1值,在中文评论短文本情感分析任务上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篇章级的情感分类中由于篇章级文本较长,特征提取较普通句子级分析相对较难,大多方法使用层次化的模型进行篇章文本的情感分析,但目前的层次化模型多以循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为主,单一的循环神经网络结构提取的特征不够明显。本文针对篇章级的情感分类任务,提出一种层次化双注意力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改进,构建词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然后模型从两个层次依次提取篇章特征,第一层次使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发现每个句子中的重要词汇,提取句子的词特征,构建句子特征向量;第二层次以循环神经网络获取整个篇章的语义表示,全局注意力机制发现篇章中每个句子的重要性,分配以不同的权重,最后构建篇章的整体语义表示。在IMDB、YELP 2013、YELP 2014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模型较当前最好的模型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Liao  Wenxiong  Zeng  Bi  Liu  Jianqi  Wei  Pengfei  Fang  Jiongkun 《Applied Intelligence》2022,52(10):11184-11198

As various social platforms are experiencing fast development, the volume of image-text content generated by users has grown rapidly. Image-text based sentiment of social media analysis has also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from researchers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challenge of image-text sentiment analysis is how to construct a model that can promote th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image and text. In most previous studies, images and text were simply merged, whil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was not fully considered.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mage-text interaction graph neural network for image-text sentiment analysis. A text-level graph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extract the text features, and a pre-train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is employed to extract the image features. Then, an image-text interaction graph network is constructed. The node features of the graph network are initialized by the text features and the image features, while the node features in the graph are updated based on the graph attention mechanism. Finally, combined with image-text aggregation layer to realize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prove that the presented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 than existing methods. In addition, a large-scale Twitter image-text sentiment analysis dataset was built by us and used in th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