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蜂窝网络覆盖下的D2 D通信场景中,D2 D对的距离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值.为了解决D2 D用户由于距离过大不能建立直接通信链路的问题,提出一种协作传输CRNG方案.使用蜂窝用户作为D2 D对的信息中继,解码并转发D2 D用户的信号.该方案在保证中继蜂窝用户的通信质量基础上提升了D2 D对的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CRNG传输方案能够提高D2D用户的数据速率及D2D对的接入率,改善蜂窝系统的服务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多用户协作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中,针对传统中继转发方式单一,中断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译码/放大转发(HDAF)协议的改进式最优中继选择策略.该策略以中继能否成功解码信号为依据,将多个中继划分为DF候选中继子集与AF候选中继子集,并选出其中接收信噪比最高的中继参与协作.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通信性能,本文还引入自动重传(ARQ)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混合译码/放大转发(IHDAF)协议的中继选择策略.分别推导了两种策略下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并通过蒙特卡罗实验对不同策略的中断概率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两种策略相比于传统策略能够获得更低的中断概率,特别是IHDAF中继选择策略始终可以实现更佳的中断性能. 相似文献
3.
4.
针对传统的多中继协作网络传输中低频谱效率和高功率消耗等问题,在非正交多址技术的多中继协作通信网络中,提出一种基于中断概率的被动中继选择策略。推导网络中两个用户的中断概率的精确表达式,并分析两个用户在高信噪比下中断概率的近似结果和它们的分集增益。仿真分析中继数目、中继位置和功率分配系数对两个用户中断性能的影响。与非正交协作网络中部分中继选择策略仿真对比,结果表明,中继数目大于2时,该策略分集增益更大,并且随着中继数目的增大,该策略具有显著的中断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机器类通信中不同服务质量(QoS)要求的设备接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资源分配方案.面向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提出一种基于双向匹配的子载波分配算法;面向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AGA)的资源分配方案,改进染色体编码规则和适应度函数的惩罚因子.仿真结果表明,所...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无线局域网MAC层协作通信的不足,提出一种根据即时信道信息选择最优中继的策略,引入固定退避时隙和改进的随机退避时隙解决中继碰撞问题,增加CTC(Compete to Clear,取消竞争)控制帧来协调源-中继-目的节点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吞吐量和服务延迟为性能指标对新算法和现有MAC算法进行仿真和比较,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带来网络性能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D2D技术作为5G通信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优势之一为利用D2D用户间的短距离通信来提高端到端的传输速率。而当D2D用户间距离较大时,由于用户发射功率有限,这一特性不再凸显。本文考虑利用中继技术增强D2D链路的性能。在传统D2D通信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研究了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和译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DF)两种中继辅助下的D2D通信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模式间选择方案。特别地,该模式选择方案以闭式解的形式表述,且仅包含基本数学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模式选择方案后,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系统始终选择性能最优的通信模式进行端到端的通信,系统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LTE网络采用非正交多址来增强网络容量,采用D2D来提高频谱效率;让D2D用户使用非正交多址技术共享蜂窝用户的频谱资源可以缓解当下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但也会在D2D用户和蜂窝用户之间引入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的D2D用户和蜂窝用户的共享研究方案,对于蜂窝用户和D2D用户之间的干扰采用SIC技术消除。该方案不仅通过调整用户的传输功率来优化系统的吞吐量,而且提高了边缘用户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NOMA的D2D用户和蜂窝用户之间的通信方案在性能上优于传统的蜂窝资源分配方案和干扰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9.
10.
11.
霍成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7(4):40-41,44
P2P匿名通信系统需要系统成员共同参与信息转发,而部分不积极参与通信的成员的Free-riding行为将导致匿名系统性能降低。针对P2P匿名系统中部分成员不积极参与匿名转发信息的自私行为,基于区分服务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声誉的匿名通信方案,该方案通过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发送信息次数,降低了不积极参与信息转发成员的声誉值,使不同声誉值的成员获得的匿名性能不一样。理论分析和计算数据表明,应用声誉机制能确保正常成员的匿名度不变,但降低自私成员的匿名度,从而有效减少部分成员不积极参与转发匿名信息的自私行为。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7)
针对认知无线电自组网络中传统的频谱感知方案需要网络拓扑先验知识导致能量消耗过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的分布式协作频谱感知方案。首先,通过基于共识的算法处理带有固定图的网络模型,无需任何网络拓扑的先验知识,减少了获得认知需要的消息交换次数;然后,利用基于组件的方式计算梯度,梯度场随着认知无线电感知的能量一起变化,实现完全分布式且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最后,仿真实验从可靠感知、收敛次数和能量消耗三个角度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现有感知方案,明显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4)
个人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信息的传递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即时通信的研究大多针对集中式固定系统,不能最大化地发挥移动终端的特性。基于Android智能平台及无线自组技术,设计并实现一套即时通信方案,能实现小范围内的陌生用户之间的即时通信,控制短信使其具有定时发送、定时删除的功能。通过搭建实际测试环境,验证该方案能够准确地完成自组织通信以及智能短信的收发。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6)
针对混凝土搅拌车企业里出现混凝土搅拌车工作时车辆严重偏离轨迹、司机偷油偷料及车辆严重超速等情况下,电话语音呼叫系统不能及时语音自动拨号通知客户,提出一种将语音呼叫系统与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的业务服务器连接进行数据交互的语音呼叫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首先进行GPS接口通信协议的设计,然后利用此协议进行语音呼叫系统的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最后进行系统功能测试。实际结果表明,当监控到车辆出现严重异常时,语音呼叫系统能够第一时间自动拨号给车辆企业告知车辆信息,通话过程可以实时监控车辆位置信息,使企业更好地管理车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防止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9)
针对组播网络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播成员通信代价的密钥管理方案。新方案首先根据节点间的通信距离、能量采用Kruskal算法来构造簇头间路由树,簇内普通节点与本簇簇头间为星型拓扑。之后考虑树中兄弟节点关系将路由树映射成逻辑密钥树,密钥树中叶子节点与簇头成员一一对应。最后实现组播成员的动态加入与删除。理论分析与Matlab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方案适用于大规模的组播通信,在减少组成员存储量的同时,降低了组成员的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16.
目前无线协作通信系统中存在系统能量消耗大、网络生命周期短等问题,良好的中继选择方案是减小能耗的有效途径。因此,提出基于AHP的灵活节能中继选择算法。在信息传输阶段,由控制单元根据协作概率判断节点是否激活自身侦听广播信息包,为减小能耗对协作概率进行优化,并根据系统中断概率获得预计信息量的表达式。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节点剩余能量比、链路信噪比、中断概率,从激活状态下的节点中灵活选择优化中继节点进行协作传输。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预计即时信息量、中断概率、能耗均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有效减少协作通信网络中的能量消耗,提升网络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对基于固定IPv6网路的安全通信方案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移动IPv6网络的安全通信扩展方案.通过对固定IPv6网络中的基于亲密伙伴的安全通信方案进行改进,并结合移动IPv6网络中移动节点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动态构建安全通信管理模式的新思想.以移动子网内部移动节点的预测驻留时间为标准来选取子网内部的管理节点.通过在移动网络中构造一个动态管理节点,妥善地解决了原方案在移动IPv6网络中的扩展问题.最后,通过对新方案进行了仿真和分析,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12)
针对D2D通信与蜂窝通信复用频谱资源时会产生同频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保证蜂窝用户通信质量的功率分配算法。在保证蜂窝用户平均SINR和最小SINR双重约束的基础上,建立以最大化D2D链路平均吞吐量为目标的凸优化问题,并利用拉格朗日函数推导出最优功率分配的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保证蜂窝用户通信质量,而且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D2D链路以及整个系统的总吞吐量。 相似文献
19.
介绍轻钢别墅龙骨成型机的加工过程。考虑到布局和加工的便捷性,采用Wi-Fi方式与松下Mewtocol协议建立通信。基于Python高效灵活、面向对象等特性,提出使用单进程方案、多线程方案、多线程与多进程相结合的通信方案。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多线程与多进程相结合的通信方案优于其他方案。一方面完成龙骨加工过程中加工数据的传输,发挥Wi-Fi通信的优势,提升工控机的便携性;另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多核CPU的性能,相比其他通信方案数据传输与加工控制相对独立,提高了工控机的资源利用率与实际生产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