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预处理模型将自然语言处理带入一个新时代。预训练模型的目标是如何使预训练好的模型处于良好的初始状态,在下游任务中达到更好的性能表现。对预训练技术及其发展历史进行介绍,并按照模型特点划分为基于概率统计的传统模型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式模型进行综述;简要分析传统预训练模型的特点及局限性,重点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预训练模型,并针对它们在下游任务的表现进行对比评估;梳理出具有启发意义的新式预训练模型,简述这些模型的改进机制以及在下游任务中取得的性能提升;总结目前预训练的模型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后续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实体关系抽取作为文本挖掘和信息抽取的核心任务,意图从自然语言文本中识别并判定实体对之间存在的特定关系,为智能检索、语义分析等提供了基础支持,有助于提高搜索效率,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相比从单句中进行抽取,文档中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实体关系语义,因此近年来很多新的抽取方法纷纷将研究重点从句子层次转移到文档层次,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文中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文档级实体关系抽取的主流方法和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文档级关系抽取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然后从基于序列、基于图和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3个方面介绍多种文档级关系抽取方法,最后对各种方法使用的数据集及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面向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预训练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早期的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长期使用Word2Vec等词向量方法对文本进行编码,这些词向量方法也可看作静态的预训练技术。然而,这种上下文无关的文本表示给其后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带来的提升非常有限,并且无法解决一词多义问题。ELMo提出了一种上下文相关的文本表示方法,可有效处理多义词问题。其后,GPT和BERT等预训练语言模型相继被提出,其中BERT模型在多个典型下游任务上有了显著的效果提升,极大地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技术发展,自此便进入了动态预训练技术的时代。此后,基于BERT的改进模型、XLNet等大量预训练语言模型不断涌现,预训练技术已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不可或缺的主流技术。文中首先概述预训练技术及其发展历史,并详细介绍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经典预训练技术,包括早期的静态预训练技术和经典的动态预训练技术;然后简要梳理一系列新式的有启发意义的预训练技术,包括基于BERT的改进模型和XLNet;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预训练技术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预训练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文本表示学习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在经历了向量空间模型、词向量模型以及上下文分布式表示的一系列发展后, 其语义表示能力已经取得了较大突破, 并直接促进模型在机器阅读、文本检索等下游任务上的表现不断提升. 然而, 预训练语言模型作为当前最先进的文本表示学习方法, 在训练阶段和预测阶段的时空复杂度较高, 造成了较高的使用门槛. 为此,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哈希和预训练的新的文本表示学习方法, 旨在以更低的计算量实现尽可能高的文本表示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 在牺牲有限性能的情况下, 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大幅降低模型在预测阶段的计算复杂度,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模型在预测阶段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张博旭  蒲智  程曦 《计算机工程》2023,(6):292-299+313
维吾尔语属于低资源语言和黏着性语言,现有维吾尔语文本分类方法缺少足够的语料来训练维吾尔语预训练模型。因此,维吾尔语无法基于预训练模型提取有效的句向量信息。现有的文本分类方法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提取词向量,然而,维吾尔语具有特征稀疏且维度偏高的特点,使得其在文本分类上的效果较差。为此,提出基于提示学习的维吾尔语文本分类方法。基于提示学习,采用多语言预训练模型Cino构造不同的模板,利用模型的掩码预测能力对不同的掩码位置进行预测。为避免掩码预测的词汇信息具有多样性,将模板掩盖掉的词向量代替整体的句向量,利用掩码模型的预测能力,以有限大小的向量表示当前句子的语义信息,将下游任务靠近模型的预训练任务,减少在微调阶段两者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在爬取维吾尔语网站所构建新闻数据集上进行的文本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相比Cino微调预训练模型,融合提示学习的Cino模型的F1值最高可达到92.53%,精准率和召回率分别提升了1.79、1.04个百分点,具有更优的维吾尔语文本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6.
藏文文本分类是藏文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基础任务,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加微调的方式是当前的主流文本分类方法。然而藏文缺少开源的大规模文本和预训练语言模型,未能在藏文文本分类任务上进行验证。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抓取了一个较大规模的藏文文本数据集,并在该数据集的基础上训练一个藏文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base-Tibetan)。将该方法应用到多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文本分类模型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预训练语言模型能够显著提升藏文文本分类的性能(F1值平均提升9.3%),验证了预训练语言模型在藏文文本分类任务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CV)和自然语言处理(NLP)等单模态领域都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性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多模态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慢慢展现.视觉语言学习作为多模态学习的重要部分,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得益于Transformer框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预训练模型被运用到视觉语言多模态学习上,相关任务在性能上得到了质的飞跃.系统地梳理了当前视觉语言预训练模型相关的工作,首先介绍了预训练模型的相关知识,其次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分析比较预训练模型结构,讨论了常用的视觉语言预训练技术,详细介绍了5类下游预训练任务,最后介绍了常用的图像和视频预训练任务的数据集,并比较和分析了常用预训练模型在不同任务下不同数据集上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中预训练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外部知识引入到预训练语言模型的知识驱动方法在NLP任务中表现优异,知识表示学习和预训练技术为知识融合的预训练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概述目前经典预训练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在新兴预训练技术支持下具有代表性的知识感知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分别介绍引入不同外部知识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并结合相关实验数据评估知识感知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在NLP各个下游任务中的性能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预训练语言模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领域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预训练语言模型在情感文本的生成任务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现有情感文本生成方法多使用软约束的方式控制文本整体的情感属性,缺乏单词和短语级别的硬性控制。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硬约束限制下的情感文本生成方法。首先使用方面情感分析技术提取句子的方面词、情感词并判断情感极性;之后,选择目标情感的方面词和情感词作为预训练语言模型的硬约束输入来重建完整句子,其中,设计了一种新的单词权重计算方法,旨在使模型优先生成重要单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句子不仅具有方面级情感,在文本质量和多样性的评价指标上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多模态机器学习领域,为特定任务而制作的人工标注数据昂贵,且不同任务难以进行迁移,从而需要大量重新训练,导致训练多个任务时效率低下、资源浪费。预训练模型通过以自监督为代表的方式进行大规模数据训练,对数据集中不同模态的信息进行提取和融合,以学习其中蕴涵的通用知识表征,从而服务于广泛的相关下游视觉语言多模态任务,这一方法逐渐成为人工智能各领域的主流方法。依靠互联网所获取的大规模图文对与视频数据,以及以自监督学习为代表的预训练方法的进步,视觉语言多模态预训练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不同视觉语言任务之间的壁垒,提升了多个任务训练的效率并促进了具体任务的性能表现。本文总结视觉语言多模态预训练领域的进展,首先对常见的预训练数据集和预训练方法进行汇总,然后对目前最新方法以及经典方法进行系统概述,按输入来源分为图像—文本预训练模型和视频—文本多模态模型两大类,阐述了各方法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并将各模型在具体下游任务上的实验情况进行汇总。最后,总结了视觉语言预训练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现有的视觉语言预训练方法侧重于理解任务,并在训练时使用类似于BERT的损失函数(掩码语言建模和图像文本匹配).尽管它们在许多理解类型的下游任务中表现良好,例如视觉问答、图像文本检索和视觉蕴涵,但它们不具备生成信息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视觉语言理解和生成的统一多模态预训练(unified multimodal pre-training for vision-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 generation, UniVL). UniVL能够处理理解任务和生成任务,并扩展了现有的预训练范式,同时使用随机掩码和因果掩码,因果掩码即掩盖未来标记的三角形掩码,这样预训练的模型可以具有自回归生成的能力.将几种视觉语言理解任务规范为文本生成任务,并使用基于模版提示的方法对不同的下游任务进行微调.实验表明,在使用同一个模型时,理解任务和生成任务之间存在权衡,而提升这两个任务的可行方法是使用更多的数据. UniVL框架在理解任务和生成任务方面的性能与最近的视觉语言预训练方法相当.此外,实验还证明了基于模版提示的生成方法更有效,甚至在少数场景中它优于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
Most existing vision-language pre-training methods focus on understanding tasks and use BERT-like loss functions (masked language modeling and image-text matching) during pre-training. Despite their good performanc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downstream tasks, such as 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 image-text retrieval, and visual entailment, these methods cannot generate information. To tackle this problem, this study proposes Unified multimodal pre-training for Vision-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 generation (UniVL). The proposed UniVL is capable of handling both understanding tasks and generation tasks. It expands existing pre-training paradigms and uses random masks and causal masks simultaneously, where causal masks are triangular masks that mask future tokens, and such pre-trained models can have autoregressive generation abilities. Moreover, several vision-language understanding tasks are turned into text generation tasks according to specifications, and the prompt-based method is employed for fine-tuning of different downstream tasks.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re is a trade-off between understanding tasks and generation tasks when the same model is used, and a feasible way to improve both tasks is to use more data. The proposed UniVL framework attains comparable performance to recent vision-language pre-training methods in both understanding tasks and generation tasks. Moreover, the prompt-based generation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 and even outperforms discriminative methods in few-shot scenarios.  相似文献   

13.
任务中的生成式摘要模型对原文理解不充分且容易生成重复文本等问题,提出将词向量模型ALBERT与统一预训练模型UniLM相结合的算法,构造出一种ALBERT-UniLM摘要生成模型。该模型采用预训练动态词向量ALBERT替代传统的BERT基准模型进行特征提取获得词向量。利用融合指针网络的UniLM语言模型对下游生成任务微调,结合覆盖机制来降低重复词的生成并获取摘要文本。实验以ROUGE评测值作为评价指标,在2018年CCF国际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会议(NLPC-C2018)单文档中文新闻摘要评价数据集上进行验证。与BERT基准模型相比,ALBERT-UniLM模型的Rouge-1、Rouge-2和Rouge-L指标分别提升了1.57%、1.37%和1.60%。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ALBERT-UniLM模型在文本摘要任务上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基准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文本摘要的生成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预训练语言模型(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s,PLM)提取句子的特征表示,在处理下游书面文本的自然语言理解的任务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当将其应用于口语语言理解(spoken language understanding,SLU)任务时,由于前端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的错误,会导致SLU精度的下降。因此,本文研究如何增强PLM提高SLU模型对ASR错误的鲁棒性。具体来讲,通过比较ASR识别结果和人工转录结果之间的差异,识别出连读和删除的文本组块,通过设置新的预训练任务微调PLM,使发音相近的文本组块产生类似的特征嵌入表示,以达到减轻ASR错误对PLM影响的目的。通过在3个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相比之前的方法,精度有较大提升,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将知识引入到依靠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模型中是实现人机混合智能的一种重要途径.当前以BERT为代表的预训练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是由于预训练模型大多是在大规模非结构化的语料数据上训练出来的,因此可以通过引入外部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在确定性和可解释性上的缺陷.该文针对预训练词嵌入和预训练上下文编码器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