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广泛应用于侧信道攻击(side channel attack,SCA)领域.针对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侧信道攻击中训练集数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侧信道攻击的功耗轨迹扩充技术,使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onditional generate against network,CGAN)实现对原始功耗轨迹的...  相似文献   

2.
杨帆  张倩颖  施智平  关永 《软件学报》2023,34(1):381-403
为保护计算设备中安全敏感程序运行环境的安全,研究人员提出了可信执行环境(TEE)技术,通过对硬件和软件进行隔离为安全敏感程序提供一个与通用计算环境隔离的安全运行环境.侧信道攻击从传统的需要昂贵设备发展到现在仅基于微体系结构状态就能通过软件方式获取机密信息的访问模式,从而进一步推测出机密信息.TEE架构仅提供隔离机制,无法抵抗这类新出现的软件侧信道攻击.深入调研了ARM TrustZone、Intel SGX和AMD SEV这3种TEE架构的软件侧信道攻击及相应防御措施,并探讨其攻击和防御机制的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ARM TrustZone、Intel SGX和AMD SEV的基本原理,并详细阐述了软件侧信道攻击的定义以及缓存侧信道攻击的分类、方法和步骤;之后从处理器指令执行的角度,提出一种TEE攻击面分类方法,利用该方法对TEE软件侧信道攻击进行分类,并阐述了软件侧信道攻击与其他攻击相结合的组合攻击;然后详细讨论TEE软件侧信道攻击的威胁模型;最后全面总结业界对TEE软件侧信道攻击的防御措施,并从攻击和防御两方面探讨TEE软件侧信道攻击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中的缓存侧信道攻击层出不穷.从最早利用缓存计时分析推测密钥的想法提出至今,缓存侧信道攻击已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和演进.研究中梳理了信息系统中缓存侧信道攻击风险,并对缓存侧信道攻击的攻击场景、实现层次、攻击目标和攻击原理进行了总结.系统分析了针对缓存侧信道攻击的防御技术,从缓存侧信道攻击防御的不同阶段出发,分析了攻击检测和防御实施2部分研究工作,并基于不同防御原理对防御方法进行分类和分析.最后,总结并讨论了互联网生态体系下缓存侧信道攻击与防御的研究热点,指出缓存侧信道攻击与防御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想要在这一领域开始研究工作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处理器的优化技术,包括乱序执行和推测机制等,对性能至关重要.以Meltdown和Spectre为代表的侧信道攻击表明:由于异常延迟处理和推测错误而执行的指令结果虽然在架构级别上未显示,但仍可能在处理器微架构状态中留下痕迹.通过隐蔽信道可将微架构状态的变化传输到架构层,进而恢复出秘密数据,这种攻击方式称为瞬态执行攻击.该攻击有别于传统的缓存侧信道攻击,影响面更广,缓解难度更大.深入分析了瞬态执行攻击的机理和实现方式,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与防御方法进行了总结.首先,介绍了处理器微架构采用的优化技术,并分析了其导致瞬态执行攻击的功能特征;然后,基于触发瞬态执行的原语对瞬态执行攻击进行系统化分析,揭示攻击面上的明显差异;最后,有侧重点地针对攻击模型中的关键步骤和关键组件总结了已有的防御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侧信道攻击利用密码实现的物理泄露而不是理论弱点来恢复密钥,对密码系统的安全实现有严重的现实威胁.密码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能量、电磁、缓存和故障输出等侧信息均可能导致密钥信息泄漏,攻击者通过分析侧信息中与密钥相关的特征点来获取密钥信息.为了应对侧信道攻击,侧信道防御技术和抗泄漏密码学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前者的总体思路在于消除侧信息泄漏或者消除秘密信息与所泄漏侧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而后者旨在准确量化密码系统执行过程中的侧信息泄漏,进而构造具有抗泄漏安全性的密码方案.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侧信道攻击与防御技术发展:首先,剖析了时序攻击、能量分析攻击、缓存攻击和故障攻击的基本原理、攻击方法、应用场景和发展现状,并提炼出每一类攻击的通用模型;其次,概括出侧信道防御技术的本质特征,并分析了侧信道防御技术的基本原理、安全模型和应用场景;之后总结了抗泄漏密码学的基本原理与发展现状,梳理了典型的抗泄漏密码方案;最后分析了现有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芯片安全防护技术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 相关的研究一直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的热点。片上高速缓存对芯片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有效提升芯片内核访问效率。传统的缓存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安全性, 侧信道攻击会对 Cache 造成巨大威胁, 可以窃取加密密钥等内存存储敏感信息。攻击者利用侧信道的技术窃取用户的隐私数据或加密算法密钥时不会改变片上系统芯片的运行状态, 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很难检测是否受到了攻击。与基于电磁信号和基于能量检测的侧信道攻击相比,基于存储共享的侧信道攻击只需要利用软件测量就可以实现, 对芯片安全的威胁更大。目前存在多种侧信道攻击和防御手段,但缺乏一套完善的关于系统架构的安全度量方法, 对 Cache 的安全性进行有效评估。本文对 Cache 侧信道攻击和防御手段进行模型化分析, 提出一套 Cache 安全性量化研究方法。首先, 我们采用 CVSS 漏洞评分模型对 Cache 侧信道攻击进行量化评分。然后, 利用贝叶斯公式, 构建侧信道攻击和防御的关系模型。最后, 通过图模型对 Cache 侧信道攻击机理进行建模, 计算在防御架构基础上不同威胁的攻击成功率, 并结合 CVSS 防御得分求得不同防御方法的得分。本文针对 Cache 侧信道攻击进行机理建模, 对攻击和防御进行评估和探索, 为硬件安全人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海量异构的物联网终端设备承载着核心功能,更易成为攻击者的直接目标.Cache侧信道攻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终端设备和云平台中,该攻击通过构建细粒度、高隐蔽性的Cache侧信道从目标设备中提取加密密钥等敏感数据,打破设备的隔离保护机制.在综述中,针对访问驱动下的Cache侧信道攻击技术展开研究,介绍了Cache侧信道攻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的方式重点研究了“清除+重载”攻击、“填充+探测”攻击、“刷新+重载”攻击的攻击原理、攻击过程和攻击效果.以攻击特点、攻击范围和对应的防御方案为切入点,对上述3种攻击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不同攻击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进一步探讨攻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攻击最后一级缓存(last-level cache, LLC)和噪声处理方面面临的挑战.最后结合万物互联时代下,从Cache层次结构的逐步转变、云平台的海量数据存储、以及终端设备上可信应用环境的广泛部署等现状,讨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旁信道攻击方法(side channel attack)通过对密码系统的一些特殊信息的获取来进行分析与攻击.对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最主要的就是要使标量乘能够抵抗旁信道攻击方式,密码学界的研究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具体且细致的工作,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新的算法与方案.综述了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上抗旁信道攻击的进展情况,以“平稳”与“平衡”作为两条线索,讨论了椭圆曲线密码系统上抗旁信道攻击的各种策略和方案,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劣以及适用范围,并在最后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分支预测器是现代处理器的重要微架构组件,它可有效缓解流水线的控制流冒险问题,提升处理器性能.然而,尽管分支预测器的设计越发先进,设计细节也不被处理器厂商公开,但基于分支预测器的分支预测机制存在的安全问题仍不断被研究人员曝光.利用分支预测机制,攻击者能构建侧信道或隐藏通道,从而绕过软硬件的安全边界检查.在著名的Spectre攻击中,分支预测器还被用来构建瞬态执行窗口,这打破了被错误预测并执行的指令对软件程序员完全透明的错误安全假设.Spectre攻击曝光后,分支预测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的攻击变种与防御措施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从分支预测器的设计角度出发,从已公开和被研究人员逆向工程出的分支预测器设计中总结了分支预测器的工作机制,然后按分支预测器填充方式、分支预测器索引方式和分支预测利用过程等特征对现有的分支预测攻击进行归纳和整理,并总结了这些攻击的攻击模型,包括攻击场景与攻击链.随后,本文结合Intel、AMD和ARM等主流商用处理器的典型微体系结构,从攻击模型深入分析了各分支预测攻击的关联性、创新点和可行性,并提出一种评价分支预测类瞬态执行攻击可行性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0.
缓存侧信道攻击严重威胁各类系统的安全,对攻击进行检测可以有效阻断攻击。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树和AdaBoost的AD检测模型,通过匹配系统硬件事件信息特征,快速有效地识别缓存侧信道攻击。首先,分析缓存侧信道攻击特点,提取攻击硬件事件特征模式。其次,利用决策树的快速响应能力,同时结合AdaBoost对数据样本进行加权迭代,对采集的不同负载下的特征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优化检测模型在不同负载时的整体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不同系统负载条件下的检测精度均不低于98.8%,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缓存侧信道攻击。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计算模型,按需提供外包计算和存储服务,具有资源共享、多租户服务等特性.但是,它也面临着新的安全威胁,例如侧通道攻击.通过侧通道攻击,恶意用户可以突破虚拟机隔离性,以一种隐蔽的方式获取其他用户的私密信息.现有侧通道攻击方法缺乏对其他同驻虚拟机干扰的分析.然而,这种干扰在多租户云环境中是不可避免的.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ache侧通道攻击的虚拟机同驻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期望和熵分析了cache负载特征,采用基于聚类的方法提取cache负载特征,通过同驻检测策略实现虚拟机同驻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cache负载特征,并以较高的成功率实现虚拟机同驻检测.同时进一步表明,侧通道攻击是云计算面临的一种重要安全挑战.  相似文献   

12.
分组密码Cache攻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Cache攻击已成为微处理器上分组密码实现的最大安全威胁,相关研究是密码旁路攻击的热点问题.对分组密码Cache攻击进行了综述.阐述了Cache工作原理及Cache命中与失效旁路信息差异,分析了分组密码查表Cache访问特征及泄露信息,从攻击模型、分析方法、研究进展3个方面评述了典型的分组密码Cache攻击技术,并对Cache攻击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内容中心网络”(Content Centric Networking,CCN)是未来互联网架构体系群中极具前景的架构之一。尽管CCN网络的全新设计使其能够抵御目前网络存在的大多数形式DoS攻击,但仍引发了新型的DoS攻击,其中危害较大的两类攻击是兴趣包泛洪攻击和缓存污染攻击。这两类DoS攻击利用了CCN网络自身转发机制的安全逻辑漏洞,通过泛洪大量的恶意攻击包,耗尽网络资源,并导致网络瘫痪。与传统IP网络中DoS攻击相比,CCN网络中的内容路由、内嵌缓存和接收者驱动传输等新特征,对其DoS攻击的检测和防御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介绍CCN网络的安全设计和如何对抗已有的DoS攻击,然后从多角度描述、比较CCN中新型DoS攻击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兴趣包泛洪攻击和缓存污染攻击的分类、检测和防御方法,以及它们所面临的问题挑战,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攻击的多元化发展,在多种泄露条件下,密码芯片的安全风险评估问题以及优化的攻防策略选择问题成为目前研究盲点。针对多种泄露,从信息泄露的角度出发,利用信息熵对密码芯片的信息进行量化,并将互信息作为安全风险的衡量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化的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采用“自下而上,先局部后整体”的分析方法,将不同类型的泄露和攻击方法进行划分,并将互信息作为泄露风险的量化指标,通过模糊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Many authors have shown how to break the AES cryptographic algorithm with side channel attacks; specially the timing attacks oriented to caches, like Prime+Prob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wo practical timing attacks on NoC that improve Prime+Probe technique, the P+P Firecracker, and P+P Arrow. Our attacks target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 ARM Cortex-A9 core and a shared cache memory. Furthermore, we evaluate a secure enhanced NoC as a countermeasure against the timing attack. Finally, we demonstrate that attacks on MPSoCs through the NoC are a real threat and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相似文献   

16.
We introduce an extended Key Compromise Impersonation (KCI) attack against two-party key establishment protocols, where an adversary has access to both long-term and ephemeral secrets of a victim. Such an attack poses serious threats to both key authentication and key confirmation properties of a key agreement protocol, and it seems practical because the adversary could obtain the victim?s ephemeral secret in a number of methods; for example, by installing some Trojan horse into the victim?s computer platform or by exploiting the imperfectness of the pseudo-random number generator in the platform.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3-pass HMQV protocol, which is secure against the standard KCI attack, is vulnerable to this new attack. Furthermore, we show a countermeasure to prevent such an attack.  相似文献   

17.
当传感器节点布置在敌方区域并遭到敌人捕获时,敌方有能力破解传感器节点而得到其中所存储的重要信息.敌人一旦掌握这些信息,便可以复制一系列这样的节点且将其布置到网络中为进一步开展攻击作准备,这种入侵活动被称为传感器网络节点复制攻击.节点复制不同于诸如路由攻击一类的外部攻击,它直接危害传感器节点,破坏力强,给网络带来严重影响.在现有的分布式检测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簇结构的传感器网络节点复制攻击检测方案.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的方案能对节点复制攻击做出有效判断,而且传输开销较现有检测方案要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