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数据发布中的隐私保护技术一直是数据隐私研究的热点,医疗数据发布的同步更新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为解决医疗数据匿名发布的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立在(α,k)-匿名数据基础上的支持数据动态更新的算法——(α,k)-UPDATE。该算法通过对语义贴近度的计算,在(α,k)-匿名数据集中选择最贴近的等价类,再进行相应的更新操作。更新后的匿名数据集满足(α,k)-匿名约束,可有效地保护患者的隐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实际环境中稳定、有效地运行,在满足医疗数据实时一致性的同时,具有运算时间短、信息损失度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区块链的医疗记录安全存储与共享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电子医疗记录的存储与共享给病人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从而造成名誉损害和财产损失。现有的多数保护隐私的医疗记录存储与共享方案使用了中心化的管理节点,容易遭受集中攻击导致单点失效和恶意篡改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个双区块链结构的医疗记录安全存储与共享方案 EMRSBC,其中使用2条联盟链分别用于医疗记录存储与共享。该方案解决了传统单链应用中拓展性差、吞吐量低的问题,将医疗记录的共享与存储分开,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以及智能合约的链上代码实现在不可信环境中的访问控制,有效地保护了病人的隐私数据在存储与共享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区块链难以满足音视频等大容量医疗数据存储的缺陷,文章采用多云多链协同模式,进行医疗数据的安全共享。为阻断身份隐私扩散泄露,提出了一种身份多匿名化方法,匿名存储医院公钥加密的医疗数据于专有云。基于多链区分记录方式,按照患者就医服务类型,提取投影打包到相应区块链上。为预防医院矿工服务器劫持,按链评估信任值,抗击多链共识中潜在的不同矿工行为攻击,设计出一种机密性中转访问控制协议。联盟用户之间可以在不直接访问的条件下,实现医疗数据的安全共享。安全性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案能有效防范患者身份隐私泄露,可防止医疗数据的窃取和篡改,以较低成本保障共识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各医疗相关机构间数据共享困难、数据隐私易泄露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医疗病历(EHR)共享方案。首先,基于区块链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EHR数据共享模型,采用区块链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共同存储加密的EHR及相关访问控制策略,防止EHR数据被篡改和泄露;其次,将分布式密钥生成(DKG)技术与基于身份的代理重加密(IBPRE)技术相结合,设计了数据安全共享协议,协议使用委托权益证明(DPOS)算法选取代理节点,重加密EHR,实现单对用户间的数据共享。安全性分析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抵抗身份伪装和重放攻击。仿真实验与对比分析表明,DPOS算法的效率高于工作量证明(POW)算法,略低于实用拜占庭容错(PBFT)算法,但所提方案去中心化程度更高,耗费算力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多数个性化隐私保护算法,对敏感属性的保护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不同的敏感属性设置不同的阈值;另一种是泛化敏感属性,用泛化后的精度低的值取代原来的敏感属性值。两种方法匿名后的数据存在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或信息损失较大,以及数据可用性的问题。为此,提出个性化(p,α,k)匿名隐私保护算法,根据敏感属性的敏感等级,对等价类中各等级的敏感值采用不同的匿名方法,从而实现对敏感属性的个性化隐私保护。实验表明,该算法较其他个性化隐私保护算法有近似的时间代价,更低的信息损失。  相似文献   

6.
刘英华 《计算机科学》2013,40(Z6):349-353,383
匿名模型是近年来隐私保护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主要研究如何在数据发布中既能避免敏感数据泄露,又能保证数据发布的高效用性。提出了一种(α[s],k)-匿名有损分解模型,该模型通过将敏感属性泛化成泛化树,根据数据发布中隐私保护的具体要求,给各结点设置不同的个性化α约束;基于数据库有损分解思想,将数据分解成敏感信息表和非敏感信息表,利用有损连接生成的冗余信息实现隐私保护。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的个性化保护了数据隐私。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数量呈指数形式增长,一次性发布所有的数据已无法满足实时掌握数据的需求,提出(p, k)匿名增量更新算法,动态更新匿名发布数据表。为避免数据动态更新时造成隐私泄露,算法利用加密技术对敏感属性进行保护,建立暂存表及临时表辅助待更新数据及时插入。(p, k)匿名增量更新算法改善了传统算法无法实时更新数据的问题,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并利用加密技术增强了数据的隐私保护性。实验结果表明,(p, k)匿名增量更新算法在较少信息损失量以及较快更新速率的情况下,实现了数据实时更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针对含敏感关系的社会网络中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结合攻击者基于背景知识的多种类型攻击,提出一种(k2,l)-匿名模型,并分别通过基于动态规划和贪心算法的度序列匿名算法实现(k2,l)-匿名模型。该模型可同时抵御社会网络中敏感关系识别攻击、节点度攻击和朋友连接攻击。在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分析对比实现(k2,l)-匿名模型的两种算法,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了(k2,l)-匿名模型具有较高的匿名质量和较低的信息损失,能有效地保护含敏感关系社会网络中用户的隐私信息。  相似文献   

9.
k-匿名隐私保护模型中,k取值同时影响着k-匿名表的隐私保护程度和数据质量,因此,如何选择k值以达到隐私保护和数据质量的共赢具有重要意义.在对k取值和隐私保护、数据质量关系分析和证明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下的k-匿名表隐私泄露概率公式,对满足隐私保护要求的k取值范围进行了分析;根据k-匿名表的数据质量公式对满足数据质量要求的k取值范围进行了分析.根据满足隐私保护和数据质量要求的k取值之间的关系,给出了k值的优化选择算法.  相似文献   

10.
刘坚  刘晖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12):4728-4729
提出了一种新的K-匿名模型对隐私信息进行保护,将熵分类的方法应用于K-匿名模型上,实验表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对数据进行K-匿名处理后,确保共享数据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尽可能接近原始数据,同时有效地防止隐私信息的泄露。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轨迹匿名集中轨迹间的相似性过高导致的轨迹隐私泄露问题,提出抵制轨迹相似性攻击的轨迹(k,e)-匿名算法。该算法在预处理过程中,采用轨迹同步化处理方法减少信息损失;生成匿名集时,将轨迹斜率作为轨迹数据的敏感值,选择至少k条不同轨迹斜率的轨迹来满足轨迹k-匿名,并要求每个类中轨迹斜率差异值至少为e,以防止集合中轨迹的斜率相似性过高而导致隐私泄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抵制轨迹相似性攻击,在减少信息损失的同时增强了轨迹数据可用性,更好地实现了轨迹隐私保护。  相似文献   

12.
针对动态社会网络数据多重发布中用户的隐私信息泄露问题,结合攻击者基于背景知识的结构化攻击,提出了一种动态社会网络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每次发布时采用k-同构算法把原始图有效划分为k个同构子图,并最小化匿名成本;然后对节点ID泛化,阻止节点增加或删除时攻击者结合多重发布间的关联识别用户的隐私信息。通过数据集实验证实,提出的方法有较高的匿名质量和较低的信息损失,能有效保护动态社会网络中用户的隐私。  相似文献   

13.
傅鹤岗  曾凯 《计算机工程》2012,38(3):145-147,162
针对数据挖掘中私有信息的保护问题,提出一种多维敏感k-匿名隐私保护模型。将敏感属性泄露问题分为一般泄露、相似泄露、多维独立泄露、交叉泄露和多维混合数据泄露,在k-匿名的基础上,以聚类特性对多维敏感属性进行相似性标记,寻找匿名记录,计算剩余记录与已分组记录的相似性,泛化并发布满足匿名模型的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多维敏感数据,能防止隐私泄露,数据可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崔丽群  张明杰 《计算机应用》2013,33(9):2516-2519
针对车载网络通信中存在车辆隐私性保护问题,提出一个K-匿名链隐私保护机制。在查询节点处构建k匿名空间,并将包含此k个车辆的最小边界矩阵作为位置数据进行转发,转发过程中构造一条匿名链来混淆身份信息与位置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大大降低被攻击成功的概率。通过对该机制安全性及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该机制能很好地保护车载网络中车辆的位置隐私,提高了车载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及隐私性。  相似文献   

15.
宋健  许国艳  夭荣朋 《计算机应用》2016,36(10):2753-2757
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匿名技术中,为解决匿名安全性不足的问题,即匿名过程中因计算等价类质心遭受同质性和背景知识攻击造成的隐私泄漏,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隐私的数据匿名化隐私保护方法,构建了基于差分隐私的数据匿名化隐私保护模型;在利用微聚集MDAV算法划分相似等价类并在匿名属性过程中引入SuLQ框架设计得到ε-MDAV算法,同时选用Laplace实现机制合理控制隐私保护预算。通过对比不同隐私保护预算下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变化,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在保证数据高可用性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数据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位置服务中基于K-匿名方法构造的匿名集因未考虑语义信息导致语义推断攻击问题,提出了一种路网环境下的语义多样性位置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根据不同语义位置用户访问数量,利用欧氏距离选择具有相似特性的语义位置类型,构建最优语义位置类型集合。根据路段上属于该类型集的语义位置所占比例,选择最优路段构建匿名集,使得匿名集不仅满足语义多样性,而且增加了用户语义位置的不确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LSBASC算法相比,该方法在平均匿名时间上提高了27%,SDA算法的执行效率更好。在相对空间粒度上减小了21%,隐私泄露程度上降低了3%,SDA算法以更小的匿名空间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和隐私保护程度,能有效地保护用户语义位置隐私。  相似文献   

17.
在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下,传统的匿名化隐私保护算法面对背景知识攻击时抵抗力较差。为此,提出一种敏感属性聚类匿名算法。利用敏感属性之间的关联进行微聚类,使等价组中敏感属性之间在相似性增大的同时存在差异性,从而较好地抵抗背景知识攻击,提高抗泄露风险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减小数据信息表中的隐私泄露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