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阐述了对海绵城市以及本地相关政策法规的理解,探讨了雨水调蓄池的两种形式。并以实际项目为例,分析了雨水调蓄池如何通过工程措施来达到调峰、调蓄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近30年的降雨资料,并结合雨水径流污染随降雨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调蓄标准下年径流污染控制总量和经济效益,进而归纳出适合天津市初期雨水调蓄池的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3.
初期雨水调蓄池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很多城市已经对初期雨水进行了控制,在建设雨水泵房的同时设置初期雨水调蓄池,可减少初期雨水直接排河造成的污染。结合上海某泵站的建设实例,介绍了城市排水系统中初期雨水调蓄池的布置形式、容积计算、冲洗方式、运行模式等,对今后同类项目初期雨水调蓄池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合肥市老城区初期雨水污染现状与调蓄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合肥市老城区排水系统现状及初期雨水污染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现状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初雨污染情况.针对城市初期雨水产生的过程及其特性,结合合肥市20多年的降雨资料,对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得出如何选取调蓄标准及效益预测,为控制城市河道及受纳水体初雨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状况提供解决思路,给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调蓄池是控制初期雨水污染的重要设施之一。参考国内外调蓄池应用研究,结合天津市排水系统现状及初期雨水污染情况,提出先锋河和新开河调蓄池设计方案,并进行效益分析。在先锋河及新开河下修建2座调蓄池,初期实现25 mm降雨径流的截流,总体截流78%的年均径流量,雨水溢流污染物削减率约为90%,在削减污染物排河量及提高城市防汛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初期雨水调蓄池通过收集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初期雨水,并将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减少雨水对环境的污染。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雨水的收集时间、污染物浓度检测、二次污染的处理、淤泥反冲洗、格栅清渣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通过调研上海地区的初期雨水调蓄池,总结实际运行中进水、监测、自控等五大子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旨在提高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初期雨水调蓄池控制溢流污染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苏州河沿岸典型排水系统雨天溢流水量、水质变化以及调蓄池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与数学模型研究有机结合,建立了苏州河沿岸排水系统降雨径流水量水质与河网水量水质动态耦合的集成模型,计算分析了在3个典型年实际降雨条件下,苏州河沿岸调蓄池工程对溢流水量、溢流污染物的削减效果,以及控制溢流污染对苏州河水质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8.
雨水调蓄池是一种常见的径流污染控制及雨洪调控设施,通常设置在区域的雨水排放系统中。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要求市政道路的排水系统对于雨水不再是简单的速排,还需对雨水进行净化、调蓄。以厦门市海沧区某道路改造工程的雨水调蓄设计为例,将传统雨水调蓄设施与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相结合,介绍分散式的雨水调蓄设施在道路排水系统中的应用,以及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张昀 《建筑技术》2020,51(7):871-873
PP雨水模块调蓄池具有质量轻、安装快捷、布局灵活及便于维修管理等特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明显。以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之一的楼山河流域为例,介绍帝都嘉园建设工程PP雨水模块调蓄池施工做法,为海绵城市调蓄池建设累积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国内水环境治理已经进入关键阶段,然而由面源污染问题引发的黑臭水体反弹现象依然严重,初期雨水控制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初雨控制机理、模式、计算方法进行梳理与讨论,为使初雨系统的构建更符合规划设计需求,在研究水环境治理问题的同时建立城市初雨径流污染控制模型,并完善模型模拟评估的计算理论,对国内推广初雨系统的构建、改善城市水体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海绵城市"是我国最新的雨洪管理理念,与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美国的绿色雨水基础(GSI: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和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 DS:Sustainable Drainage Systems)相一致,是国际化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在国内的创新和发展。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洪管理理念,融合"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其作用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总量控制,进而实现径流的峰值控制。以上海复兴岛公园等为例,进行雨水渗蓄试验,对保障地区的防涝安全以及提高已建排水系统的防汛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现有建筑物中生活用水及雨水的处理技术均存在难以有效保证回用水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节能、美观的建筑雨污水处理系统。本公司在多个项目中建立了雨污水处理系统,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技术总结,形成了海绵城市建筑雨污水处理系统的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7)
为了治理长期以来,不断受到污染白浪河,拟在河道两岸敷设截污管涵截流合流污水和初期雨水,输送至下游处理站集中处理。处理站采用雨水调蓄+人工湿地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满足山东省最新出台的水体排放标准,处理后水最终排放至白浪河。  相似文献   

14.
如何根据城市降雨规律及区域情况选择调蓄方式,对初雨调蓄工程设计运行及工程效益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合肥市20多年的降雨资料及初雨水质监测分析,结合现状已建设施及区域情况,从技术、经济、可实施性等方面对两种调蓄方案(分别设3座调蓄池和1根调蓄管+1座调蓄池)进行详细比选,最终确定采用调蓄管+调蓄池方案,可同时解决初雨污染和提高防汛标准等问题。该工程方案风险小,运行管理简单,可为相关雨水调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苏州河沿岸代表性排水系统雨天溢流水量水质变化以及调蓄池处理技术的实验研究成果,与数学模型研究有机结合,建立了苏州河沿岸排水系统降雨径流水量水质与河网水量水质动态耦合的集成模型,系统研究了在三个典型年实际降雨条件下,苏州河沿岸调蓄池工程的溢流水量、溢流污染物削减效果,以及控制溢流污染对苏州河水质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蒋真 《重庆建筑》2015,(11):16-19
该文针对重庆市南山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暴雨引发严重地质灾害等严峻水问题,基于对"海绵城市"的内涵及建设途径的解析,从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四个方面探索南山雨水管理方法,为解决类似的城市水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流域治理目标从局部的工程达标向整体的水质达标的转变,工程思维下治理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无法可持续达标,究其原因在于忽略了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之间的协同关系,如河道空间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污染物治理与利用的关系、工程建设与良性运维的关系、治理措施与机制体制的关系、治理需求与技术能力的关系。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为优化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场地,也取得了较好效果。鉴于此,总结了海绵城市理念下流域治理的经验与教训,提出海绵城市理念下流域协同治理的六大策略,包括河道生态缓冲空间的划定与保护,流域节水、雨水利用、污染物资源化协同推进,治理工程提质增效和良性运维并重,跨行政区协调机制与体制完善,基于监测与模型的项目绩效动态评估机制建立,流域信息共享与技术支撑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以厦门市翔安区某既有居住小区海绵化改造为例,分析了该小区下垫面、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及覆土厚度、场地竖向及地下雨水管网等现状条件对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影响。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避免大规模翻建,并基于上位规划对该区的要求,提出了适合该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思路,并选取B02地块汇水分区1、4、25为典型节点,详细解析了海绵设施布局与海绵指标控制,以期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