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针对自动变速器在自动变换档位时的冲击问题进行研究,简要介绍变速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采用单向离合器消除换档特别是降档时的冲击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消除换档冲击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起步过程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起步过程中离合器接合过程,以降低起步冲击度和减小离合器滑摩功为原则,根据油门开度、发动机转速、输入轴转速以及发动机与输入轴转速差制定出离合器控制(MAP)图。该控制方法具有适应性强,计算量少、适于单片机实现等优点,并在桑塔纳2000AMT样车上得到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两离合器起步控制与仿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DCT)独特的结构形式,为了平衡两个离合器的滑磨功,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提出DCT两离合器同时参与起步的控制策略.建立两离合器起步动力学模型和离合器转矩控制模型.按照油门开度的大小将DCT起步划分为爬行起步、正常起步和急起步三种模式.以30%油门开度下DCT正常起步为例,根据不同驾驶意图需求以及车辆起步过程冲击度限制,并考虑两离合器同时滑磨时容易形成功率循环问题,制定了离合器C1接合速度的模糊控制策略和离合器C2定接合速度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上,建立两离合器起步控制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单离合器起步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离合器起步控制策略充分发挥了DCT的结构优势,验证了两离合器起步控制对平衡两离合器滑磨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存在的切断动力换挡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换挡舒适性,保证了车辆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与换挡特性,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的优点。笔者分析了两轴式、单中间轴式和双中间轴式DCT传动方案的优缺点,根据其结构特点,归纳出各传动结构适用的汽车布置形式;对比分析了双面离合器和双重离合器DCT的传动性能;运用功率流模型对比分析了DCT传动结构特点,得出DCT在乘用车上一般采用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干式和湿式双离合器的结构特性和性能特征,归纳出干式和湿式双离合器的DCT适用的车型,最后总结了气动式、电-液式、电动式执行机构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对DCT相关的分析和归纳可为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湿式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控制问题,在分析了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降挡控制策略,开发了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电控系统,编写了控制程序。以2挡降1挡为例,并分别在不同油门开度下进行了正扭矩降挡和负扭矩降挡实车试验,取得了良好换挡品质。通过试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在换挡过程中车速变化平稳,油温变化较小,该控制策略能够满足汽车降挡过程的平顺性和快捷性要求,使车辆具有良好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6.
针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自动换挡及双离合器交替结合中控制的高度非线型,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建立了节气门开度、车速输入与档位输出的非线性映射,以及离合器转速差、离合器转速差加速度与离合器结合压力之间的非线性映射,设计了满足控制精度的隶属度函数、推理规则和解模糊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模糊控制可很好地实现车辆行驶中的自动换挡、双离合器交替结合时的压力输出,对DCT的智能控制及其实用化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结构的基础上,对该型变速箱的核心控制系统,包括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转速测量、挡位测量、离合器压力测量以及换挡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车辆的动力学特性,从理论与试验两方面分析了车辆起步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实践表明,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研制与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世界各国五档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的组成形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自的特点,采用等效杠杆法得出了五档自动变速器较合理的传动方案。  相似文献   

9.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控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分析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运动过程,把离合器的操纵划分为三个线性阶段,对离合器的接合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建立了准确、实用的离合器接合控制模型,为离合器控制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和AMT的产品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液力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中充油阶段、转矩交换阶段和转速相阶段进行了动力学理论分析,其中对转速相阶段采用了带前馈的PI控制算法,通过对离合器油压的控制使其涡轮转速跟随目标曲线以降低换挡冲击.实车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后,车辆在动力升挡过程中,离合器速度同步过程平滑,换挡冲击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1.
Brace  CJ Dcacon  M 《传动技术(上海)》2000,13(3):36-44,5
采用带有综合发动机控制装置的无级变速器对驾驶员要求的传动功率选择发动机工作点许可可很大的自由度。该适应点最最重要的是探索适当的发动机工作点。探索理想的瞬时发动机工作点的技术已经开发,采用它把有害物排放的加权重减至最小,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燃油消耗。这种过程可以自动形成,采用动力传动系统的控制装置可以在整个工作时间内考虑变工况的环境条件允许回到最佳性能。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和内冷直喷柴油机作为综合动力学  相似文献   

12.
自动变速器升挡过程惯性相发动机协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协调控制是提高换挡品质的必要技术手段。分析换挡过程输出轴转矩波动与换挡品质的关系,基于液力变矩器模型设计出输出轴转矩观测器,制定出基于转矩的升挡过程惯性相发动机协调控制策略,在DEUTZ BF4M1013单体泵柴油机和Allison S2000离合器—离合器换挡式液力自动变速器组成的动力传动系统台架上,进行基于转矩的1-2升挡过程惯性相发动机协调控制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体泵柴油机的转矩响应能够满足换挡过程协调控制的要求;基于转矩的换挡过程发动机协调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小输出轴转矩波动,提高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柴油机对工作温度要求高、易损坏、寿命短,从而影响生产的情况,对柴油机风扇电子自动控制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温度传感器进行水温检测,通过驱动电磁阀来实现对柴油机风扇的起动和停止操作,使柴油机的水温较为恒定,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温永强 《山西机械》2013,(6):160-162
简述了车辆自动变速器电控单元的软、硬件设计,为汽车行业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自动变速器是在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开发而来,它拥有了手动变速器的常用功能同时也有着相对于手动变速器的快捷方便的特点.本文主要结合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针对自动变速器换挡开关的特点、挡位开关的正确使用及ATF更换进行全面分析,为大家正确操纵和驾驶自动挡的车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技术的基础上,以TMS320F2812作为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CPU,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的工程车辆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根据下程车辆自动变速器的特点和TMS320F2812的特性,完成了整个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经试验和装车测试,各项功能满足设计要求。本控制系统可通过设置软件参数更改控制策略,并可通过配置不同换档程序应用于不同的工程车辆。  相似文献   

17.
液力自动变速器换档过程控制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敏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5,21(2):49-50,58
在分析使用液力自动变速器的车辆换档系统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洁的,可以直接指导换档过程控制的换档过程动力学模型,并应用模型进行了换档过程的简要分析,获得了一些有益于提高换档品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依据包含一双离分器变速箱的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详细动力模型开发了一个集成的动力传动系的换档控制.基于换高档和换低档以及发生于变速箱相同一部分的换档控制的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控制器的工作.采用带有再现单向离合离工作目标为均匀传递发动机转矩离合器滑动的闭环控制制订了控制法则,进一步的要素是通过发动机控制和离合器压力操纵的组合对发动机速度的闭环控制.此外,它证实了变速箱换档时输出转矩的控制可增加控制的持久性以及提供了直接操纵换档品质的方法.最后讨论了通过方便的液力传动锥型同步器在总换档质量方面予选换档的动力影响.  相似文献   

19.
鉴于目前国内自动变速器试验台自动化程度低、人机界面不友好及测试过程严重依赖测试者经验的状况。以虚拟仪器技术、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为基础,辅以测功机、驱动电机、采集卡等硬件设备,研制了能够方便快捷地对自动变速器工作性能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测控系统。试验表明该测控系统能较好地模拟车辆实际行驶条件,并能准确地对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性能进行测试,因而,为自动变速器性能测试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20.
自动变速器平稳换档控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自动变速器换档特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找出了各种影响换档品质的因素,为换档过程中接合元件的搭接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提出了改善自动变速器换档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