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单体溶液法接枝改性SB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作为接枝单体,通过溶液聚合法进行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的接枝改性研究.主要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马来酸酐和苯乙烯用量、引发荆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mSBS:mMAH:mSt=10:1:1,BPO用量为2%(相对SBS、MAH和St总量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h;并用红外光谱和接触角仪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AH被成功接枝在SBS链上,且接触角随着接枝率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SBS接枝型聚烯烃薄膜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建军  吴明元等 《化学世界》1995,36(12):650-653
本文选用MMA为接枝单体,对SBS进行溶液接枝共聚,并配合增粘树脂制备了对聚烯烃薄膜有良好粘接性能的胶粘剂。探讨了引发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单体用量对接枝共聚的影响,用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并阐述了增粘树脂和抗氧剂的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3.
结合共聚原理,成功地确定了此接枝共聚物作为PS/PVC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并分析了此接枝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应用接枝或嵌段共聚物作为第3组分加入到二元不相容的高聚物共混体系中被认为是控制相态结构、改善力学性能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由此,合成非反应性接枝共聚物作为二元不相容的高聚物共混物的第3组分是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SEBS接枝MAH及SEBS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接枝马来酸酐(SEBS-g-MAH).将SEBS-g-MAH、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粘合力促进剂、碳酸钙及其他助剂共混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再注甥得到弹性体复合材料.结果表明,SEBS-g-MAH的红外分析证明马来酸酐(MAH)已被接枝到SEBS上,扫描电镜图也显示所制备的弹性体复合材料呈"海-岛"结构.  相似文献   

5.
马来酸酐熔融接枝SBS及其对PA66的增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明  张云灿 《中国塑料》2003,17(1):47-50
通过加入复合抗氧剂A(酚类),B(亚磷酸酯类)及流动改性剂(液体石蜡),采用热引发熔融接枝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SBS,获得了具有较高接枝率(0.52%)和较好熔体流动性且不含凝胶的马来酸酐接枝SBS产物,用该产物增韧PA66,获得了较好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6.
将催化剂FeCl2/亚氨基二乙酸用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PS-b-PMMA嵌段共聚物。大分子嵌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用GPD测定,共聚物的结构用红外光谱表征,玻璃化转变温度用DSC测定。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活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对苯乙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接枝,制备成SBS—g—GMA接枝物,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化学滴定方法测定其接枝率及接枝物的凝胶含量;考察了单体GMA和引发荆DCP的用量以及停留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GMA接枝SEBS及其对PA 6的改性及增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双螺杆反应挤出法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上(即SEBS-g-GMA),研究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用量、活性单体GMA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双螺杆挤出、共混,制备聚酰胺(PA)6/SEBS-g-GMA、PA 6/SEBS-g-GMA/SEBS合金,研究SEBS-g-GMA对合金体系的相容性影响及增韧作用,探讨了合金体系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苯硫醚(PPS)/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g-MAH)共混物,采用热失重方法,分析了SEBS-g-MAH对PPS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且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研究了SEBS-g-MAH对PPS结晶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PPS/SEBS-g-MAH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热稳定性较纯PPS有所下降;PPS结晶峰宽度随SEBS-g-MAH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结晶速率和结晶度较纯PPS减小,但对熔点影响较小;SEBS-g-MAH的加入使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大,韧性增加。当SEBS-g-MAH含量为40%时,缺口冲击强度为13.1 k J/m2,断裂伸长率为13.7%,但拉伸强度较纯PPS下降,为54.2 MPa。  相似文献   

10.
利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g-MAH)、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研究了两种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及其用量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体系黏结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接枝物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接枝共聚物接枝率和用量的增加,LLDPE/SEBS-g-MAH共混物的黏结性能呈上升趋势;在LLDPE/SEBS-g-MAH共混物中加入POE-g-MAH,可在保证共混物黏结性能的基础上降低SEBS-g-MAH用量,当吸光比为0.1378的POE-g-MAH用量为15%时,体系的拉伸剪切强度达到5.52 MPa;当接枝物用量过高时,接枝物富集区与贫乏区之间的分子链缠结作用减弱导,致黏结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1.
ABS/SMA及ABS/SMA/PMMA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ABS/SMA和ABS/SMA/PMMA共混体系,确定了配比与合金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模量、热变形温度、熔体流动速率等关系。结果表明:①ABS中引入SMA可以显著提高耐热性能,但同时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严重降低;②ABS中引入SMA可使合金的流动性能提高;③ABS/SMA体系中引入第三组分PMMA可以大幅度提高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同时使合金的耐热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张洪利  郝海涛  党民团  闫晓杰  范立明 《应用化工》2011,(9):1569-1571,1574
苯乙烯(St)和马来酸酐(MA)自由基引发共聚反应,生成共聚物SMA,是典型的交替共聚。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下,以丙酮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并用收率作为评价标准,对反应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BPO的质量分数x(BPO)=0.3%,n(苯乙烯)∶n(马来酸酐)=1∶1,w(单体)=30%,反应2 h的条件下,聚合物的收率可达到98.5%。利用化学滴定法测得聚合物中马来酸酐摩尔分数为49.91%,结合理论,证明了合成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是一种交替共聚物。一种低温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工艺得到开发。  相似文献   

13.
溶液聚合法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下,以丁酮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并详细研究了温度、引发剂用量、苯乙烯与马来酸酐配比、单体(苯乙烯与马来酸酐)质量分数及聚合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温度80℃,x(BPO)=0.6%(相对于苯乙烯与马来酸酐),n(苯乙烯)∶n(马来酸酐)=1∶1,w(单体)=15%(相对于混合溶液),反应时间4 h的条件下,聚合物收率可达99%。采用13CNMR、IR、GPC、元素分析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TG测定了其热稳定性。结合共聚物的元素分析与13CNMR的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是一种交替共聚物。  相似文献   

14.
丁苯热塑性弹性体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本体转移悬浮聚合法合成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马来酸酐(MAH)三元共聚物。本聚合法结合了本体聚合和悬浮聚合的优点,通过本体预聚降低马来酸酐水解程度,制备了高酸酐含量的三元共聚产物,研究了引发剂、分散剂用量和预聚转化率对反应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单体比例与最终产物的性能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在螺带搅拌反应器中制备了苯乙烯、乙酸乙烯与马来酸酐二元固相接枝聚丙烯(PP),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时间为2.0~2.5h,最佳反应温度为90~100℃;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接枝率;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接枝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增加显著,说明PP在接枝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降解.加入苯乙烯单体能起到一定的阻止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接枝到环氧树脂高分子链上后,中和、乳化制得水性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并对水性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的亲水性、水分散稳定性和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合成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115℃,反应时间为6 h,BPO用量为环氧树脂及接枝单体总质量的1.6%,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用量占环氧树脂及接枝单体总质量的10%,三异丙醇胺用量占成功接技的甲基丙烯酸物质的量的95%。  相似文献   

18.
A new graft copolymers poly(aryl ether sulfone)‐graft‐polystyrene (PSF‐g‐PS) and poly(aryl ether sulfone)‐graft‐[polystyrene‐block‐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SF‐g‐(PS‐b‐PMMA))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via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sation (ATRP) catalyzed by FeCl2/isophthalic acid in N,N‐dimethyl formamide.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GPC, DSC, IR, TGA and NMR. The characterization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was accomplished via conventional ATRP mechanism. The effect of chloride content of the macroinitiator on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Only on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was detected by DSC for the graft copolymer PSF‐g‐PS and two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were observed in the DSC curve of PSF‐g‐(PS‐b‐PMMA). The presence of PSF in PSF‐b‐PS or PSF‐g‐(PS‐b‐PMMA) was found to improve thermal stabilities. © 2002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9.
胡春红  张爱清 《精细化工》2006,23(3):298-301
通过偶氮二异丁氰(AIBN)引发苯乙烯(St)与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共聚,合成了二元共聚物P(St-co-CMS),在氯化亚铜/四甲基乙二胺(CuC l/TMEDA)催化下,以此二元共聚物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成功地合成了结构明晰的以聚苯乙烯为主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支链的接枝共聚物P(S-g-MMA)。大分子引发剂和接枝共聚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得到了确认,并测定了接枝共聚物的平均支链数目、平均支链长度、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接枝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支链数目及长度可控,接枝效率高达93.7%。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