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油脂的氧化与抗氧化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油脂专家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食用植物油中抗氧化剂BHA(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T(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与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的分析方法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植物油中抗氧化剂BHA、BHT与TBHQ分析方法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2.
几种抗氧化剂协同作用对葵花籽油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OV作为油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温度、光照、TBHQ、BHA、BHT及复合抗氧化剂对葵花籽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葵花籽油的氧化过程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温度影响更为显著.TBHQ、BHA和BHT 3种抗氧剂单独作用均能明显提高葵花籽油的稳定性,其中以TBHQ效果最好;在同等剂量下,除TBHQ外,复合抗氧化剂比抗氧化剂单独使用效果更显著;柠檬酸(CA)对抗氧化剂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即食客家咸菜中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食客家咸菜中的油脂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氧化,为延缓其氧化,研究市售油脂以及抗氧化剂对其感官品质的影响。采用Schaal烘箱试验法,以过氧化值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市售6种油脂中,玉米油自氧化程度较低,贮藏期最长,且调味后风味最佳;TBHQ、BHT及BHA等3种抗氧化剂分别对玉米油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作用,以VC为增效剂的复合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单一抗氧化剂,其最优组合为TBHQ 0.055g/kg,BHT 0.074g/kg,BHA 0.018g/kg,VC0.075g/kg。  相似文献   

4.
以过氧化值(POV)作为油脂氧化程度的评价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天然抗氧化剂脂溶性茶多酚(LTP)在火麻仁油中的抗氧化作用,并比较LTP与合成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在火麻仁油中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LTP在火麻仁油中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且抗氧化效果与添加量有关,最适添加量为100 mg/kg。在相同添加浓度(100 mg/kg)条件下,经7 d 60℃强化氧化后,LTP、TBHQ及BHT对火麻仁油过氧化值抑制率分别为50.9%,75.7%和11.2%。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虾青素联合茶多酚对南湾鳙鱼进行保鲜的可行性。方法:三氯甲烷-乙醇法从南湾鳙鱼肉糜中提取鱼油,将虾青素和油溶性茶多酚的混合物添加到在烘箱强化保存条件下(60℃65℃)的鱼油中,定时测定鱼油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的变化,并和虾青素、茶多酚、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维生素E五种单一抗氧化剂对鱼油的抗氧化作用进行比较,考查虾青素和茶多酚联合作用对南湾鳙鱼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鱼油中添加抗氧化剂可明显抑制酸价和过氧化值的上升,单一抗氧化剂对南湾鳙鱼油的抗氧化性能表现为:TBHQ>虾青素>油溶性茶多酚>BHA>维生素E,虾青素联合茶多酚对南湾鳙鱼油的抗氧化作用和TBHQ相当,0.02%虾青素+0.02%茶多酚的复合抗氧化剂可使南湾鳙鱼油在20℃条件下的预期贮藏期从20d延长到120d。结论:虾青素联合茶多酚对南湾鳙鱼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鱼油中二者的添加量为0.02%虾青素+0.02%茶多酚。  相似文献   

6.
以酸价、过氧化值、折光率、共轭二烯和共轭三烯的含量作为评价萝卜籽油氧化稳定性的指标,研究TBHQ(叔丁基对苯二酚)、BHA(丁基羟基茴香醚)、BHT(二丁基羟基甲苯)、PG(没食子酸丙酯)四种抗氧化剂对萝卜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1℃加速氧化的条件下,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抑制萝卜籽油的氧化酸败,其中TBHQ的抗氧化作用最好,其次是BHT、BHA,PG最差。0.015%TBHQ可以很好地抑制油脂的氧化酸败,使萝卜籽油在20℃的预贮藏期由14个月延长到42个月。  相似文献   

7.
不同抗氧化剂协同效应对花生油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氧化值(POV)作为油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TBHQ、BHA、BHT及复合抗氧化剂对花生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单一抗氧化剂的,柠檬酸对抗氧化剂有协同增效作用,花生油中添加0.015%TBHQ、0.005%BHT和0.01%柠檬酸抗氧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不同抗氧化剂在饲用牛油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宠物食品一般在表面喷涂一些油脂以满足宠物对能量的需求,牛油是常用的油脂。为了防止牛油的氧化变质,实际生产中常会加入抗氧化剂而抑制其氧化。采用Schal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为参考指标,探讨了没食子酸丙酯(PG)、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生育酚(VE)的抗氧化性及柠檬酸(CA)对它们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TBHQ对牛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VE在添加量为0.05%时的抗氧化效果与添加量为0.02%的TBHQ相当;2种不同抗氧化剂复配后比单独使用的效果要好,且柠檬酸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二氢杨梅素(DMY)对植物油脂抗氧化作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烘箱强化贮藏法,考察DMY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山茶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和油酸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DMY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高于TBHQ、BHT、BHA和TP;当抗氧化剂添加量为0.05%时,不同抗氧化剂在山茶油和油酸中抗氧化作用强弱顺序为TBHQDMYBHABHTTP;不同抗氧化剂在紫苏籽油和亚麻籽油中抗氧化作用强弱顺序为TBHQBHABHTDMYTP;DMY还能协助增强其他抗氧化剂的作用;DMY对4种植物油脂抗氧化效果强弱顺序为山茶油油酸亚麻籽油紫苏籽油。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1):95-100
以葡萄籽毛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葡萄籽毛油依次经过精炼的各个环节后,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变化。并采Rancimat标准法,以诱导期作为油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考察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抗坏血酸棕榈酸钠、dl-a-生育酚、迷迭香提取物等抗氧化剂单独使用及复合抗氧化剂对葡萄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对葡萄籽油酸值影响最大的工艺流程为脱酸工艺;对过氧化值影响最大的工艺为脱臭工艺;而诱导期在整个精炼过程中整体呈下降趋势。在葡萄籽精炼油中添加抗氧化剂时,TBHQ、BHA、抗坏血酸棕榈酸钠及迷迭香提取物这四种抗氧化剂单独使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高葡萄籽油氧化稳定性。对4种抗氧化剂进行复配,除TBHQ外,复合抗氧化剂比抗氧化剂单独使用时效果更好,其中以m(TBHQ)∶m(BHA)=3∶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不同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下,茶油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茶油过氧化值和色值受微波作用条件影响较大,过氧化值在一定的微波功率下,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微波功率越大,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越短;茶油色值随功率增大,增加越快,颜色越深.酸值、碘值和皂化价受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影响较小,微波作用下,茶油酸值稍有升高,碘值略有下降,但与功率和作用时间之间没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品作为特殊的商品,价值构成除一般商品所包含的经济价值之外,还包含着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文化产品的创造、流通、消费过程中,只有自觉遵循其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才能正确发挥其强悍功能,促进社会健康、良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豆油充氮储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大豆油在储藏过程中的性质变化进行研究,在18℃下恒温比较采用充氮技术对油脂品质的影响。在长期储藏的条件下,每个月对大豆油的过氧化值、酸值、碘值进行跟踪测量,以探究充氮技术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组的油脂氧化速率相对最快;充氮后随着氮气浓度的增加,油脂的抗氧化能力增强,充入氮气含量80.0%、85.0%、90.0%和95.0%这四组中,氮气含量在95.0%时对油脂氧化的抑制效果最好,12个月后过氧化值为5.56mg/kg,酸值为0.14mgKOH/g,碘值为108.6g/100g。  相似文献   

14.
试论价值观的建构及其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价值观的概念、主体、结构及价值观差异性原因等的分析,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基本价值观建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价值观修养的突出问题,即:修养的起点是树立高尚的品德,修养的难点是超越自我,修养的重点是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修养的着力点是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15.
燕麦油脂的理化性质研究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决  郭玉蓉  金小培  刘晨  赵敏 《食品科技》2006,31(7):204-206
分别以乙醚、丙酮、丙酮-乙醇、正己烷对燕麦进行萃取,对所得油脂进行酸价、碘价、皂化值、不皂化物、色泽、熔点等理化性质的测定,同时对燕麦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不同溶剂提取燕麦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中油脂含量通常7.5%~9%,经前期的研究表明燕麦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了解燕麦油脂的抗氧化性能,分别以乙醚、丙酮、丙酮/无水乙醇、正己烷对燕麦进行萃取,结果表明:丙酮、丙酮/无水乙醇两种溶剂浸提燕麦油脂的提取率较高,分别为7.5%和8%,通过对POV值的测定,抗氧化能力也较强,尤以溶剂丙酮-无水乙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真空度及油炸时间条件下,低温真空油炸对半干水产品(半干马面鱼)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情况及食用油的过氧化值、酸价和羰基价随油炸温度和时间以及真空度改变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真空度是影响半干水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但对油炸过程中油脂的稳定性影响非常小,而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对油炸产品的品质影响相对较小。大豆食用油的过氧化值、酸价和羰基价随油炸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出现上升的趋势.但幅度很小。在整个真空油炸实验过程中,大豆食用油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对食用植物油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水分、时间、温度及油脂中杂质等因素对油脂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保护油脂品质的储存措施。  相似文献   

19.
食用油脂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机体所必需三大宏量营养素之一。油脂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热、光、空气中的氧气及油脂中水分和酶的作用,会发生各类化学变化而引起油脂品质的改变,即酸败。油脂的储存品质、质量指标和卫生指标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限值有明确的规定,酸价和过氧化值过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已成为该类产品品质监督和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参数。测定食品体系中油脂氧化程度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提取油脂的预处理以方便进行下一步检测。由于油脂在提取的过程中仍在发生持续的氧化反应,因此温度和时间、提取试剂种类和用量、浸提方式及溶剂挥发的方式等都会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本文主要对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检测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真空低温煎炸对油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真空低温煎炸胡萝卜片后3种煎炸油的稳定性,研究了3种煎炸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值随煎炸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与大豆色拉油相比,棕榈油和猪油有更高的煎炸稳定性;3种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值与煎炸时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