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固含量苯丙微乳液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阴/非离子型乳化剂作为复合乳化剂体系,进行高固含量St-BA微乳液聚合的研究。获得了固含量达34%,而乳化剂总用量为3.0%、乳液粒径为38.2nm的聚合物微乳液。讨论了聚合方法、乳化剂、反应温度、单体滴加速度、搅拌速率等因素对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5.
高固含量丙烯酸酯微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AA)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功能性单体以及过硫酸铵(APS)-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固含量为45%左右的丙烯酸酯微乳液。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乳化剂[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O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反应性乳化剂[烯丙氧基羟丙磺酸钠(HAPS)]、NMA和反应温度等对合成的丙烯酸酯微乳液性能有影响;当反应温度为80~85℃、w(OS)=4.2%、w(SDS)=2.2%、w(HAPS)=0.5%和w(NMA)=0.50%时,合成的丙烯酸酯微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高固含量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固含量67%左右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乳液。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复合乳化剂的复合比例对该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从动力学角度分别考察了引发剂(AIBN),助乳化剂(丙烯酸)以及乳化剂(SDS)浓度对反相微乳液聚合速率及转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微乳液体系中引发剂,乳化剂,助乳化剂浓度的增大,其相应的最大聚合速率的变化不是线性变化,而是存在一个峰值。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丙烯酸甲酯水包油型微乳液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丙烯酸甲酯水包油型微乳液聚合中,引发剂的种类、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乳化剂的不同、乳化剂含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用偶氮二异丁腈比用过硫酸钾,单体转化率高,引发剂一次加入与分次加入,单体转化率变化不大,引发剂的最佳用量应为单体含量的1%~2%之间;最佳反应温度在60℃左右;反应时间为6h;用反应性乳化剂十一烯酸钠代替十二烷基硫酸钠,同时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比较,发现用反应性乳化剂十一烯酸钠,不论是单体转化率还是聚合产物的稳定性都比其它两者强。用电子透镜观察聚合得到的聚丙烯酸甲酯微乳液乳胶粒,发现用反应性乳化剂十一烯酸钠反应得到的聚合物的颗粒,平均粒径在30mn,分布呈双峰。测得最低成膜温度为10.8℃。 相似文献
14.
15.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制备、聚合及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论文探讨了用Span80,Tween60为复合乳化剂,煤油为分散介质,制备丙烯酰胺的反相微乳液,并研究了所形成微乳兴的微观结构和影响该微乳液体系聚合反应的因素,本文重点研究了复合乳化剂的配比,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形成机理,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旋转粘度计等对微乳液体系可能形成的微观结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后,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进行了微乳液聚合,并对聚丙烯酰胺的物理性能,化学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等进行了测定和表征。 相似文献
16.
首先研究了苯乙烯微乳液聚合过程中单体含量、乳化剂和助乳化剂配比和用量以及聚合温度对体系的黏度、凝聚率、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然后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苯乙烯/正戊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体系微乳液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剂用量对微乳液粒径的作用比助乳化剂用量更为明显,反应温度提高增加了单体转化率,但是提高了凝聚率;根据正交实验结果综合分析,当苯乙烯用量为34%、乳化剂用量为5%、助乳化剂用量为1%、聚合温度为65℃时,可以得到性能最好的微乳液。 相似文献
17.
DMDAAC-AM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制备及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和OP-10为复配乳化体系,煤油为油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电导法和目测法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乳化剂的亲水疏水平衡(HLB)值、水相单体浓度和配比、电解质、温度和乳化剂浓度等因素对体系稳定性和水相增溶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HLB为7.70、水溶液中单体浓度为60%、DMDAAC/AM摩尔比为0.2、水相中甲酸钠浓度为1.25%时,体系的电导率变化较为平稳,增溶水量也较多,温度的升高对体系的稳定性有反作用. 对该体系进行聚合,可得到澄清稳定的聚合物微胶乳. 比较聚合前后体系的粒径分布发现,聚合物粒子的体积明显增大,表明聚合过程符合单体扩散和胶束碰撞两种机理.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