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姚桥煤矿7005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初步揭示了厚表土层大采深综采放顶煤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参数,为进行同类条件下的"三下开采"工作提供地表移动参数. 相似文献
4.
5.
峰峰矿务局井田范围内村庄压煤量巨大 ,并已关系到矿井寿命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 ,探索解决此问题的经验和措施意义深远。作者利用极不充分采动时地表移动变形值大幅度减小这一现象 ,解决了一些村庄下采煤问题 ,并取得了一定观测数据。本文就实测地表移动变形值的特征及预计计算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认为 ,地表移动变形预计仍可以采用概率积分法 ,但应对下沉系数进行修正。本文提出了下沉系数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6.
在原有上山方向。地表移动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对开滦钱家营矿业公司1176东地表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初步提出了只采单一煤层情况下,下山方向地表移动规律,为进行地面建筑物开采损害评估、确定合理搬迁及建筑物维护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研究重复采动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规律,得出合理的岩移参数,保证留设煤柱的合理性,本文通过在西山某矿建立岩层与地表移动观测站,对该矿下组煤进行了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了地表下沉及水平移动的规律,根据矿区内实际地形及开采条件,得出了该矿区开采时地表移动的规律,可指导该矿区进行"三下"开采和保护煤柱的留设。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我国50~80年代观测站布置情况,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节省购地费又省人、又省力的新的设站方法。 相似文献
9.
用负指数函数法预计地表移动时,需要确定参数a、b。一般认为:a、b的数值与地表充分采动程度(即采动系数n的大小)、煤层倾角和覆岩性质等因素有关,其中地表充分采动程度的影响最大。本文即想依据实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地表充分采动程度对参数a、b的影响规律。负指数函数法给出的无因次下沉曲线为 相似文献
10.
11.
12.
邸建友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0,(4):74-75
本文通过对翟镇煤矿一采西翼2^#、4^#煤层采出后地表移动变形情况的对比,分析了重复采动对地表移动变形影响的规律,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对今后矿井多煤层开采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采动区建筑物移动变形及附加应力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建筑物移动变形与地表移动变形之间的系列关系式;总结出建筑物附加地基反力和附加水平应力的分布变化规律;无论建筑物位于地表下沉盆地什么位置,建筑物都是下部应力最大,要增大建筑物的抗变形能力,重点应对建筑物下部基础进行加固;地基越软,建筑物附加应力越小,适当软化地基可以减小建筑物的附加应力,从而达到保护采动区建筑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5.
地表移动观测站布设及数据处理方法简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采空区上方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实地观测是获得地表移动规律的主要手段。由于过去计算手段的限制 ,观测站布设与数据处理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使地表移动和变形计算精度受到较大影响 ,文章针对传统的地表移动观测站布设和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参数变化机理及移动盆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复采动是加大地表移动与变形的一种采动方式,作者通过不同地质条件及不同重复采动性质对覆央破坏的分析,阐述了该条件下地表移动基本参数的变化机理及规律,地表移动角量参数的变化趋势,初步得出了重复采动影响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7.
辽源煤田已进入复采阶段,因开采造成的覆岩影响,直接关系到矿井的经济效益。本文以劳保井六路水平上煤采区为例,总结分析了非充分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对类似的采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表移动观测站布高及数据处理方法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空区上方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实地观测是获得地表移动规律的主要手段。由于过去计算手段的限制,观测站布设与数据处理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地表移动和变形计算精度受到较大影响,文章针对传统的地表移动观测站布设和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掌握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离不开地表移动观测站,如何确定测点的合理间距仍存在着许多模糊而急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采深为50m,采用10m的点间距,仅因点间距所引起的误差有多大,采深为50m,点间距为10m与采深为200m,点间距为20m,在开采边界上方测得水平变形均为2mm/ 相似文献
20.
采动下沉与构筑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已在32×10~9m~2地面下进行了井工采煤,采动面积将逐渐扩大到162×10~9m~2(4百万公顷)。大多数开采作业是在美国东半部进行的。在没有实现全部采出的废弃矿井中,会发生顶板垮落、煤柱压酥以及煤柱压入较软的煤层底板或顶板岩层中的现象,以致在开采以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出现陷落柱或下沉盆地。虽然全部采出时的地表下沉范围和大小可以精确预计,废弃矿井所引起的地表下沉无论是范围和幅度都无法预计。由于欧洲和美国在地质、开采及建筑物结构方面的差异,美国不能直接照搬工程方面的经验。地表建筑物破坏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地表的拉伸和压缩变形,地表——建筑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建筑物构造引起的下沉破坏也起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