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上游河段河床地质条件复杂,多个已建和在建水电站的围堰采用灌浆防渗施工技术,效果均不理想,因此围堰防渗技术是黄河上游修建水电站的一大难题。在河床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对班多水电站主河床围堰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围堰渗漏量远远低于设计指标,为大坝基坑开挖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2.
膏浆灌浆结合高压旋喷工法在围堰防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绍卿 《人民长江》2010,41(24):58-62
乌江银盘水电站二期主河床围堰防渗工程量大、工期紧,河床地质条件复杂,河床覆盖层厚,且卵石、漂石含量高,并有架空现象。在施工试验中研究采用了以水泥膏浆为主要灌浆材料的可控性灌浆工艺,结合高压旋喷灌浆的综合防渗工法,利用两种工法的有效特性,相互补充,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单一防渗工艺对于不同地层条件防渗效果的不足。使围堰防渗施工一次闭气成功。较详尽介绍了施工过程控制要点、施工控制指标和工序要求,并且通过资料分析、注水试验等,充分验证了防渗效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构皮滩水电站上游土石围堰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上、下游水头差大,防渗处理工作难度大。较为详尽地介绍了该围堰防渗处理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针对渗漏地段采取的补充处理措施以及施工完成后的防渗效果,值得在类似工程中借鉴。  相似文献   

4.
糯扎渡水电站上、下游土石围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糯扎渡水电站围堰工程的主要特点为上、下游围堰均与坝体结合、上游围堰高度大、挡水水头高、库容大、堰肩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期十分紧张.设计对围堰布置和结构型式进行了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并随着设计的深入,及时进行设计优化如上游粘土斜墙围堰优化为土工膜斜墙围堰;下游围堰上移与坝体结合,后期改造为量水堰;堰基采用混凝土墙防渗,堰肩采用帷幕灌浆防渗.  相似文献   

5.
盖下坝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60.00 m.根据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和水工枢纽布置,施工导流方式采用一次拦断河床围堰,隧洞导流.大坝上游围堰采用复合土工膜作为防渗体,下游围堰采用粘土防渗.工程施工受自然条件及场内施工条件限制,施工难度极大,导流工程的成功实施确保了主体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黄河上游某水电站上游围堰位置边坡高陡、河谷狭窄的特点,考虑截流施工道路的布置,将截流戗堤布置在围堰上游端,并对截流抛投物冲距进行验算。根据该地区的气候特点、进度安排及防渗土料储量丰富,上游围堰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黏土的防渗型式,取得良好效果,为高寒地区围堰防渗提供了经济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案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石垭子水电站上游围堰采用土石过水围堰设计,最大堰高21.5m。围堰防渗采用控制性灌浆和复合土工膜立体防渗,围堰稳定、防渗及抗冲要求高,施工道路布置条件差、工期较紧。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较好地完成围堰施工和大坝基坑的开挖任务,为大坝混凝土浇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图1幅。  相似文献   

8.
王凤安 《西北水电》2007,(1):51-54,63
黄河苏只水电站为河床式低水头电站。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施工导流和进度根据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水文特点和枢纽布置等因素,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在施工详图阶段本着为业主服务和优化设计的原则,适时调整了导流分期、导流时段、围堰防渗型式及河床截流时间等要素,使首台机组发电工期和总工期大大缩短,从一期围堰施工到发电仅用了28个月,该项指标创造了中国同类水电站建设的最快速度。  相似文献   

9.
黄河乌金峡水电站为河床式电站,下游围堰在实际施工时揭露出的最大覆盖层厚度近43m,加上防渗施工平台的高度,防渗墙最大防渗高度达到58m。原设计的高喷灌浆防渗施工困难,经研究,采用河床两侧高喷灌浆防渗加中部YKC防渗墙的组合形式,从而使围堰施工工期得到保证,首台机组也能按期发电。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围堰采用全风化砂深水填筑。围堰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河床履盖层深厚,围堰防渗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这在我国水电建设史上尚属首例。工程实践表明,设计和施工是成功的,可作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围堰采用全风化砂深水填筑。围堰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河床履盖层深厚,围堰防渗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这在我国水电建设史上尚属首例。工程实践表明,设计和施工是成功的,可作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锦屏一级水电站上游土石围堰堰基采用塑性混凝土与墙下帷幕防渗,以适应松散透水地基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该围堰塑性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生产工艺、浇筑施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经验,可供相关工程参考。经检查,该围堰塑性混凝土质量达到优秀水平。  相似文献   

13.
彭水水电站上下游土石围堰防渗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水水电站上下游围堰地质条件复杂,大块石架空严重,在前期采用了高喷灌浆、塑性灌浆、双液控制性灌浆、砂浆灌注等多种灌注工艺处理,灌浆效果不明显,后采用速凝膏浆结合水泥补强灌浆工艺,基坑抽水表明防渗效果良好,为类似大架空地层防渗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银盘水电站土石围堰防渗施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盘水电站二期围堰地质条件复杂,防渗工程量大、工期短,施工强度大,施工中采用了以水泥膏浆为主要灌注材料的可控性灌浆为主.结合高压旋喷灌浆的防渗施工方案,利用两种工法的各自特点,相互补充,解决了单一防渗工艺对不同地层防渗效果的局限性,达到了围堰快速闭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猴子岩水电站河床覆盖层深厚,层次结构复杂;大坝基坑达70 m,为国内外最深的大坝基坑;上游围堰设计挡水水头高达117. 50 m,为国内外复杂地质条件下设计挡水水头最高的土石围堰工程;基础混凝土防渗墙深达80 m,为国内外最深的围堰基础防渗墙。因此,设计中通过对围堰基础不同防渗深度下围堰渗流稳定分析及围堰建成后大坝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阶段围堰渗流稳定分析,选择安全合理的堰型及堰基防渗型式,为工程顺利完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帷幕灌浆、控制灌浆及高喷灌浆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普遍采用的防渗技术。结合夹岩水利枢纽工程上游土石围堰工程基础覆盖层的地质特性,对基础防渗技术的防渗效果、施工速度及成本控制等因素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围堰左岸灰岩崩塌体段基础采用帷幕灌浆进行防渗,中间砂岩、泥质砂岩滑塌体段基础采用控制灌浆进行防渗,砾(卵)石组成的河床冲洪积段基础采用高喷灌浆进行防渗。在满足防渗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应用3种防渗技术,加快了该工程上游土石围堰建成速度,降低了建设成本,有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7.
金沙水电站二期土石围堰防渗体系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上接土工膜、下接帷幕灌浆形式。防渗墙造孔施工因轴线长、墙下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其下游围堰靠左岸河床部位深孔段留作最后关门槽施工风险极大等因素,给施工造成了许多难题,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施工对策和质量控制措施,使围堰防渗墙不仅按期完成,而且亦为围堰挡水、后续基坑开挖及混凝土浇筑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8.
林丹  李方平 《人民长江》2012,43(22):57-59
以大岗山水电站围堰防渗施工为例,介绍了围堰基础防渗墙无渗漏建造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在施工中,采用了多种施工技术方法,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卵砾石层厚度大、均一性差等不利地质条件,解决了诸多施工难题,成功建造了无渗漏围堰。为保证基坑干地施工、大坝建基面一次验收合格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浙江青田外雄水电站围堰建在砂砾石覆盖层,结合地质条件采用了粘土心墙防渗和砂砾石覆盖层帷幕灌浆施工,在枯水期完成了一期围堰的施工,一期围堰经过两个汛期大流量高水位的考验,整体运行良好。满足了汛期安全度汛,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直岗拉卡水电站一期围堰施工采用了高压摆喷灌浆与帷幕灌浆进行防渗,文章主要介绍了高压摆喷灌浆技术在黄河直岗拉卡水电站的应用,并与帷幕灌浆进行了对比,说明了高压摆喷灌浆技术在围堰防渗中的应用效果要比帷幕灌浆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