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凤凰水库溢洪道陡弯段流态控制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凤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因受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改建溢洪道的陡槽段需按转弯布置。为了削减陡槽转弯段冲击波的不利影响、有效控制最大横向水面差,以尽量减小边墙高度并获得较好的结构受力状态,该文提出在陡槽转弯段设置两道导流墙、并采取渠底超高法的组合设计方案。通过实践应用证明,该方案对改善陡弯水流流态与流速分布十分有效,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种布置形式复杂的溢洪道消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级陡槽段接缓坡转弯段再束窄变二级陡槽的溢洪道,如果不及时对陡槽段进行消能,高流速水流将在转弯边墙的偏转下,产生水流集中甚至出现菱形冲击波,危及下游安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对一级陡槽段采用多级消力池,二级陡槽段采用挑流的消能建筑物型式,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表明,消能效果十分理想.可确保建筑物本身及下游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对一级陡槽段接缓坡转弯段再束窄变二级陡槽的溢洪道,如果不及时对陡槽段进行消能,高流速水流将在转弯边墙的偏转下,产生水流集中甚至出现菱形冲击波,危及下游安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对一级陡槽段采用多级消力池,二级陡槽段采用挑流的消能建筑物型式,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表明,消能效果十分理想,可确保建筑物本身及下游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陡槽溢洪道阶梯消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陡槽溢洪道的陡槽段上设置阶梯跌坎,是增大溢洪道陡槽段水流消能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已成功应用于广东省的多项水利工程建设中。本文在i=1∶4坡度陡槽溢洪道阶梯消能水力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体型的阶梯跌坎对陡槽段流态、水面掺气位置和水深、消能特性等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韦家沟水库的工程布置情况,分析了韦家沟水库溢洪道设计中过渡段水力计算、溢洪道陡槽段水面线的计算、溢洪道陡槽段考虑弯道影响后边墙高度的确定及溢洪道陡槽段挑流鼻坎相关的水利计算,对类似水利工程中溢洪道设计提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韶关市曲江县西牛潭水库溢洪道加固工程多弯道二级陡槽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对陡槽段和消力池消能工的流态、消能等水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溢洪道二级陡槽段采用了阶梯消能工方案,试验成果表明方案切实可行并已被工程设计采用。  相似文献   

7.
溢洪道阶梯陡槽段水面掺气位置试验与计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外凸型阶梯式消能工是应用于溢洪道陡槽段上的一种新型的辅助消能工。目前溢洪道陡槽段外凸型阶梯式消能工已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但对此类型阶梯式消能工水力特性的研究成果仍较少。本文在5种坡度比和不同阶梯体型(包括阶梯高度、阶梯间距等参数)的阶梯陡槽溢洪道水力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溢洪道阶梯陡槽段水力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分析了陡槽段坡度比、阶梯跌坎体型参数等对溢洪道陡槽段泄流流态的影响,并将阶梯陡槽段泄流分为光滑水流区和掺气水流区两部分,提出了外凸型阶梯陡槽段水面掺气断面位置和水深的计算公式。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溢洪道阶梯陡槽段沿程水面线和消能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乌拉泊水库溢洪道既有转弯段也有陡坡泄槽段,转弯段凸岸和凹岸水深、流速相差较大,陡坡段流速大、流态复杂,下游消力池消能率低、流态紊乱。通过模型试验,将转弯段改造成消力池,有效地控制了弯道离心力的作用,借助糙条的作用降低了陡槽内流速,使水流能较快地在横断面上重新均匀分布,使改建后的溢洪道水流条件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溢洪道阶梯陡槽段泄流消能特性,进行了坡度1∶3的光滑陡槽和阶梯陡槽段下游消力池消能特性的水力模型试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溢洪道陡槽段设置不连续的外凸型阶梯之后,可明显增大陡槽段泄流消能率,降低下游消力池进口流速,从而简化了下游消能设施,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0.
黄山洞水库溢洪道陡槽段为变宽、变坡的梯形断面陡槽,由于其溢洪道泄流能力不足、陡槽段坡面结构老化和开裂、下游河道河床下切和水位下降、消力池消能不充分等原因,需进行除险改造。通过水力模型试验,将原溢流宽顶堰修改为驼峰堰,满足了溢洪道泄流能力要求;陡槽段设置了不连续的外凸型价梯,削减了溢洪道陡槽段泄流能量,降低了陡槽段和下游消力池入池流速,改善了陡槽段流态,妥善解决了溢洪道下游消能防,中问题。本项目成果已付诸工程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陡槽溢洪道外凸式阶梯消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溢洪道陡槽段设置阶梯跌坎辅助消能工之后,可大大增加陡槽段泄流的消能率。该文根据坡度i=1∶2~1∶6溢洪道陡槽段设置的外凸型阶梯消能工的水力模型试验资料的总结,对陡槽段不同体型的阶梯跌坎的运行流态、消能率等水力参数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阶梯陡槽段水流消能率的主要因素,并对陡槽溢洪道阶梯体型的布置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和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三峡泄洪深孔明槽段体型试验研究 ,比较了明槽段不同抛物线型的压力特性和空化特性 ,并提出了明槽段陡槽方案。研究结果表明 :陡槽方案较之抛物线方案 ,压力特性和水流空化特性有显著改善。陡槽方案是免空化的 ,而抛物线方案较难达到免除空化 ;并且陡槽方案对有压段压力及空化特性 ,以及泄流能力均没有影响。因此 ,对于高速水流条件下的明槽段体型 ,陡槽方案是一种较为适宜的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三峡泄洪深孔明槽段体型试验研究,比较了明槽段不同抛物线型的压力特性和空化特性,并提出了明槽段陡槽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陡槽方案较之抛物线方案,压力特性和水流空化特性有显著改善。陡槽方案是免空化的,而抛物线方案较难达到免除空化;并且陡槽方案对有压段压力及空化特性,以及泄流能力均没有影响。因此,对于高速水流条件下的明 槽段体型,陡槽方案是一种较为适宜的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14.
在坡度i=1∶2-1∶6的的陡槽溢洪道外凸式阶梯消能工水力模型试验基础上,对不同阶梯体型的陡槽段水力特性进行研究探讨。根据阶梯陡槽段泄流特性,将阶梯陡槽段泄流分为光滑水流和掺气水流两区段,并将掺气水流区段又分为不均匀流段、准均匀流段、末级阶梯至陡槽末端不均匀流段等三个流段。该文提出了阶梯陡槽段各区段和流段水深的计算公式,其研究成果可供溢洪道阶梯陡槽段沿程水面线和消能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苏家河口水电站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溢洪道泄槽需设置平面转弯段过渡。该工程采用缓流转弯段,水流流态较好,槽身水流无明显的急流冲击波。  相似文献   

16.
对库玛拉克河东岸总干渠大陡槽工程消力池进行了反坡试验、辅助消能工试验和扩散式体形试验等,验证了消能效果。结果表明:库玛拉克河东岸总干渠(上段)大陡槽工程设计方案过流能力满足要求,陡槽段流态平稳,上下游进、出口段水流过渡平顺,陡槽底板没有出现负压现象;在不增加消力池长度与深度的条件下,筛选设置1∶1反坡、扩散式体形作为消力池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李蜀 《水利水电技术》2004,35(12):40-41,49
云龙水库溢洪道布置于天然垭口,受地形条件限制,堰后泄槽陡坡段急剧跌落 28 3m,紧接转角为 42 67°的转弯段,水力条件很差,必须在陡坡泄槽段进行消能. 本工程陡坡泄槽段设置 5级阶梯消力池消能,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消能效果较好,能使水流平稳通过转弯段.  相似文献   

18.
水库溢洪道受其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在陡槽段不得不设置弯道。针对云南省某水库溢洪道,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水流通过陡槽弯道后产生了不对称冲击波,水流分布极不均匀,水流流态紊乱,下游消能能力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经反复试验,最终在陡槽弯道段底部垂直布置了四道斜槛。采用这种工程措施,起到了消减急流冲击波,改善陡槽弯道水流流态,提高下游消能能力的良好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溢洪道的控制堰下一般接陡坡泄槽,为使陡槽内水流平顺,平面上陡槽以等宽直线布置为佳,但受地形、地质等条件的限制,会采用急流段边墙转折,这就将导致冲击波的产生.消波墩作为陡槽局部抬高的变体,可以有效的克服产生的急流冲击波,有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陡槽溢洪道陡槽段设置阶梯跌坎后,大大增加了陡槽段的水流消能率。根据坡度i=1:3、1:4阶梯陡槽段的试验资料,对其流态、掺气位置、消能率等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阳江核电水库溢洪道模型试验成果加以分析,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