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校建筑设计中运用无形的文化资源非常之多,比较典型的是地域文化、"意境美"、地缘文化等。建筑文化设计赋予学校建筑丰富多彩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扎根地方的艺术类高校具有较强地缘文化优势。在人居环境学科群交叉融通趋势下,尝试从教学模式角度进行改革。以强化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训练为本,从特色艺术应用、专项设计研究及社会实践训练几个方向拓展学生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居住区设计在推敲其中居住空间的时候,其实是在设想其中生活状态。一种生活状态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这与当地的自然状况、历史传承、人文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文章结合山东泰安泰山庄园住宅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从借山景、水景、人文之景等三方面讨论了基于特定地缘文化的居住区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陈茜  刘敏 《山西建筑》2008,34(6):67-69
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阐释了城市地缘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城市地缘文化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特征在创造城市特色方面的重要作用,由此通过挖掘城市山水、城市空间形态、建筑及非物质文化等方面的地域潜质,达到发扬与传承地域文化精神内涵与价值,规避糟粕,重塑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化传播是大学新校园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动力。本文综合论述了21世纪我国大学新校园的建设现象及文化现象,将文化传播总结归纳为本原文化、地缘文化、外源文化的传播,并论证了每种类型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当下教育建筑建设热潮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3)
吉祥文化在中国根基深厚,民间工艺美术深受其影响。凤翔泥塑是一门古老的民间工艺美术,独具特色的地缘文化和民风民俗对凤翔泥塑的构思、制作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贝聿铭先生也曾说过,在美与风格之间,他选择前者,因为他想要做的是认为美的事,创造出震惊效果的美感,是自然的美。在陈设设计中,美同样如此重要,它是设计师至业主都希望达到的目标。大到自然光线,小到一个靠垫,不同的拿捏都将影响陈设设计的效果。台湾内地,既有相近的地缘文化,又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设计价值的体认。两地设计师对话碰撞,将思考及探讨何为美?如何通过陈设将美予以表达?  相似文献   

8.
新老城过渡区与城乡结合地视觉环境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阐述了地缘文化,城市形象及视觉环境的概念,对新老城过渡区与城乡结合地的视觉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深入探讨了视觉环境整合的内容,以调和各区位在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现代钢结构住宅技术流派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丁成章 《钢结构》2003,18(1):22-26,39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各种技术流派的钢结构住宅都进入了中国市场 ,让人眼花缭乱。为此 ,用国际上产品开发过程中常用的市场研究工具Benchmarking,对各种钢结构住宅分别从用钢截面及骨架系统 ,制造方式 ,地缘文化与建筑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自上而下的村庄规划,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看不懂、落地难"等问题。本文在充分分析与其相关的乡土文化,解刨现有村庄规划不足与缺憾的前提下,以血缘与地缘文化为导向,疏通乡村规划"自下而上积极参与通道",为乡村规划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1.
郭芳 《华中建筑》2007,25(1):13-14
建筑文化是"内核"文化与"外缘"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和融合的产物.佛教建筑中国化正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的成功典范,该文通过展示佛教建筑中国化历程反思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盲目崇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金磊  杨永生 《建筑创作》2009,(5):158-165
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根基一样,以“五四”运动为开端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已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根基。本文认为:“五四”精神与建筑文化关系密不可分,在让历史碎片化、历史再度编码的工作中,伴随着“五四”新文化、我们可找寻到与新文化相匹配的中西合璧的新建筑与新"建筑青年"。本文的任务,不仅希望按“五四”精神去理解建筑文化,更在于要继承并发扬“五四”精神,服务于中国现代城市建设的文化重建事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传统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在人们热衷于求“大”、求“洋”、求“奇”的同时,传统民族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如何把民族建筑文化的精髓有机地融入现代建筑,是当今建筑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说明了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土文化与城市艺术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 《国外建材科技》2007,28(1):99-101
本土文化是塑造城市艺术形象的源泉。该文从城市形态的“真”、环境的“善”与意境的“美”三方面探讨城市的艺术形象。并提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应当整合本土文化并运用优秀本土文化资源构建城市艺术形象,使城市最终成为“生活与艺术品的大容器”。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和信息化双重冲击给中国城市地域文化和历史特征延续造成巨大危机。对地方文化基因的重新认知、提炼、抽象和组织重构,并对新城市文化进行储存、流传和创造性表达将是重建地方独特价值的关键。天河路商圈整体城市设计从复兴广州“千年商都”文化的视角出发,提出“六大文化特色片区”架构,结合开放空间设计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并通过在核心节点创造“城市事件”场所和景观凸显新商都文化精神和城市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16.
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精神"的耀江大酒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斌 《华中建筑》2007,25(1):43-47
在"浙江耀江大酒店"的设计过程中,作者试图探索体现"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及手段.该文通过对地区环境、地方文化、时代精神三方面构思的分析,认为新时代的"地域文化"不是简单的"怀旧"与"回归",而是对传统的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  相似文献   

17.
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红岭 《新建筑》2004,(3):65-67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伦文化,其中儒家伦理是主体与核心。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建筑在诸多方面浸透着儒家伦理的种种特征。着重分析了“礼”与“中和”观念对传统建筑在建筑体系、建筑思想、建筑形制、建筑审美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18.
马秉芳 《山西建筑》2002,28(9):107-108
为使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的发展,正确分析了其内涵,地位和作用,提出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搞好文化建设的思路,以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上海多伦路文化街区改造的现实情况入手,从空间生产的角度对"植入"式与"针灸"式改造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造成多伦路文化街区现有状态及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对旧城更新的改造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晨 《华中建筑》2005,23(5):160-161,165
该文结合瑞金苏区时期的两大会址,从“政权统治与苏区建筑”、“群众文化与苏区建筑”、“现实条件与苏区建筑”和“外来文化与苏区建筑”四个方面对苏区时期的建筑文化特点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