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塑性成形原理和等体积变形法建立了铆接镦头尺寸与干涉量关系的理论模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铆接过程的数值模拟模型,设计了3组与仿真模型参数相同的铆接试验,根据建立的镦头尺寸与干涉量的关系模型,对仿真和试验结果的干涉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和试验干涉量分布规律一致,数值模拟得到的相对干涉量与考虑上板变形时得到的相对干涉量误差为9.54%,比不考虑上板发生塑性变形时的误差小近20%;3组压铆试验测得平均干涉量与压铆仿真模拟的理论计算值误差小于10%,进一步验证了镦头尺寸与干涉量关系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干涉配合构件表面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为民  金石 《表面技术》1997,26(6):26-27
采用微是极电位测定技术,研究了镀锌30CrMnSiA钢螺栓干涉配合连接LY12-CZ铝合金试片在3.5×10^-4%NaCl溶液中的电位分布,结果表明,决定表面电位的主要因素电偶作用,干涉量对电偶作用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和光学显微分析等手段研究了Au-Ti足金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Au-Ti足金的强化方式主要是细晶强化、加工硬化和时效强化,且其力学性能优于标准的Au917饰品用金合金Au917Ag55Cu28,Au917Ag32Cu51。并且,Au-Ti足金的冷加工性能优于千足金,这是由于其固溶态硬度、强度高,延性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分析了把超声振动引入常规挤压强化工艺过程中,其工艺效果能大幅度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金属材料的喷丸强化原理及其强化机理综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喷丸强化机理中,除了“应力强化机制”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组织结构强化机制”.为了证明这一种新强化机制的存在,采用了XRD、喷丸残余应力、显微硬度以及疲劳等各种试验方法,对喷丸靶材表层的组织结构改性后的力学行为进行了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喷丸引入靶材的残余压应力是一种改善疲劳断裂抗力的“应力强化机制”,但是它只能改善正断型模式而不能用来改善切断型模式的疲劳断裂抗力.对改善切断型模式的疲劳断裂抗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组织结构强化机制”.因此作者认为,喷丸强化机理中至少存在上述两种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MW级风机轮毂QT350-22LT的高周疲劳寿命.通过拉-拉高周疲劳试验获得其疲劳极限,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QT350-22LT是否能够作为轮毂材料.疲劳试验在PW3-10程序控制高频万能疲劳试验机进行,采用实际生产的附铸试块进行拉-拉高周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获得的兆瓦级风电轮毂QT350-22LT的疲劳极限值为250MPa,根据数据绘制的S-N曲线的拐点在290MPa;疲劳源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瞬断区断口形貌也有所差别.对轮毂本身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最大应力为156MPa.应力集中部位的值没有超过材料的疲劳极限,这证明球铁QT350-22LT能够满足风机轮毂设计的应力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细化晶粒、改变织构分布和添加合金元素可提高镁合金的塑性.在高温下细晶镁合金可实现高应变速率超塑性和低温超塑性;镁合金的强化途径有固溶、细晶、沉淀和位错强化.合金化是固溶强化的基础,加工技术可致细晶强化和位错强化,控制相变是沉淀强化的关键.在制备镁合金过程中,应该同时考虑几种强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4Cr13钢激光相变强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Cr13钢淬火态试样激光淬火后晶粒尺寸保持常规淬火水平 ,是快速加热组织遗传造成的结果。用激光能量密度概念 ,分析了加热工艺参数对 4Cr13钢非平衡组织淬火后显微硬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原始状态不同的试样 ,有效硬化层深度 (d)与激光能量密度 ρE 存在下列关系 :原始淬火态dX=0 2 32 7·ρ0 4 82 1E mm ;淬火 +低温回火态dY=0 2 2 78·ρ0 4 659E mm ;淬火 +高温回火态dZ=0 1710·ρ0 3 72 6Emm。 4Cr13钢淬火态试样激光淬火后获得了超过常规淬火水平 2 5 %的超高硬度 ,其中马氏体含碳量增加对超高硬度的贡献约占 6 2 3%,马氏体尺寸细化、高密度位错强化等因素的强化作用约占 37 7%。  相似文献   

9.
含锆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强化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高强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与Zr含量的关系,计算了合金的各种强化因素值。研究发现:合金的抗拉强度巩和屈服强度如σ0.2均随Z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幅分别达到11.8%和12.6%;合金延伸率δ在Zr添加量不高时随Z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Zr含量为0.06%时出现峰值,随后合金延伸率δ逐渐稳定在8%左右。结合合金显微特征,合金强化机理主要包括晶粒细化、颗粒弥散强化及形变强化,在Zr含量为0.16%的合金中相应的强化值分别为21.35和14MPa.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热轧态超低碳马氏体钢的室温拉伸性能,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组织,EBSD及X射线衍射仪测量了晶粒尺寸和位错密度,探讨了超低碳马氏体钢高强化的内在机理并对各强化项进行了具体计算。结果表明:试验钢终轧温度为750℃时得到最高的强度,计算得到的位错强化增量为530 MPa,晶粒细化增量为275 MPa,固溶强化增量为86 MPa。  相似文献   

11.
成形法加工齿轮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齿轮刀具的主要类型和工作原理,探讨了指形齿轮铣刀的设计方法,并指出通过采 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成形齿轮刀具的渐开线齿形坐标,可保证齿轮加工精度达到8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熔铸法制备Al-Ti-B-RE中间合金细化剂,并就加料方式对合金组织及细化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Ti粉、KBF4和稀土元素混合添加到铝熔体中,细化效果最理想;细化剂中起细化作用的粒子为稀土AlTiRE、TiAl3和TiB2相,稀土呈白亮色,其外形、尺寸与灰暗的TiAl3相相似,细小的白亮粒子为TiB2相。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将称重传感器用于倾角虚拟测量的设想,研究了平台倾角虚拟测量系统中的信号及误差处理理论,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试验中,数据采集、处理、显示等都通过软件实现,且能在此平台上开发出测量其它参量的虚拟仪器,大大减小了仪器成本。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XRD和TEM分析方法对化学镀Ni-B合金镀层不同状态下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i-B合金镀层主要为非晶态结构,随热处理温度升高,镀层逐步由非晶态向晶态转变.TEM分析表明,Ni-B合金镀层为非晶与纳米晶组合的混晶态结构,非晶镀层经350℃热处理以后转变为晶态镀层.比较研究发现,化学镀Ni-B合金镀层微观结构的分析必须采用XRD分析和TEM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关于工业机器人标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人标定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已成为机器人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围绕机器人连杆参数标定、工具坐标系标定、机器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标定这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从标定原理到具体方法应用,不同的标定对象标定方法不相同。提出了现有标定技术的不足和标定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机器人标定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械手抓取物体大多以指定位置抓取特定物体的方式及柔性差的问题,提出利用基于深度学习方式的目标检测算法对物体进行识别。通过双目视觉算法检测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利用D-H法进行机械手的坐标解算,从而实现物体的抓取。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实时性较好的YOLOv4目标检测算法与OpenCV中的立体匹配算法SGBM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目标定位检测,并且通过租用云端服务器来训练神经网络和运行程序的方式降低本地硬件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机械手抓取物体的成功率达到了84%,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基本满足智能制造中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高分子网络凝胶法的特点,总结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单体与交联剂的比例、络合剂等;综述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在高温超导材料、氧化物热电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及纳米荧光材料等多组分氧化物粉体合成中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污染密度指数(SDI)是评价反渗透(RO)系统进水预处理效果的最主要指标,现有的一些SDI测试主要采用人工测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产生人为误差,难于满足企业自动化的发展要求.本文根据反渗透进水SDI测试技术的发展及生产企业的实际要求,以单片机和电磁流量计为核心,研究新型的SDI快速测试技术,建立测试系统,实现对SDI的高效、准确地监测.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泵实时排量的计量技术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工程实际应用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互相关法的混凝土泵排量计量方法,建立混凝土泵排量的数学模型,给出测量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结构,并对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标拆卸序列生成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目标拆卸序列的两种生成算法,即利用拆卸序列研究结果的直接法和根据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约束关系的约束解除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