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湖凹陷砂岩自生高岭石发育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储层演化的角度来说,高岭石是砂岩储层中最常见的自生黏土矿物之一,通常出现在孔隙喉道中,是长石溶解和次生孔隙发育的指示矿物。以薄片鉴定、电镜扫描、X衍射分析等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西湖凹陷古近系、新近系影响储层质量的自生高岭石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认为西湖凹陷自生高岭石的含量和分布特点与成岩作用过程中有机酸和大气水对长石等铝硅酸盐的溶解作用有关;自生高岭石含量与储层物性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西斜坡平湖组具有比中央反转构造带平湖组明显高的自生高岭石含量,具有更好的成岩和次生孔隙形成条件;凹陷南部地区具有比北部地区相对较高的高岭石含量,有更好的次生孔隙形成条件与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川中东北部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油储层中自生绿泥石的产出状态、成因及对储层的影响,利用偏光显微薄片、矿物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数据,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川中东北部自生绿泥石为富铁的铁镁过渡型绿泥石,颗粒包膜绿泥石形成于同生期—早成岩A期;孔隙衬垫是绿泥石的主要产状,形成早成岩A期;孔隙充填状绿泥石主要形成于中成岩A2期。自生绿泥石形成所需的Fe,Mg来源于岩浆岩岩屑、黑云母等水化水解和溶蚀,以及邻近地层的泥岩中黏土矿物转化释放层间吸附的Fe,Mg离子。绿泥石形成机制有3种:①同生期—早成岩A期,硅酸盐矿物水化水解以及富Fe,Mg流体中蒙脱石向绿泥石的转化;②早成岩A期,邻近泥岩中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提供充足的Fe,Mg离子;③中成岩A2期,与有机酸脱羧形成的碳酸对硅酸矿物的溶蚀以及高岭石(或伊利石)向绿泥石的转化有关。绿泥石衬垫可提高砂岩的抗压强度,有利于孔隙和喉道的保存;适宜厚度(> 7 μm)的绿泥石衬垫可有效抑制石英次生加大和充填;绿泥石衬垫发育的储层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使孔隙水能够与围岩颗粒发生进一步的反应,保证后期溶蚀作用的进行。因此,绿泥石衬垫对研究区致密油储层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储层的发育程度和品质是制约缓坡带勘探的核心问题。文中以辽中凹陷LD-A构造为例,从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入手,对目的层沙二层序及体系域开展研究,确定了物源体系、沟谷体系以及沉积区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明确了层序控制源-汇体系发育特征,断裂-坡折体系控制砂体平面展布,源-沟体系控制砂体发育的规模,母岩性质控制沉积砂体的储层物性;建立了砂体富集模式,预测优质储层发育在以变质岩和火山岩为物源区的断阶坡折带断根位置和沉积坡折带之下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内,高效指导了该岩性油气藏的发现和评价。文中研究成果对陆相缓坡带岩性油气勘探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南堡凹陷1 号构造带东一段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南堡凹陷1号构造带东一段储层物性特征和沉积、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研究区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从沉积作用对储层岩石学特征的控制和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特征的关系2个方面分析了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物源区、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决定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征。沉积相带和物性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浊积扇水道3种沉积微相的储层物性最好,为有利储层。在沉积微相内部,识别出复合反韵律型和均质韵律型2种储层物性模式,其中均质韵律型储层物性模式更有利于形成良好储层。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表现在机械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3个方面,其中溶蚀作用形成大量粒间溶孔,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7.
高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2,(5):28-36
东营凹陷沙四下亚段砂砾岩储层物性受多种作用影响,主控因素认识不清,优质储集层展布难以预测。为了探究砂砾岩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利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12种地质因素对储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岩程度、粒度、分选性、石英含量和火成岩岩屑含量是控制储集层孔隙性的主要因素,杂基含量、变质岩岩屑含量、成岩程度、分选性和碳酸盐胶结物含量是控制储集层渗透性的主要因素。成岩程度低、分选好、粒度粗、杂基含量低、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的储集层孔隙度高、渗透性好。叠合杂基含量、变质岩岩屑含量和表征成岩程度的Ro这3个储集层渗透率主控因素,预测了优质储层发育区并部署探井,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指导了该区油气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西湖凹陷中北部深层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证实了深部储层的勘探前景,但深层储层的非均质性、复杂性是勘探面临的主要难题,落实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是提高勘探成功率的关键。该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实验室分析资料研究,重点分析了研究区绿泥石发育的控制因素及不同期次成因、绿泥石的作用效率及作用范围,探讨了对研究区深层优质储层发育起关键作用的绿泥石膜-残余粒间孔的成岩作用的反应机理,认为自生绿泥石膜对深层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起建设性作用,通过抑制碎屑岩硅质胶结与压溶作用,促进了深层砂岩储层孔隙的保存。通过研究,明确了研究区深层存在优质储层发育的条件,对于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开展福山凹陷流沙港组储层特征研究对该区油气的有效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岩心、薄片、物性测试等资料,分析流沙港组储层的基本特征和物性影响因素。流沙港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和岩屑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物性以低-中孔、低-中渗为主,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物性最好。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1.
束鹿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泥灰岩-砾岩致密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场发射电镜和物性实验等手段,系统剖析了束鹿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泥灰岩-砾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探讨了储集空间成因及控制因素。研究区泥灰岩-砾岩主要发育纹层状泥灰岩、块状泥灰岩、颗粒支撑陆源砾岩、杂基支撑陆源砾岩、混源砾岩5种岩性,储层致密,孔渗极差,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和裂缝,发育溶孔、有机质孔、砾内孔、粒(晶)内孔隙、粒(晶)间孔隙等,以及构造缝、层间页理缝、贴砾缝、收缩缝、有机酸溶蚀缝等;其中,泥灰岩储集空间以有机质孔隙、页理缝、粒(晶)间孔隙为主,砾岩储集空间以砾内孔、溶孔、构造缝为主。储集空间的发育主要受构造作用、沉积作用、物源和成岩作用等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南油田沙一段油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南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南部,沙一段是现阶段该油田开发的主要接替层系,油藏类型属于岩性型和岩性一断块型。文南油田沙一段储集层位于烃源岩与盐岩之间,形成互层式自生自储自盖组合,由于大部分地区沙一段烃源岩刚进入生油门限,其原油多属于未熟一低熟油。文南油田沙一段的沉积相分布受继承性活动的水下古构造高地的控制,物源来自西南方向,发育三角洲一滩坝沉积体系,砂体向古高地方向尖灭,然后渐次向碳酸盐岩一盐岩过渡,盐岩相变带控制了岩性圈闭的分布,因此沙一段油藏与中原油田主力开发层系沙二段、沙三段油藏区别很大。图5参8 相似文献
13.
束鹿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泥灰岩-砾岩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束鹿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泥灰岩-砾岩段是一套特殊的致密油气储层。随着束鹿凹陷致密油气勘探逐步推进,泥灰岩-砾岩段岩石类型的划分及其岩石学特征的研究直接决定了不同尺度下岩性的识别和优势储层岩性的优选。以系统取心井岩心观察、岩矿鉴定和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资料为基础,从宏观到微观系统研究了岩石类型、岩石学特征、优势储层岩性分布,提出了泥灰岩-砾岩多维岩性分类方案,系统分析了泥灰岩、砾岩、砂岩和泥岩等4大类、10种岩石类型的岩石学特征,并优选了纹层状泥灰岩和颗粒支撑陆源砾岩2种优势储层岩性,为该区优势储层段和储层"甜点"区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细粒沉积岩岩相特征及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粒沉积岩的岩相特征影响泥页岩的生烃能力与储集性能,与沉积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亦可丰富细粒沉积的研究。然而目前针对陆相细粒沉积岩岩相的研究较为薄弱,基于岩相成因,与沉积环境相结合的岩相特征分析较少。基于大量岩心、薄片、X射线衍射及地球化学数据,以成分为第一要素,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细粒沉积岩为例,划分出4大类、12种岩相类型,分析每一种岩相的宏观、微观、成分及成因特征。通过矿物成分、地球化学等多参数的分析发现,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沉积环境分为4个阶段。沉积环境通过控制岩相主要成分而控制了岩相的类别与发育;沉积环境的旋回性与阶段性变化导致岩相的旋回性与阶段性变化;沉积环境控制岩相发育,岩相亦能反应沉积环境的变化。在细粒沉积分析中,不能排除突发事件(海侵、浊流等)对岩相及沉积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东濮凹陷濮卫洼陷带沙一上亚段,从沙一上3到沙一上1,水体逐渐变浅、退出本区,上2-3组发育以湖相为主的沉积体,上1组向以河流相为主的沉积体过渡;砂岩在每个组均有分布,上2-3主要为分布在文明寨地区、卫城构造北部的受断层控制在断层下降盘形成的远(近)岸浊积砂体,以及濮城构造北部的滩坝砂,上1为主要分布在文明寨地区、卫城构造及濮城构造南部的条带状河道砂体。 相似文献
16.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细粒沉积岩沉积环境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探究细粒沉积岩沉积环境及其控制因素有助于从成因上把握泥页岩储层的特征与分布,从而更有效指导非常规油气勘探。岩心观察、薄片分析、X-射线衍射实验及地球化学分析发现,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细粒沉积岩沉积环境要素中,气候、水深及还原性变化由4个阶段组成且整体呈现旋回性。其中第2个阶段受海侵影响,盐度从异常高值逐渐降低。细粒沉积岩发育的主控因素包括物源、气候、水体物理化学条件、构造作用及突发事件等:研究区母岩包括变质岩、沉积岩(碳酸盐岩与石英砂岩等)及火成岩,经风化提供黏土、碳酸盐及粉砂作为细粒沉积岩的物质基础;气候及水体物理化学条件的旋回性导致了细粒沉积岩垂向上的规律变化;构造作用通过控制沉积相而影响细粒沉积岩的展布;突发事件(浊流等)亦影响细粒沉积岩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Sahul向斜区主要含油气层是Elang组砂岩,钻探结果表明南北部储层物性存在很大差异,而储层物性是目前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从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Elang组储层物性的因素。向斜区南北部Elang组虽发育相同的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和砂坝,但由于沉积时古地形不同,南北部砂体受水动力改造程度不同,因而北部砂岩泥质含量较低、物性较好,而南部砂岩泥质含量相对较高、物性稍差。受古地貌、古地温和晚期构造活动的多重影响,向斜区南北部Elang组砂岩所处成岩阶段不同,成岩作用程度的差别加大了南北部Elang组储层物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歧口凹陷歧北次凹沙河街组三段页岩油地质特征与勘探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口凹陷歧北次凹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湖泛期细粒沉积发育、烃源岩品质好、页岩油资源丰富,但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沧东凹陷孔店组二段湖相页岩油工业化开发的带动下,落实其勘探前景势成必然。为探究歧北次凹沙三段页岩油的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依据F39X1井、QY10-1-1井等多口井的岩心、分析化验、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对沙三段页岩层系的地质特征、页岩油类型与富集模式、甜点的空间分布规律等开展了综合研究。歧北次凹沙三段的矿物组成和岩石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灰质白云质页岩、长英质页岩、混合质页岩及微晶白云岩、亮晶生屑白云岩、粉砂岩等;烃源岩的总有机碳(TOC)含量主要分布在1%~3%,以Ⅱ型干酪根为主且指示热演化成熟度的镜质体反射率(Ro)普遍高于0.7%;储集空间主要包括粒间孔、晶间孔、生物体腔孔、有机孔及层理缝、构造(微)缝等;页岩油的超越效应明显(油饱和度指数平均为116.3 mg/g)、荧光显示良好。在歧北次凹沙三段中识别出单一型和夹层型2类页岩油,构建了高TOC滞留型页岩油和低TOC运移型页岩油2种富集模式,并建立了基于油饱和度指数、TOC和脆性指数等多参数的甜点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岩心系统观测、岩心薄片观察和粒度分析,结合单井沉积相及地震相的综合分析,对南堡凹陷西部东营组三段—沙河街组一段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进行精细的研究,认为研究区扇三角洲前端发育大规模的砂质碎屑流沉积。结合区域古地貌特征、沉积体系的综合研究,探讨了研究区砂质碎屑流沉积的成因机制,详细论述了砂质碎屑流的沉积构造特征及识别标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砂质碎屑流沉积模式。研究表明砂质碎屑流砂体主要为无沉积构造的块状中—粗砂岩和具有丰富重力流沉积特征的砂泥岩互层2种岩性组成,其成因为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发生滑动、滑塌、再沉积而成。结合目前的勘探实践分析认为,砂质碎屑流砂体与沙河街组一段、沙河街组三段优质烃源岩直接接触或通过油源断层沟通而形成自生自储或下生上储型的岩性或构造-岩性油气藏,进而构成了研究区半深湖—深湖区域的良好岩性圈闭集合体。 相似文献
20.
辽河西部凹陷南段沙河街组三段震积岩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区域构造背景为基础,通过对28口井近1 000 m岩心的详细观察,在辽河西部凹陷南段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识别出典型的震积岩。其代表性沉积构造有:微断层和地裂缝、液化砂(砾)岩脉、震动液化卷曲变形、环状层理、负载构造、震积角砾岩和震浊积岩等,其中液化砂岩脉和震积角砾岩是主要类型;震积岩垂向序列划分为阶梯状断层段、液化砂岩脉层段、液化卷曲变形层段、震裂岩和自碎角砾岩层段、震塌岩和内碎屑副角砾岩层段、震浊积岩层段6个部分。震积岩研究有助于恢复古构造演化史和寻找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微断层、地裂缝和液化砂岩脉有利于改善储层条件,地震流体可促进烃源岩演化和成岩作用,同时震积角砾岩本身也是良好的储层。 相似文献